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梦忆中的那些童年阳光旧事(二)
(2010-07-16 15:39:00)分类: 文学原创 |
故园梦忆中的那些童年阳光旧事(二)
原创 阳光心情
回忆童年那些阳光旧事,是阳光这些年久久不能忘却的记忆,有哪些回忆会有童年记忆那样深刻呢?
(四)早起掏灰
那时我也就七八岁吧,可能刚上小学一年级吧。家一直很穷,不光是自己家这样村里大多数家都是这样,家里的大人们一天到晚去生产队里做农活,累得要死要活,只为了年底那几个工分,好分到一年到头的十几块钱或几十块钱。从小我就知道家里很穷,身上的新衣服只有在新年那天才能换上一套新的,再不就是等哥哥穿旧了之后母亲把衣服改改再给我穿,记得那时的衣服,身上的肘部、膝部、袖部一般都是有补丁的,不过同学们里大多都是这样也就见怪不怪了。吃的就更不用说,只记得一年到头只有在新年那几天才能吃上一顿好吃的饺子,平时里大多吃的是玉米面饼子、玉米面糊糊、高梁米、土豆、白菜,对了,几乎顿顿都少不了咸菜,我们这些小孩子平日里根本没什么零食吃,只有等到夏天的时候才会从自家的园子里面偷些黄瓜、西红柿什么的,再不就是从爷爷家的园子里偷些樱桃、桃子、杏等水果。尝到家里穷的滋味,我虽然小却懂得如何帮父母做些事情,从五六岁起我就学会了却地里捡柴禾,等到稍大了一些也学会自己洗衣服。当我看到每天母亲总是很早就起床为家里做早饭,我就暗下决心想早起为她做些事情,于是一天早晨我趁母亲还没起来,就悄悄爬起来,把灶炕里的灰掏尽,再打开锅盖把锅涮干净,等母亲起来的时候却一直责怪我小孩子起得太早,但我看母亲白天却悄悄对父亲说了这件事,只听父亲低声说:“这说明孩子已经懂事了。”当时我明白:看来我没有做错啊。
(五)照相旧事
对于照相的记忆最深的一次怕是那次妹妹三岁的时候,母亲要带她去镇上的照相馆里照相,却说什么也不带我去,其实不知道母亲知道不知道,我这个四五岁的孩子心里是多么想也能照上一张相啊。但最后母亲还是把我扔在去镇里的公路上,我曾一路追了好远,哭得满脸是泪,最后只能看着公共汽车挥尘远去。后来姥姥家的三姨爷家买了照相机,每次回姥姥家都会大照一通,但那是需要胶片的,也是很贵的,于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很少能得到上镜的机会,特别是我这种胆小还很执拗的孩子。到了高中毕业时,我才有了自己的相片,那是因为高考时必须要照的。等到高中毕业的时候和哥哥一起去了千山,一共照了三张相,两张是和哥哥照的,在千山山顶,另一张是在二一九公园我自己偷着花钱照的,自己坐在摩托车上,显得很威风的样子。到了大学之后,以后到了毕业之后,甚至到了成家之后照相已经成了非常普通的事情,现在家里有了相机,还有摄像机,甚至手机也能照相啦,每次全家出游我都会照上好多相片回来,家里的相片已经多得不得了,爱人问我为什么这样热衷于照相,我却一直笑而不答,也许我永远忘记不了贫穷的儿时对于照相的记忆。
(六)插秧的故事
记得从我十岁左右的时候,家乡的所有旱田都改成了水田。其实改成了水田之后才有了农村人中盛传的“三弯腰”,一是插秧的时候,整天弯腰在田里累得腰象要折了一般;二是除草的时候,那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除草剂,靠的人弯腰在田里把草一根根地除尽;三是收秧的时候,人都说收获是人们最高兴的时候,对于农村人来说,那时收获水稻真是件很累的事情,这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从小我就和母亲学会了插秧,一开始母亲比我快得多,一人一条垄,母亲总要回头为我插上一段救我,后来我渐渐大了,插秧也居然比母亲快了,有时还会回头救上她一段,怪不得母亲总会对别人说自己有一个好帮手呢。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学校后面的试验田要种水田,学校让我们学生去插秧,每条垄给二分钱,我早早就在班里找好了自己的伙伴,他也是同学们中很会做农活的,记得我俩个辛苦了两天半,每人挣了两元钱,真是乐得不行了,想想班里哪个同学会有我们能干呢,而且这两元钱我可以买好多的本子呢。帮母亲干农活插秧一直到了上高中,上高中时因为半个月一回家,有时赶不上插秧,母亲便没有了我这个帮手,就由妹妹补上。到了我上大学后,送我走的那天晚上,母亲叹口气说,以后我做农活再也没有我二儿子这个好帮手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进水田里插过秧,现在想来真是一大遗憾。什么时候再能帮母亲插一次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