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30年前挥之不去的童年情感记忆

标签:
阳光原创真实经历童年记忆再回到从前杂谈 |
分类: 文学原创 |
蓦然回首心底那些挥之不去的情感记忆
(一)
原创阳光心情
蓦然回首,多年来,有些记忆在心里,永远难忘,挥之不去。有童年的记忆,学时的记忆,生活的记忆,情感的记忆,这些记忆早已深植在脑海之中,怕是永远难忘。
半年来,由于工作较以前紧张多了,来博客的时间也少,几乎两三个月都没能更新博文。昨晚老乡聚会,一位老乡偶尔谈起博客这个话题,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曾几年来辛勤经营的博客家园,心中不由生起了那份难舍难离的感觉,心里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把自己的博客空间再好好写下去。但由于工作时间有时太过忙碌,便想采取这种漫谈的方式,写出从小到大自己所亲身经历的那些情感深处难忘的记忆。
挖野菜
记得还是住在老屋子的时候,那时自己还不到八岁吧,也就是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到了夏天的时候,家里一般都会养一些鸡鸭猪什么的,它们都喜欢吃田地里的野菜,去地里采回来用刀切细和一些糠就可以了。那时记得家乡还都是旱田,地里基本种的都是玉米高梁什么的,等到夏天庄稼长高的时候,垄间就会长出一些茁壮的野菜来,嫩嫩的绿绿的,唯一的缺点就是进去之后,叶子会把脖子拉得一条条血印子,汗水湿过之后很疼,那种滋味真的到现在还会记得。有一次和前院三伯家的小侠去姥姥家后院挖野菜,夏天的一旦黑的话就会黑的很快,我们俩挖着挖着不知不觉地太阳落山,我们俩发现天黑下来就赶快挎起篮子往家赶。等我回到家之后一看,屋里没人,饭桌上摆着晚饭,旁边摆着碗筷,可爸爸妈妈哪去了呢?我实在是饿坏了,就坐下来狼吞虎咽一番,正吃着的时候,父母却突然从外面回来了,看到我正吃饭却把我大骂一通。因为我回家很晚父母还以为我走丢了呢,害得他们大黑夜跑出去好一顿找,把嗓子都喊哑了,又着急又生气,回家来却见我悠闲地吃饭,你想他们能不生气吗?从那次挨骂之后我记得出去一定要早回家啦。时间过了许久这场景我却记得很清楚。
班主任家访
种向日葵
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号召我们学生回家种向日葵,等到秋天把收获的种子送到学校,送的多的学生会得到学校的表扬。为了这事我很认真,回家好好地选了向日葵种子等到初夏的时候种在家里的园子周围,专门向父亲计教了怎样种,坑不能挖得太深,种子要生的而且完整饱满,这样才能长出茁壮的苗来。种下之后等了好几场雨才等到小坑里发出嫩芽来,一直等到好多日子才出苗来,每天放学后我都会放下书包去地里看我的向日葵苗。终于等到深秋可以收获的时候,我的那些向日葵苗已经长得很高大,头是一盘大大的向日葵,里面的种子好象已经成熟了吧,所以才低得低低的。终于有一天我决定收获了,我从家里找了一把镰刀,来到园子里准备收割这些向日葵,看看比我高出一米多的高大向日葵,再看看它的粗壮的根茎,我向着它的根部狠砍了几刀居然丝毫没动,于是我攒足了力气举刀再砍的时候,一不小心刀却砍动了我的手上,只觉得一阵刺骨的疼,心想一定是把手砍断了吧,吓得我赶紧扔下刀往屋里跑,妈妈看我手上淌着血,也吓坏了,赶紧把我背到大队的卫生所,检查之后才知道只是伤了皮肉,并没有伤着筋骨,妈妈这才放了心。回家之后父亲把我好好地狠批了一通,然后去园子里把所有的向日葵都砍下来,问我能不能给家里留点,我摇头没答应,说必须都得交给学校才行,后来我真的得到了学校的表扬。
早起掏灰
那时我也就七八岁吧,可能刚上小学一年级吧。家一直很穷,不光是自己家这样村里大多数家都是这样,家里的大人们一天到晚去生产队里做农活,累得要死要活,只为了年底那几个工分,好分到一年到头的十几块钱或几十块钱。从小我就知道家里很穷,身上的新衣服只有在新年那天才能换上一套新的,再不就是等哥哥穿旧了之后母亲把衣服改改再给我穿,记得那时的衣服,身上的肘部、膝部、袖部一般都是有补丁的,不过同学们里大多都是这样也就见怪不怪了。吃的就更不用说,只记得一年到头只有在新年那几天才能吃上一顿好吃的饺子,平时里大多吃的是玉米面饼子、玉米面糊糊、高梁米、土豆、白菜,对了,几乎顿顿都少不了咸菜,我们这些小孩子平日里根本没什么零食吃,只有等到夏天的时候才会从自家的园子里面偷些黄瓜、西红柿什么的,再不就是从爷爷家的园子里偷些樱桃、桃子、杏等水果。尝到家里穷的滋味,我虽然小却懂得如何帮父母做些事情,从五六岁起我就学会了却地里捡柴禾,等到稍大了一些也学会自己洗衣服。当我看到每天母亲总是很早就起床为家里做早饭,我就暗下决心想早起为她做些事情,于是一天早晨我趁母亲还没起来,就悄悄爬起来,把灶炕里的灰掏尽,再打开锅盖把锅涮干净,等母亲起来的时候却一直责怪我小孩子起得太早,但我看母亲白天却悄悄对父亲说了这件事,只听父亲低声说:“这说明孩子已经懂事了。”当时我明白:看来我没有做错啊。
照相旧事
对于照相的记忆最深的一次怕是那次妹妹三岁的时候,母亲要带她去镇上的照相馆里照相,却说什么也不带我去,其实不知道母亲知道不知道,我这个四五岁的孩子心里是多么想也能照上一张相啊。但最后母亲还是把我扔在去镇里的公路上,我曾一路追了好远,哭得满脸是泪,最后只能看着公共汽车挥尘远去。后来姥姥家的三姨爷家买了照相机,每次回姥姥家都会大照一通,但那是需要胶片的,也是很贵的,于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很少能得到上镜的机会,特别是我这种胆小还很执拗的孩子。到了高中毕业时,我才有了自己的相片,那是因为高考时必须要照的。等到高中毕业的时候和哥哥一起去了千山,一共照了三张相,两张是和哥哥照的,在千山山顶,另一张是在二一九公园我自己偷着花钱照的,自己坐在摩托车上,显得很威风的样子。到了大学之后,以后到了毕业之后,甚至到了成家之后照相已经成了非常普通的事情,现在家里有了相机,还有摄像机,甚至手机也能照相啦,每次全家出游我都会照上好多相片回来,家里的相片已经多得不得了,爱人问我为什么这样热衷于照相,我却一直笑而不答,也许我永远忘记不了贫穷的儿时对于照相的记忆。
插秧的故事
记得从我十岁左右的时候,家乡的所有旱田都改成了水田。其实改成了水田之后才有了农村人中盛传的“三弯腰”,一是插秧的时候,整天弯腰在田里累得腰象要折了一般;二是除草的时候,那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除草剂,靠的人弯腰在田里把草一根根地除尽;三是收秧的时候,人都说收获是人们最高兴的时候,对于农村人来说,那时收获水稻真是件很累的事情,这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从小我就和母亲学会了插秧,一开始母亲比我快得多,一人一条垄,母亲总要回头为我插上一段救我,后来我渐渐大了,插秧也居然比母亲快了,有时还会回头救上她一段,怪不得母亲总会对别人说自己有一个好帮手呢。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学校后面的试验田要种水田,学校让我们学生去插秧,每条垄给二分钱,我早早就在班里找好了自己的伙伴,他也是同学们中很会做农活的,记得我俩个辛苦了两天半,每人挣了两元钱,真是乐得不行了,想想班里哪个同学会有我们能干呢,而且这两元钱我可以买好多的本子呢。帮母亲干农活插秧一直到了上高中,上高中时因为半个月一回家,有时赶不上插秧,母亲便没有了我这个帮手,就由妹妹补上。到了我上大学后,送我走的那天晚上,母亲叹口气说,以后我做农活再也没有我二儿子这个好帮手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进水田里插过秧,现在想来真是一大遗憾。什么时候再能帮母亲插一次秧呢?
鸡蛋饼
现在能吃到的可口的东西很多,但还是会想念读小学时母亲烙的鸡蛋饼。记得儿时家家户户都会养几只鸡,我家里也是。母亲总是把鸡下的蛋看得紧紧的,那时生活很困难,家里没有多少现金,就是有那么百八十元,也早被母亲深深地藏在柜子里,还要在上面加上一把厚重的锁头才行。日常生活中可用的现金少,于是就显出了鸡蛋的重要,用鸡蛋可以在小贩那里换来大米,夏秋季还可以用鸡蛋换来新鲜的杏啊桃啊什么的,记忆中那里一只鸡蛋大概可以换一帽兜好吃的杏呢。平时母亲不舍得拿鸡蛋给我们吃,在我们哪个孩子过生日里,母亲会在生日当天早上给他煮上两个鸡蛋,其他孩子可以借光吃上一个,再就是姥爷来我家里,母亲就会拿出两个鸡蛋来就着新鲜的韭菜炒上一盘,我们小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等在门口,看着姥爷吃,心里只盼望姥爷别把菜吃了,能给我们剩下一点儿解解馋。由此可以看出母亲是多么看重鸡蛋,但也有例外的时候,无论家里哪个孩子遇到期未考试,考试当天早上一定会给我们烙上两张鸡蛋饼带上,留给我们在考试以后吃。我们把热乎乎的鸡蛋饼放在书包里,背在身上都可以闻得到香味,等考试时我们会显得格外的认真,等考完了就会迫不及待地把鸡蛋饼拿出来吃掉,那个香啊!现在回想起来,那两张鸡蛋饼寄托母亲多少希望啊,母亲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好书,将来能走出农村,好有出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