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都当成天才!―――对一道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的思考
文/阳光心情
昨晚,我和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一起做数学作业。
遇到一道数学题,儿子感觉做不出来,他拿过来问我。
题目是这样的:
在A、B、C、D处填上四个一位的数字,使竖式运算成立。
A 6 B
×
C
?nbsp;
D
8 6
0
我拿过题目,一眼就知道,这道题对于才上三年级的儿子来说,是太难了。
于是,我拿起笔来进行思考并进行计算。
第一步:积的个位是0,那么先考虑B、C中取0的可能。首先,C不能为0,因为积不为0。
第二步:如果B为0,那么可以保证积的个位为0,接下来得保证C和6相乘使十位是6。这样C只能取1或6。当C取1时,A只能取8,则D为0,可是这不行。
第三步:当C取6时,要解一个一次方程:6×A+3的个位应是8,经过考虑,没有适合的数字,所以C也不能取6。
第四步:经过上面思考,B和C都不为0。要使B和C相乘个位为0,B、C的取值有以下八种情况:2、5;5、2;4、5;5、4;6、5;5、6;8、5;5、8;这期间要多次计算一个式子:B×C的十位+6×C和的结果的个位应是6,经过分别计算验证,只有B=5,C=4才能保证积的十位是6,最后确定B=5,C=4。
第五步:知道C=4后,再多次尝试计算一个式子:4×A+2的个位应该是8。经过多次验证,最终发现只有4和9符合要求。
第六步:经过以上思考和计算,最终结果是:465×4=1860;965×4=3860。
我做出这个题目之后,花了好几分钟才给儿子勉强讲懂。
这道题解完之后,我又花了好长时间思考:这道题包括了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方程思想、排列组合、逆向思维等数学方法,编出这样一道数学题让小学生来做,怎么能做出来呢?
后来我心中有了一个主意:如果让我的高二的学生做一做这道题会怎么样?
今天上午我把这道题写在黑板上,让我的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来做,限时三分钟。结果只有几个同学做出来了。当我告诉他们这是我儿子小学三年级的题目时,他们都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他们问为什么才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目就搞得这样难呢?
是啊,我现在还在想:我们的教辅书编写者,为什么要把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搞得这么难呢?难道真的是把我们才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都当成了天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