标签:
天府广场柳絮复兴肥肠粉冒节子韭菜盒子丝娃娃烤玉米蛋皮花生 |
分类: 东走西看 |
今年的四月过的爽快,日子简单闲散,
自我妈来了成都,我就跟她一起过上了退休般的生活。
每天早晨,早早起床去公园,路上顺便买好早餐,然后去公园的人工湖边坐着边吃边聊。
吃完早餐,就在公园里胡乱地走,看花看草,看各色锻炼的人,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惊喜。
临近中午,从公园出来,顺便去菜市场买菜,回家做饭。
有时也出去游玩,带上自家泡的茶水,带上随时准备用来装野菜的口袋,一走就是一天。
晚上,只要还有脚力,照例是公园散步,或者去同样热闹的天府广场……
这样的日子,每天过都过不厌。
关于公园里的花花草草和外出的游记已经写过博文,这里贴些杂七杂八的风景和美食图片:
——楼下——
先贴几张我家楼下小区拍的花,太漂亮了,放在前面:
http://s5/middle/449a8da3ha1d4e6f25d04&690
↑图1:这花远看不起眼,细看很美啊!
http://s15/middle/449a8da3ha1d4e8bc297e&690
↑图2:不知道叫啥名字?
http://s7/middle/449a8da3ha1d4e8e9edd6&690
↑图3:人家盆里种的,去年都还没有。
http://s9/middle/449a8da3ha1d4e5565df8&690
↑图4:那个圆形的花盆有点乖~
——公园——
http://s14/middle/449a8da3h7695144536dd&690
↑图5:
公园湖边长廊,看鱼。
这里的锦鲤是我见过最大的,有很多条都巨大无比。
http://s8/middle/449a8da3h769513fbf257&690
↑图6:
我有一次坐在那丛水草后面,甩着腿啃苹果,
啃完无聊,用指甲抠了一点苹果投入湖中,马上就被锦鲤抢来吃了。再投,再抢。
看来锦鲤也是要吃水果的……
不过投了两次不敢再投了,水果是凉性的嘛,我怕它们吃多了拉稀。
http://s8/middle/449a8da3h769513ecc917&690
↑图7:
公园里,大清早就唱开了。
有个老爷爷在拉二胡,画面左前这位在唱,唱的很嗨皮,连唱好多首还没得累的意思,声音也很洪亮。
http://s12/middle/449a8da3ha1d2db7c5e8b&690
↑图8:公园里画画的老人。
http://s11/middle/449a8da3h769513e8171a&690
↑图9:
第一次看见这种在地上练字的,是在贵阳的黔灵公园,不过人家是直接拿拖把写字的。
现在看到的,都是用这种巨型“泡沫笔”来写的了,
这种笔形状像一支毛笔,只是笔头是用泡沫做成的,蘸水直接写。
http://s15/middle/449a8da3h769514039e8e&690
↑图10:
悠闲地喝茶。
公园里有N多茶座和茶园子,大多是这种露天的,简单的竹椅子和桌子,我很喜欢。
http://s12/middle/449a8da3h769513f2c1bb&690
↑图11:
花坛里的小鸟。
回来看照片才发现,这小眼神太萌了~
http://s9/middle/449a8da3h7695140cb588&690
↑图12:银杏阁。
http://s8/middle/449a8da3h7695142b5467&690
↑图13:
自从以前好几次拍人家的墓碑都出现诡异事件后,我已经决心再也不拍这类东东了,
不过这次还是没忍住。我真的觉得这个纪念碑真的很好看,
而且,虽然是“死事纪念碑”,毕竟不是墓碑嘛,应该没那么邪门儿。
http://s1/middle/449a8da3h769514115cf0&690
↑图14:
小广场一角。这个广场十分热闹,
早上是这种练太极的、打羽毛球的、跳绳的,
下午是跳舞的,有专人负责拉来音响等设备,每人只需要付1元钱电费给负责人,就可以跳一整个下午了。
有一次下午我和妈出去玩了回来,在公园后门的车站下车,于是穿过公园逛回家去~
那天因为在外面已经吃了很多小吃,包里还装着新买的小吃,回家不用吃晚饭了,就准备在公园多逛逛,
然后,就逛来了这个我们经常来的小广场,看到的场景立刻就勾起了我的兴趣——
已经临近晚饭时间,广场人不多,但就那稀稀拉拉的几个人里,就有跳交际舞的中老年人、跳街舞的小伙子,
舞台下放着一堆设备,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正在音乐伴奏下唱歌,民族唱法,唱的非常之好。
我和我妈傻乎乎地站着看了很久,才想到去四周的凉亭找个座位坐下看。
太好玩了,腾格尔、德德玛之类的歌曲,居然能同时为交际舞和街舞伴奏,
大家自得其乐地兀自舞着,还有一老头站在唱歌的两个年轻人面前双手乱舞地打拍子……整个场面十分和谐。
那个跳街舞的小伙子后来也来凉亭休息,就坐我和我妈旁边,
我妈和我说话时,那个小伙子也来搭话,就这样和我妈闲聊了起来,
1元钱跳一下午就是他说的,他就是这些设备的负责人之一,他们每天拉来设备,然后和大家一起又跳又唱,
他说也有人不愿意交那1元钱的,他们也无所谓,不交就不交,
他们另外都有工作的,玩儿这个主要是娱乐,不是要靠它挣多少钱。
郁闷的是,那几天我嗓子都哑的说不出话来,想多打听点都没办法,只能听着他和我妈聊干着急……
那天还有一个很好玩的场景:
因为长期相处,他和那些每天跳舞的阿姨看样子都比较熟了,
那天有一个阿姨夸他跳舞跳得太好了,然后说“我要献一束花给你!”说完就把一束小白花双手捧着给他了。
那个小白花是广场四周凉亭顶上的,公园那天在整理花草,剪下许多白花枝丫来,很多人都去捡了带回家~
小伙子拿着花直说谢谢,笑得很开心,我们在旁边看着也觉得有趣的很。
这个小广场晚上也很热闹,我和我妈晚上经常去逛,看广场里的人跳舞,
晚上有另外的人拉设备过来,放着音乐,大家自由地跳舞,
有部分人动作比较统一,也有很多胡乱扭的,总之一切都很随意,
我也怂恿我妈去扭了2次,我就在一边抽着烟等她,看她扭。
第一次晚上来这里的时候,广场里几乎还没有人,舞台上一个头上包着白帕子的人却独自扭着跳着,很嗨皮。
音乐是很大众的通俗歌曲,“白帕子”的舞姿也柔和,加上他那打扮,我们都以为是中老年人,
去其他地方逛了一圈回来,广场已经很热闹,跳舞的都来了,
看了一会儿,忽然发现“白帕子”的扭的虽柔和,但咋有点蹦迪的意思?
拉了我妈故意从舞台前走过,盯着他看,原来是个年轻人,
我忍不住笑了,“白帕子”居然还很友善地朝我飞了2个飞眼儿……哈哈我彻底乐了。
我喜欢这种氛围,大家都那么友善,感觉很好,十分好!
PS:
由于这个广场是整个公园里唯一一个有舞台的地方,我怀疑……
清朝时满蒙官兵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了!
http://s8/middle/449a8da3ha1d2d8446c97&690
↑图15:
这就是跳舞的阿姨“献”给跳街舞那小伙子的小白花,第二天还在修剪枝丫,很多人都去捡。
http://s11/middle/449a8da3ha1d2d872199a&690
↑图16:
虽然我家窗外就开了大片的这种白花,我还是忍不住去捡了一束,回家插花瓶里了。
清理枝丫的其中一个阿姨很好,还帮我挑了几支开的很好的。
http://s9/middle/449a8da3h76951463c7a8&690
↑图17:
中间这个老爷子太牛了,简直有点崇拜他了。
也是一次回家路过公园,刚从后门进去就看见这群跳舞的。
这老爷子跳的很酷啊,完全是年轻人的动作,帅呆了。
左边那个中年人也跳得很欢,虽然动作很搞笑,用某书上的那句形容,那动作“像痔疮犯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http://s6/middle/449a8da3ha1d2d7abb6e5&690
↑图18:
动作之灵活哦,旁边好多人都忍不住跟他学。
后面几个年轻女士跳得也很随意,还跳起了国标。
一个伴奏,跳什么舞的都有,哈哈,我喜欢。
http://s2/middle/449a8da3ha1d2d7e8e051&690
↑图19:引起了围观啊。我和我妈就围观了很久,我还专门摸出眼镜戴上围观。
http://s7/middle/449a8da3h76951418ef36&690
↑图20:
路上都很多人跳舞,每次我们都小心翼翼地穿行,怕撞翻了谁,也怕被谁撞翻了~
http://s6/middle/449a8da3h769514239705&690
↑图21:这棵银杏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
http://s14/middle/449a8da3h76951435ffbd&690
↑图22:遛鹦鹉的。
http://s13/middle/449a8da3h7695144e6afc&690
↑图23:洗手池。好玩。
http://s7/middle/449a8da3ha1d2d8be5f16&690
↑图24:
这个凉亭外的石阶很特别,都是不规则的石块砌成的,走在上面就像在爬山一样。
http://s16/middle/449a8da3ha1d2d8ec278f&690
↑图25:
公园里卖烤肉串的~
空中那几个白色的小点是柳絮。这个季节正是柳絮漫天飞的季节。
http://s12/middle/449a8da3ha1d2db3f5ccb&690
↑图26:
这里是一个长亭,每天都很多人来这儿唱歌,长亭不够用,就站长亭外唱。
听说1元钱就可以买一首歌的谱子,经常来唱歌的人大多买厚厚的一本,换着歌唱,
唱歌是有伴奏的,二胡、唢呐、电子琴……也都是业余爱好者。
http://s9/middle/449a8da3ha1d2d9293f08&690
↑图27:
周末的公园其实更少些热闹,跳舞的人没那么多,估计有的走亲戚去了,有的在家接待到访的亲友。
不过周末的人工湖就热闹多了,父母在周末才有时间带孩子来划船。
http://s6/middle/449a8da3ha1d2dc243b15&690
↑图28:
画糖人的。
以前见到的画糖人师傅都是男的,这公园里的居然全是年轻女性。
http://s13/middle/449a8da3h76951452ee8c&690
↑图29:鸽子。
http://s9/middle/449a8da3h7695145c11d8&690
↑图30:悠闲地踱来踱去。
http://s5/middle/449a8da3ha1d2dbd7e3e4&690
↑图31:
公园大门。
天气好拍出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之前拍的公园大门都黑乎乎的。
剩几张和公园无关的,也放这里了:
http://s3/middle/449a8da3ha1d2daa6bb42&690
↑图32:
某天回公司取之前在当当网订的书,在以前中午吃饭经常路过的街道,看见两边盛开的紫色花朵。
这种紫色的花,就是我在锦里玩时看见的那种,不过锦里的那棵花树比这些壮丽多了。
http://s4/middle/449a8da3ha1d2dae3c413&690
↑图33:公交车上拍到的白色大花,以前从来没见过。
http://s16/middle/449a8da3ha1d2f0b0997f&690
↑图34:我家楼下一个小巷子。
http://s8/middle/449a8da3ha1d2eed79027&690
↑图35:钻进去看到这个建筑,看样子也有点年代的了。
——小吃——
http://s1/middle/449a8da3ha1d2d9d11300&690
↑图36:
成都著名的“复兴肥肠粉”,听同事推荐过,也在网上看到过网友推荐,所以铁了心要来吃一回。
这个就是他们家的主打——肥肠粉。
8元钱一碗,味道相当好,汤汁很浓烈,作料很到位。
http://s15/middle/449a8da3ha1d2d9fed31e&690
↑图37:
都快吃完了,忽然瞟到价目表上有“冒节子”,2元一个。
“冒节子”在很多成都小店的招牌上都看到过,网上搜罗成都小吃时也看到过关于它的介绍,据说很美味的。
我决心一试,冲去收营处点了2个。
不敢多要,品尝特色小吃目的在“尝”,不能往饱了整,往饱了整一天能整几样啊?
端到手里我就傻了……这,这是猪大肠?这看样子什么作料都没有啊,怎么吃啊?
端回桌我妈也傻了一下。两个人都拿近了闻了闻,额,怎么一股有点恶心的臭味?
http://s14/middle/449a8da3ha1d2da3bd68d&690
↑图38:
狠狠心咬了一口——白味猪大肠的感觉,恩,就是白水煮猪大肠的感觉。
又咬了一口,想想不对啊,网上说很好吃的嘛,难道吃法不对?
恩,想必是泡在汤里吃?管他的,泡起,泡了起码有点味道。
泡了一会儿捞起来,倒是好吃些了,但总的感觉还是怪怪的。后悔没有百度清楚了再来吃。
快吃完了听见人家点餐:一碗肥肠粉……对了,给我加个冒节子!
哦哦,看样子果然是搭配着肥肠粉吃的,估计应该老早就泡进汤里,泡久点再捞出来吃吧!
哎,好好的一顿美味的肥肠粉,吃到最后被这个白味猪大肠整恶心了。失策失策。
http://s4/middle/449a8da3h7695143a80a3&690
↑图39:
我终于知道了,这个原来就是传说中的“韭菜盒子”,好像是北方的吃法?我记得《东北一家人》里就提到过。
住重庆观音岩的时候楼下就有一个卖“韭菜盒子”的小摊,
那个小摊不光有“韭菜盒子”,还有里面加胡萝卜丝、土豆丝的。
我最喜欢吃的还是这种“韭菜盒子”,里面是韭菜和鸡蛋,很香。可惜很快小摊就倒闭不做了。
这个是在现在的住家附近买的,我和妈经常买来当早餐,带到公园去吃。
http://s12/middle/449a8da3ha1d2d76ec5cb&690
↑图40:
感觉大概是从几个月前开始,我家附近菜市场的凉菜店里忽然开始流行这种春卷。
第一次和我妈去买来吃的时候相机没电,没能拍照。这是第二次,专门为了拍照又去买的。
薄饼是现烙的。买几元钱薄饼,再挑选一些店家早已拌好的素凉菜,就可以搭配着吃了。
http://s16/middle/449a8da3ha1d2e67500af&690
↑图41:回家把凉菜裹进薄饼里卷着吃。味道不错。
http://s12/middle/449a8da3ha1d2e63806bb&690
↑图42:
忽然想起我在贵阳吃过类似东西,好像贵阳是叫“丝娃娃”。
“丝娃娃”的薄饼要小得多,夹薄饼里的也是凉菜,自己挑品种,然后是在吃食店里卖,可以坐下来吃的。
不过我记忆中的“丝娃娃”并不好吃,贵阳那边的东西感觉酸味都很重,不是我喜欢的口味。
http://s5/middle/449a8da3ha1d2d9941724&690
↑图43:
在锦里那次吃的冷烤肉,一点不爽,这次在街边小摊重新吃。现烤现吃的才叫烤肉嘛!
照片就没拍了,估计是因为街上人太多,不好意思吃个烤肉都拍照。
春熙路那个“肉夹馍”锅盔以前拍过,这次吃也就没再拍了。
http://s3/middle/449a8da3ha1d2dbb953b2&690
↑图44:
第二次,又去了上图那个烤肉摊,目的是吃烤玉米。
这个必须拍了,因为和我在其他城市吃过的烤玉米都不太一样。
这个好像是煮过了再烤的,糯糯的,外面像烤肉那样撒了作料,吃着很香,5元一个。
不过很可惜,这次买的吃着居然很硬,像那种“干烤玉米”一样,牙都给我啃软了。
多半是头天没有卖完的,今天继续卖,所以口感差多了。
我妈的运气真不行,那天吃的“肉夹馍”锅盔也是冷的,冷的!
说起烤玉米,吃过最好吃的,还是在5总的老家重庆綦江县打通镇吃的。
那个味道,简直不摆了,还没吃完就想再买一个了。
重庆綦江县打通镇那个烤玉米也和这个一样,上面洒了作料烤的,但是口感比这个舒服很多。
http://s15/middle/449a8da3h769513d4478e&690
↑图45:
这就是“干烤玉米”,前一阵在公司楼下买的,3.5元一个。
这种烤玉米在昆明很常见,我在昆明的时候,还卖的1元一个,烤出来很香,但硬邦邦的,几个人才能吃完1个。
http://s2/middle/449a8da3h769513dbffb1&690
↑图46:卖“干烤玉米”的小摊。
http://s15/middle/449a8da3h769513e214ee&690
↑图47:除了烤玉米,还有烤红薯。
http://s2/middle/449a8da3ha1d2da69baf1&690
↑图48:
这是从宽窄巷子玩了回来买的。
路过一家卖花生、瓜子的小店,看见里面生意爆好,这种情况我是必须要冲进去买点什么走的。
看了一圈,就这个是之前没吃过的,
问店员这叫什么,店员回答的我没听清楚,嗓子哑的厉害,也不便再问,直接买了10元的闪人。
后来我妈说,她小时候,我外公经常买这种花生回来吃,听外公说叫“蛋皮花生”,如今很多年都没见过了。
这味道……不摆了,香的很。
我的天,终于把这一阵的图片贴完了!
很多时候我真的觉得看见什么拍什么不是个好习惯……
……
好吧我耍得太嗨皮了,直接耍到了大夏天,
接下来要光膀上阵找工作了,接下来要好耍了……
我勒个去,我怎么知道今年热的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