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small/4496a273g8c45b8f42b3c&690
从书山墨道走出来的艺术家
――访著名书法家忻国华先生
□刘泽群
前些年就听说书法家忻国华先生获得“人民书画艺术家”的称号,且多次在上海汲古斋看到忻先生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是严谨的,这可能是他的气质所致,其间架结构,谋篇布局,充溢一股大方之气。俗话说字如其人,不知忻国华先生人字合一的程度如何?这一次,有幸在上海老城厢东街书画城忻国华作品展示厅见到了忻先生,这位年近古稀的忻先生,中等身材、略胖,谈吐中夹带着宁波乡音,举止是那么的祥和、儒雅、热情……
一下就勾起我访谈的欲望。
忻先生1943年生于上海,幼儿时在家父的督促下习字,由于好玩,时而忘了写字或潦草应对,常常受到家法的惩治。少年时通过班主任的的举荐,拜书法家黄葆戊先生为师,开始学隶书,后来学楷书、篆书,最后学行书。期间,阅读了黄家珍藏的清代奏折和历代多家字画和碑帖,使之眼界大开。1961年经黄葆戊老师的推荐,忻先生参加了沈尹默先生举办的上海市第一期青年书法班,受到了严格的训练。先后又得到了许多名师的指点,在执笔、用笔、章法、布局等方面获得长进。
忻先生无论在学生时代还是工作之余,总是坚持天天练字,经受了无尽的寂寞与艰辛、挫折与对极限的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1979年起忻先生的作品开始参加全国各种展览会展示,并屡屡获奖,1985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
1987年被日本书界邀请在大阪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其作品也曾发表于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国日报、人民画报等报刊。
看忻先生书写正是一大享受,其斟酌取舍、融会贯通,既有传统功力又有自己风格:高古端庄、清真雅正、气势酣畅、飘逸潇洒,具有“书卷气”。纵观忻先生的书法,看得出他下了很大的功夫,字里行间留下不少书史大家的影子。他勤恳努力地泛舟艺海,他的篆书借用隶书用笔之法,而隶书则借用篆书的笔意,其字似篆非篆似隶非隶;行草以“二王”字为主,渗透颜意,字形能放能收,大字稳重潇洒,小字流畅丰满。他把《兰亭序》《金刚经》《千字文》等几乎临遍。几十年如一日刻苦历练,他逐渐意识到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到的艺术之宝,不仅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而且同一个人的思想、品格、修养有着关联,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书法的至高境界是讲求自然。创作一幅书法作品,看似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其实需要多年的积累与功底,自然也是人生的感悟和不断提升。忻先生为人谦和儒雅、诚实厚道、敬业乐群的人。忻先生说“我最开心时是写字,我最烦恼时也是写字”。他用书法来排除一切俗事歪理,使之得到精神超脱。
2008年忻先生又应邀赴新加坡参加《中国书画精品展》。多年来,忻先生的作品被全国各大重要报刊杂志刊登,1993年被载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其书斋名为云心斋、静虑书屋。现为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高级书画师;名录《2008年中国书法年鉴》。
如今,忻先生还感悟到“寿从笔端来”。练字可以养心、养性、养神、养生、能调节人的气血,做到宠辱不惊心如止水。写书法与练气功打太极拳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俗话说:镜不藏老。书法是最容易看出书写者的性情和审美态度的。以我的爱好,我喜欢书法作品朴素、拙厚,有静气又不乏趣味。我读书法作品,是看人字合一的程度,在这一点上,忻国华先生的书法是够位的。
通过对忻国华先生的访谈,我仿佛感到忻老师就是从书山墨道上走出来的一位 “中国书画金奖艺术家”。
刊于2010年2月《中国与海外》专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