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的方向,载满我切切的思念!
(2009-01-09 10:40:39)
标签:
文化 |
家的方向,载满我切切的思念!
文
家是亲人的呼唤,家是袅袅的炊烟,家是温暖的明灯,家是切切的思念,家是不忘的牵挂。家的方向,一直载满阳光切切的思念!
――――题记
家是亲人的呼唤
儿时,我们个个都是十足的淘气包。几个小伙伴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在各家的院落里捉迷藏,在下过雨的路边摔泥娃娃,用绕满蜘蛛网的高梁秸逮蜻蜓,爬上爷爷屋后的枣树偷红枣,搭着人梯爬上榆树摘榆钱,拿着哥哥削好的木枪打枪战,在下过雪后的雪地里打雪仗,用捡来的长木条做木剑,用生产队里捡来的麻片拧麻鞭,用父母给的零钱买鞭炮来放……我们几乎天天都是玩得满头大汗,浑身是泥土。每每等到肚子咕咕叫的时候,总会远远听见母亲站在家门口,高声呼唤我的乳名,“二光——,快回家吃饭!”母亲叫我乳名的时候,后面会加上长长的拖音,即使我离得再远,也能清楚地听得到。我听到母亲的呼唤后,就会起身拍拍屁股上的黄土,一溜烟地跑回家去。儿时我记忆中家的感觉就是母亲那声亲切的呼唤。
家是袅袅的炊烟
等到我们长大到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活动的范围扩大了。每天放学后,有时会到同学家里一起写作业,写完作业还要好好地玩一会儿后再回家。若正值春耕秋收时节,我常常放学后直奔母亲干活的地里,春天的时候帮母亲洗过塑料布,夏天的时候帮母亲栽过秧,拨过草,秋天的时候帮母亲割过水稻。不是农忙的时候,我们放学后会和小伙伴一起去田地里挖野菜,去小河沟里捉鱼,去村前大大的河泡子里洗澡,去村边冻冰的池塘里滑冰……等到我们累的时候,回家的路上会看到家的方向,袅袅的炊烟,我们顿时会忘记身上的疲惫,心里想到的是家里桌上热热的饭菜。少年的我心目中家的感觉,就是家的方向那袅袅的炊烟。
家是温暖的明灯
上中学的时候,我的学校离家很远,初三的时候学校离家有近三十里地,高中的时候学校离家四十多里地。学校每周放一次假,等到星期五下午的三四点钟放学,我要骑一个多小时的路才能到家。到五点多钟的时候,天早已渐渐黑下来,周围已是万家灯火,乡村路没有路灯,一路上只能听到自行车的沙沙声,心里不免对夜的黑有一种莫名的惶恐,脚下不禁加快了节奏,真想早些回到家里。等到骑进村子时,就想早些看到家里的灯火,想着灯下父母的等待,想着家里温暖。从初三到高三这四年里,阳光对家的感觉更多就是家里的那盏明灯。
家是日夜的思念
高中毕业后,考入大学,学院离家一千多里地,半年才能回家一次,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面对皎洁的明月,心里载满对家的切切思念!总是哥哥时常的书信稍解心中对家的思念,为了毕业后能离家近一些,阳光主动放弃了留校的打算,想早些毕业工作为家里分担经济负担。回想大学四年,每天都在盼望着家里的来信,等到放寒暑假的时候,真想早点飞回到家里。大学的我记忆中家的感觉,就是面对家乡的明月那切切的思念。
家是不忘的牵挂
工作以后,离家不算太远,不到二百里地,可由于工作很忙,一年只有节日才能和妻子儿子一起回家看看。眼看父母渐渐变老,身体的毛病越来越多,心中不免更多一些牵挂。去年冬天,母亲过生日,我和妻子儿子请假赶回家去,为父母送上一块大大的蛋糕,看到母亲眼中幸福的泪光,阳光心中觉得好酸,父母养我一生,可阳光能报答的有几分呢?今年母亲的腰椎病犯忌了,阳光急着赶回家,把母亲接到附近医院去看病,直等到医生诊断完毕,开完药阳光才放心地赶回家,还不忘往家里打电话,询问母亲恢复的情况。工作之后,阳光对家的感觉更多了一层不忘的牵挂。
家是亲人的呼唤,家是袅袅的炊烟,家是温暖的明灯,家是切切的思念,家是不忘的牵挂。家的方向,一直载满阳光切切的思念!阳光会记得有空的时候,常回家看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