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爱好者的最新消息:南平邵武:张三丰故里掀起“太极旋风”

标签:
杂谈 |
分类: 张三丰与太极拳 |
福建南平邵武:张三丰故里掀起“太极旋风”
邵武,外地太极学员纷至沓来,每天都有外地人加入练习太极的队伍。
他们有的结合开会、业务培训、外出考察等,抽出业余时间练习,有的则冲着正宗的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专程前来练习或切磋技艺。通过三到五天兴致勃勃的练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领到了由福建省武术协会颁发的太极拳或太极功法结业证。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正式推广普及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开始,如今邵武俨然成为学习太极拳的集散地,来自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江西等许多省份的太极拳爱好者,慕名而来。截至目前,已有近3000名外地学员来到邵武并学习了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和太极功法。
“通过练习太极拳,既可领略太极文化,又可以强身、健体、养生,并且邵武是张三丰的故里,来邵武能学到正宗的原式太极拳。”来自广西桂林的企业家黄平勋,4月底来邵武寻根问祖时,对邵武的原式太极拳产生浓厚兴趣,并在邵武练习了四天太极拳,他的话说出了许多太极学员的切身感受。
当然,作为张三丰故里,邵武本地人学习太极拳、参加太极活动的热情,也是空前的高涨。
2013年9月,“海峡两岸·三丰故里”在邵武举行,海峡两岸46支代表队、572名武术运动员同台竞技;今年3月31日至4月2日,邵武市首届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大赛举行,全市各乡(镇)街道、市直机关单位等94支代表队近2000名运动员参加。闭幕式上,邵武市还在体育场举办了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千人展示活动;5月17日,邵武市中小学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太极功法大赛顺利完成,60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角逐。
为了推广普及好张三丰(原式)太极拳,2013年,邵武市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普及推广协会,制定了张三丰(原式)太极拳普及推广活动实施方案,出台了引进外地太极学员的鼓励政策。培养了22名由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传人精心传授的太极拳教练队伍,同时培训了三期共120多人的骨干队伍,深入到基层单位、乡村、社区开展辅导推广。
通过普及推广,带动了越来越多市民参与到以太极拳为特色的全民健身运动之中,所有学校都把太极拳作为课间的一个运动项目,太极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现在,邵武处处都有太极拳的身影,城市的大多数空地都成为练习太极拳的场地,体育场馆更是常常爆满。
邵武地处武夷山南麓,史称南武夷,建城已有1700多年,曾为福建八府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平古镇、世界地质公园——天成奇峡,以及地热温泉、峡谷漂流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太极宗师张三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一直以来,关于张三丰的出生地众说纷纭,其成名前的籍贯、身世始终都是一个令世人感兴趣的谜。虽然全国各地有许多记载,但就是无法知道其出生地,也无法找到其宗谱,只是在志书上简单的写几个字。而在邵武,却有大量史料、遗迹证明太极宗师张三丰出生地以及故居在邵武。
2009年,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在邵武拍摄了专题片《福地仙踪》,节目讲述了太极宗师张三丰在邵武的点点滴滴,探究张三丰的身世之谜,他们经过勘察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及可信史实。并于2009年9月27日在央视一套、四套面向世界播出,更增加了张三丰是邵武人这一说法的信服力。
2012年9月,中央电视台记者再次到邵武,以更加令人信服的史料拍摄并播出了《张三丰是邵武人》的专题片。后来,邵武本土和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们,通过史料佐证、民间考察、勘探历史遗迹等,完整清晰地形成了张三丰是福建省邵武市人的证据链。
通过全球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搜索可以发现,“百度百科”中明确写明:张三丰的出生地为福建省邵武市和平古镇坎下村。
明朝嘉靖年间编的《邵武府志》、清朝咸丰年间编的《邵武县志》、福建省省志《闽书》,有关张三丰的记载,共有八处之多,且都明确记载在北宋时,张母去世,殡于邵武坎头北胜寺等事。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坑池里《张家族谱》,邵武市金坑乡大常村《张家族谱》,有张三丰的出生年月,朝廷封赐,及其子孙的记载。
据悉,有关张三丰的遗迹在邵武也十分多见:在张三丰修炼所在的翠云庵寺院中,至今仍保存着元朝至正年间的石柱柱础、石雕等;在和平镇朝石村通往翠云庵的路上,有一方明朝年间所刻摩崖石碑,记载着张三丰在山上修炼和传道的有关经过;在和平的留仙峰上的闭关室中,则有一块明代万历年间所立的石碑,经过专家拓片鉴定,乃明朝时所刻,上面记载了张三丰在此闭关修炼的文字等。此外,在邵武有许多关于张三丰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老幼皆知。
打造太极文化,邵武好戏连台
除了如火如荼开展太极拳推广活动,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邵武正通过越来越多的举措,扎实打造太极文化这张名片。
邵武市委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开发人文旅游,重点打造“太极张三丰”旅游品牌,建设一个太极广场、创作一台张三丰太极演艺、恢复一处张三丰祖庭、建一所太极学校、学一套正宗太极拳、举办一场太极武术比赛,做到文旅结合、以文促旅。
今年初,邵武市在城区华光路建起了以大红色为基调的“太极景观文化墙”。两面文化墙全长120米,投资近100万元,为全不锈钢材质,是经过征集多个方案、多轮比选后最终选定的方案。主要通过艺术手法,立体展示太极拳招式、太极图等图案,既展示弘扬了太极文化,又营造了浓厚的城市太极文化氛围。
今年5月30日至6月1日,第二届三丰故里(邵武)传统武术大赛将在邵武举行。届时,这场全国性的高规格赛事将吸引许多外籍太极选手参赛,并将邀请国家级太极名师培训授课。
6月中旬,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两岸73家单位将共同举办的第六届海峡论坛,在邵武开设分会场,举办“海峡两岸太极文化论坛”,邀请两岸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太极文化的研讨交流。
11月份,邵武还将举办闽北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大赛,届时整个闽北的原式太极拳高手,将云集邵武,切磋技艺。
与此同时,与太极文化相关的一系列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
总投资6亿元的太极文化演艺项目,选址和平古镇,规划用地106亩,其中剧场占地34亩。项目方案已评审和选址规划,目前征地工作已经展开。该项目将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团队之一的中国著名导演姜钢合作建设,建成后将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为观众提供一份高水准、高品位的文化大餐。
总投资5000万元的三丰文化教育培训中心,集生态旅游、太极培训等为一体,前不久已正式营业。计划投资2亿元的张三丰祖庭项目,位于和平古镇,占地300亩,其概念方案已出炉,目标将建成为集文化、旅游、养生、创意为一体的太极文化产业园。太极广场、太极城微电影影视基地等,正在加紧推进。
另外,福建电影制片厂正在进行《张三丰传奇》电影、电视剧的剧本创作与改编并与武夷学院联合制作了张三丰文化网页以及动漫作品等。同时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万人太极拳展示”活动,也正在策划推进。
除了落户和平镇的多个太极文化项目外,和平镇还结合小城镇建设、古镇开发,正在加快进行酒池等张三丰遗迹的修缮、恢复。
福建发现张三丰的家谱祖籍可能为邵武
2008年05月10日 11:49中国经济网
张三丰是元末、明初集道学、文武学、医学于一身的传奇人物,更被武林中人视为一代宗师。那么,他的祖籍在哪?日前,南平文史研究人员意外在邵武市和平镇坑池村发现一套清朝光绪八年重修的张家家谱,并由此推测张三丰祖籍邵武。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家谱发现者之一、南平文史研究人员卓三。他表示,当时听说在和平镇坑池村保存着一套老家谱,就和南平市人大原主任徐肖剑等人实地寻找。在村民张常山家中,他们看到了这套家谱。家谱一共5卷,为清朝光绪八年重修、上世纪初再修的。家谱中记载着:“第一世—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第五世”和与之对应的:“八二—绍定—子冲—五十—涧公”。
卓三说,他们曾在清光绪年间《邵武府志》找到这样的记载:“明张子冲,号三丰,俗名邋遢,邵武勘下(今和平镇坎下村)人。”而且《闽书》也有类似记载。文史专家就此曾提出过张三丰是邵武人的说法,但一直没找到实物佐证。当他们看到张家家谱后,立即觉得其中的张子冲就是张三丰。随后,他们在家谱中还发现内文详细载有:“绍定公大常迁居四十二都坑池而立家焉,市街董家坪壬山丙向生三子:子冲、子林、子忠。”还载有:“绍定公长子生于宋景定甲子五年,子冲公之子生于宋景炎戊寅年,殁于元贞丙申年三月十一日申时。”
卓三表示,这本张家家谱能有力证明张三丰祖籍邵武,而且家谱里还记载了张三丰母亲在和平镇坎下墓的墓志碑碑文等。此外,卓三说,邵武还保留着不少关于张三丰的遗迹。比如,和平镇坑池留仙峰上的翠微庵,顶梁上还留有张三丰住庵的记载,山道边有明朝刻的《张子冲念经碑》。
随后,记者采访了有关文史专家。他们表示,仅靠一本家谱不能完全证明张三丰就是邵武人,因为《邵武府志》《闽书》中的张子冲记载,来自民间传说故事,他是否真的是张三丰还有待考证。专家说,目前关于张三丰的祖籍,文献上的记载相当多。《明史·方伎传》中就记载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人,此外还有陕西宝鸡人、天目人、贵州人、金陵人等。但专家表示,张家家谱的发现,对研究张三丰以及南平张姓源流具有史料价值。
邵武发现太极宗师张三丰家谱和闭关牌刻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武当太极宗师张三丰这个人物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与喜爱,但却极少有人知道张三丰乃是邵武人。这是因为关于张三丰这个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出生地,许久以来都没有一个系统权威的说法。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张三丰的出生地始终都是个谜。全国目前有关张三丰的出生地有二十几种说法,但却无法找到其传承宗谱和有力的证据。
直到四年前的夏天,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栏目和央视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先后相继报道:“发现武当太极一代宗师张三丰家谱,乃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坑池里人。”这个消息震惊了中外。央视国际频道作为中国的权威媒体,发布这个新闻消息,绝不是轻率的举动,自然是经过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掌握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专家学者们也始终没有仅仅停留在张家族谱这条线索上,经过后来四年多艰苦细致的查证,如今,越来越多的史料和遗迹的发现,终于形成了张三丰是邵武人的证据链。在明朝后期,张三丰曾以“真武神仙”的神位,被当时邵武府所辖的邵武、光泽、泰宁、建宁等县所祀奉,后扩大到闽北及江西省的黎川、资溪等地祀奉。从元代到清代,在邵武等地常有自称为张三丰的道人行走于民间,传道行医。2012年9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记者们再一次走访了邵武,挖掘整理史料和遗迹并播出了太极张三丰在和平镇的故事。
根据和平镇坎下村张家族谱记载,张三丰生于南宋末〔公元1264年〕。明朝历代皇帝均崇信道教,尤其是永乐皇帝朱棣。他因曾受张三丰的劝导,当个仁德有为的皇帝,有了永乐之治。出于感恩和统治的需要,于永乐十年〔1412〕命大臣率三十万军民夫匠,不惜代价,前后以十三年工夫,在武当山营建了九宫九观等三十二处宏伟的宫观庙宇。而且专门为张三丰营建了一座很有气势的宫殿,赐额为“遇真宫”。
明朝嘉靖年间编的《邵武府志》,清朝咸丰年间编的《邵武县志》,有关张三丰的记载,共有八处之多。《邵武府志》的旧志中认为:“张三丰生于南宋,封于元,仕于明”;在《邵武府志》和《邵武县志》仙释卷上有:张三丰,又名张子冲,号三丰,俗名张邋遢,邵武坎下村人。家贫,负薪养母,性好道,常自言曰,一心无挂碍,愿见吕先生(即八仙之一吕洞宾)。
在福建省省志《闽书》的仙释卷中(636页)一样有记述:“宋时,张三丰遇到吕洞宾点化,张三丰母亲去世,殡于邵武坎头北胜寺”的记载。在《邵武县志》的31页中有“翠云庵,张子冲炼丹处”。114页中有“神仙桥,在旧墟街尾(现和平村),俗传张三丰飞升处”。128页中有“仙婆墓,在旧墟南关外升仙桥,葬张子冲之母”。240页中有“北胜寺,道者张子冲尝居北”。“翠云庵,张子冲建,有题梁二十字:金谷翠云峰,开山张子冲,官添儿择日,王朗墨绳工”等记载。
不仅如此,张三丰在邵武的遗迹也随处可见:在张三丰修炼所在的翠云庵寺院中,至今仍保存着元朝至正年间的石柱柱础、石雕等。相传就是张子冲被赐为三丰神仙后,由官府对翠云庵进行了重修,在天井处还有元代石雕、石水缸、石槽等。在和平镇朝石村通往翠云庵的路上,有一方明朝年间所刻摩崖石碑,记载着张三丰在山上修炼和念佛的有关经过;在和平的留仙峰上的闭关室中,则有一块明代万历年间所立的石碑,这块石碑由于长期被砌在留仙峰上的一间石屋中央,古碑一大半被埋入土中,所以不被人所知,直到去年九月才被挖掘清理出来,经过专家拓片鉴定,乃明朝时所刻,上面记载了张三丰在此闭关修炼的文字。
在邵武有许多关于张三丰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老幼皆知。邵武人都称张三丰为张邋遢,却又是半人半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张三丰长得英俊伟岸、丰姿魁伟、大耳圆目、相貌堂堂,且聪明才智过人,正直敢为,侠肝义胆,一身正气。传说中的张三丰嫉恶如仇,为民除害,诛杀为恶不作的邵武县尉施大头。此案惊动州府两级衙门,下通缉令四处捉拿杀人者。张三丰以防万一事露,牵连于家人和乡邻,他装疯卖傻,邋里邋遢、好吃懒做,不惜酒颠于街头市井,为此遭到乡人唾弃不尊。后来张三丰先后得火龙真人、吕洞宾点化,并赠他九天玄幻宝剑,从此一刀一尺走天涯,寒暑惟一纳一蓑,或处穷山、或游闹市,四处漂泊,行侠仗义于江湖。后行天道,反元兴汉,数次点化明朝天子朱元璋,遣江湖奇士刘伯温,智者李善长,江南首豪沈万三等人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江山,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朱元璋打下江山当上皇帝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陷害功臣,大开杀戒。张三丰几番劝阻无效,便愤而离开朱元璋,不再为朝廷所用,隐入山间大野,于北岳恒山、湖北武当山以及老家邵武和平镇境内的武阳峰、留仙峰、翠云峰这三座大山内潜心修道,故人又称他为张三峰。
在福建省省志《闽书》的仙释卷中(636页)一样有记述:“宋时,张三丰遇到吕洞宾点化,张三丰母亲去世,殡于邵武坎头北胜寺”的记载。在《邵武县志》的31页中有“翠云庵,张子冲炼丹处”。114页中有“神仙桥,在旧墟街尾(现和平村),俗传张三丰飞升处”。128页中有“仙婆墓,在旧墟南关外升仙桥,葬张子冲之母”。240页中有“北胜寺,道者张子冲尝居北”。“翠云庵,张子冲建,有题梁二十字:金谷翠云峰,开山张子冲,官添儿择日,王朗墨绳工”等记载。
不仅如此,张三丰在邵武的遗迹也随处可见:在张三丰修炼所在的翠云庵寺院中,至今仍保存着元朝至正年间的石柱柱础、石雕等。相传就是张子冲被赐为三丰神仙后,由官府对翠云庵进行了重修,在天井处还有元代石雕、石水缸、石槽等。在和平镇朝石村通往翠云庵的路上,有一方明朝年间所刻摩崖石碑,记载着张三丰在山上修炼和念佛的有关经过;在和平的留仙峰上的闭关室中,则有一块明代万历年间所立的石碑,这块石碑由于长期被砌在留仙峰上的一间石屋中央,古碑一大半被埋入土中,所以不被人所知,直到去年九月才被挖掘清理出来,经过专家拓片鉴定,乃明朝时所刻,上面记载了张三丰在此闭关修炼的文字。
在邵武有许多关于张三丰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老幼皆知。邵武人都称张三丰为张邋遢,却又是半人半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张三丰长得英俊伟岸、丰姿魁伟、大耳圆目、相貌堂堂,且聪明才智过人,正直敢为,侠肝义胆,一身正气。传说中的张三丰嫉恶如仇,为民除害,诛杀为恶不作的邵武县尉施大头。此案惊动州府两级衙门,下通缉令四处捉拿杀人者。张三丰以防万一事露,牵连于家人和乡邻,他装疯卖傻,邋里邋遢、好吃懒做,不惜酒颠于街头市井,为此遭到乡人唾弃不尊。后来张三丰先后得火龙真人、吕洞宾点化,并赠他九天玄幻宝剑,从此一刀一尺走天涯,寒暑惟一纳一蓑,或处穷山、或游闹市,四处漂泊,行侠仗义于江湖。后行天道,反元兴汉,数次点化明朝天子朱元璋,遣江湖奇士刘伯温,智者李善长,江南首豪沈万三等人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江山,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朱元璋打下江山当上皇帝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陷害功臣,大开杀戒。张三丰几番劝阻无效,便愤而离开朱元璋,不再为朝廷所用,隐入山间大野,于北岳恒山、湖北武当山以及老家邵武和平镇境内的武阳峰、留仙峰、翠云峰这三座大山内潜心修道,故人又称他为张三峰。
武当真人张三丰修炼处——留仙峰探秘
作者:刘建飞危贤峰
9月22日,在中央电视台4套黄金时间向海内外观众播出的电视纪实片——《走遍中国——福地仙踪(邵武篇)》(9月28日晚8时播出)之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方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官宜、陈生良等陪同下再次登临位于和平镇的留仙峰,调研张三丰文史资料、文化遗迹和碎铜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