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亲子教育 |
小学生数学题这样难到底是谁在作怪?
(感谢草根名博首页青葱校园栏目推荐)
文
儿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他时常会拿出数学练习册上的某些题来问我这个教高中数学的爸爸。儿子上小学这几年间,我也对儿子的小学数学教材和辅导书有了很全面深刻的了解,从总体上真正体现了目前新课程的改革,突出学生合作探索性数学能力的培养,但从另一角度也显露出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教材和辅导书上的一些题目偏难,有些题目思维过程过长,根本不适合十岁左右的小学生;有些题目弄得又偏又怪,让小学生根本找不到解题的入手点;还有些题目的解法已经超出了小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范围。
“小学数学为什么这样难?”早已经引起了众多小学生家长们的共鸣,到底小学数学有没有必要那么难?解不开难题会不会阻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设置这些又偏又难的题目到底在培养学生什么数学能力?这些难题的出现真的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吗?
我先在这里略举几例,我亲身经历的几则在儿子那里遇到的小学数学难题。
一、
这是儿子念小学二年级时遇到的一道题:一个人花4块钱买了一只文具盒,7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8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钱又卖给另外一个人,请问他赚了多少?
这道题出现在独生子的数学练习册上,当时觉得很有意思。我做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居然费了好大劲才给儿子讲明白,看着儿子那似懂非懂的眼光,我真的觉得自已在题目面前好失败。
二、多亏我看过《射雕英雄传》!
那时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一天回到家里,让他妈妈做一道数学题:把1—9九个数字填在下面的方格(三行三列的九宫格)中,使得方格中的所有横行、竖列、斜行的和都等于同一个数。
四、别把孩子都当成天才!
有一天晚上,我和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一起做数学作业。
四、难倒高中数学教师
有一天,念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放学时,愁眉苦脸地给我看了一道他当天的一道数学练习题:
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到底有多少个长方形?(五行六列的方格图)
拿过这个题目,我这个高中高级教师马上惊呆了。
这道题明显要利用现在高中所学的“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题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怎能做得出来呢?难道这道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繁杂的数数中来得到这道题的答案吗?你可知道这道题目的答案是150啊!如果按各类长方形的数目一点儿一点儿地数的话,这可是个很大的工程!而且在查各类长方形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分辨出各类长方形,还要把所有各类长方形查全才行!
因为我正教高二的理科班,正在讲“排列组合”的内容,这道题如果利用“排列组合”的知识是很容易解决的:由于确定一个长方形需要横的两条平行线和竖的两条平行线,第一步先取两条横的平行线,方法数是15(从六中取二的组合方法数);第二步是再取两条竖的平行线,方法数是10(从五中取二的组合方法数),这两步的方法数乘在一起(根据“乘法计数原理”),就会得到结果150!
这道题我想来想去,最后我还是没有办法给我儿子讲明白,因为他一点儿排列组合的知识也不会啊,不但要会“乘法计数原理”,还要会排列和组合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才行,这可并非一时之功啊,再说对于一个才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我只有摇头兴叹的份儿啦!
我在感叹,难道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已经到了如此程度?难道小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要求也已经达到如此程度?从此题来看,出题人不免有拔苗助长之嫌!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出题人的失误!当然希望这种失误越来越少为好!
小学的数学题弄得这么难早已经引起社会众多家长们的共鸣,很多家长因为辅导不了孩子,觉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虽然新课程改革早已经早明我国现在走的是大众教育的思路,新课程改革也提倡素质教育,反对精英教育,但小学生的数学题弄得这么是否还是精英教育思想在作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