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拯救滇池,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2013-10-02 17:54:52)
标签:

转载

拯救滇池,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一、人进湖退——滇池正在死亡

http://s13/middle/636a8527gbdff3e2f3d8c&690

 

滇池至今约有340万年的漫长历史。古滇池湖面约1200多平方公里,水深近 100米,库容800多亿立方米。据历史记载,十三世纪中叶,滇池水位约1892米,元末明初挖海口河,滇池湖面逐步缩小。明末清初相继数次输挖海口河,湖面进一步缩小,滇池水位下降至1889米,湖面积仅为古滇池约30%,蓄水量只有古滇池的1.9%

上个世纪,19691978年间围海造田约34950亩,使滇池原有湖面缩小了23.3平方公里。至2010年,滇池不足300平方公里,滇池最深处8.3米,最浅处不足1.5米,平均水深3.5米,滇池水位1885.14米,与十三世纪滇池水位约1892米相比,滇池水位降低了6.86米;与古滇池水深100米相比,滇池水位降低了近90米。

2011年,随着滇池水位降低,滇池湖面又受到了进一步挤压,不该出现的五万亩环湖湿地又使滇池湖面缩小了33.3平方公里。

目前,滇池湖面已不足290平方公里,库容不到10亿立方米,约为古滇池库容800多亿立方米的1.25%


http://s1/middle/636a8527gbdff4e2516a0&690

目前滇池图图二)

 

云南三连旱(2009年、2010年、2011年),10亿立方米的滇池库容水量随着三连旱高温大量蒸发约3亿立方米以上,在没有有效降雨补水状态下,滇池气血两亏,步入老年期,自我修复的净化功能完全退化消失,形成了污水臭湖,滇池正处于《易经》描述的“山水蒙”卦状态。

“山水蒙”为《易经》中的第四卦。“蒙”是卦名,蒙字的本义是丛生在高地上的草木,因草木茂密覆蔽高地,所以引申为蒙蔽、蒙昧。蒙卦由八卦中的艮、坎二卦组成,艮上坎下。卦中艮为山,有止的意思;坎为水,水流山下被山阻止,水被阻塞不通,有蒙昧不明之象,所以卦名为“蒙”。

通过对古滇池(见图一)与现代滇池(见图二)的对比,不难看出现代滇池处于周边山体及不断扩建的城市的围困之中,逐渐缩小的滇池已经无路可走。究其原因,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不顾滇池死活而不断向滇池索取土地,人进湖退,一旦超越滇池承受极限,滇池必将死于人类毫无节制的贪婪、蒙昧与不知足。

《易经》中的“山水蒙”,就是水被阻塞不通,蒙昧不明。站在风水学角度,滇池蒙昧不明,正处在生死之间。

 

二、祸害滇池的五大原因

 

(一)得不偿失的五万亩环湖生态湿地

昆明为得到5万亩滇池湿地,每年以4000/亩的租金向农户租赁,租金2亿元,加上5万亩湿地建设维护资金,估计每年超过10亿元,收到的成果仅是每年削减注入滇池的氮135吨、磷20吨。

每年10亿元换得削减135吨氮、20吨磷,得不偿失。因为135吨氮、20吨磷对于10亿立方米的滇池水体来说,如同一只蚊子叮咬一头大象毫无意义,而5万亩湿地对于滇池来说,有如箍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会把滇池围困箍死。

有人说湿地是滇池的“肺”,此说不成立。湿地是“肺”得有条件,比如长江、黄河源头的湿地才能称得上“肺”,原因是滋养“湿地”的动力来自永不枯竭的冰川雪水,只有“湿地”具备永不枯竭的活水动力,或者地下泉眼涌出的强大水源动力作为支撑,才能称得上“肺”。而5万亩滇池“湿地”无此动力支撑,只会在高温高热的死水泥潭中产生“沼气”效应。“沼气”会使湿地土壤发酵、凝固板结,凝固板结的“湿地”会逐渐扩大,进一步蚕食挤压滇池水体,使滇池湖面加快缩小,由此造成的危害祸患无穷。


http://s1/middle/636a8527gbdfed6a3e7b0&690

 

制造“沼气”的湿地公园图三)

 

目前,5万亩滇池“沼气”湿地造就了名目繁多的湿地公园——昆明滇池国际湿地公园、环滇池湿地公园、滇池西岸西华湿地公园、福宝滇池生态湿地公园、草海湿地公园、昆明五甲湿地公园、西亮塘湿地公园、滇池西岸碧鸡博览公园等等。其中五甲湿地公园已对外营业,一张门票30元。如此一来,其它湿地公园必将仿效,因为利益均沾,5万亩滇池“沼气”湿地成为了不同利益团体争相抢夺的“唐僧肉”,滇池被围困得走投无路,5万亩湿地让滇池处于《易经》描述的“泽水困”卦状态。

“泽水困” 为《易经》中的第四十七卦。困是卦名,困是艰难、困窘的意思。困卦由八卦中的兑、坎二卦组成,兑上坎下。卦中兑为泽、坎为水,水在泽下,为泽中枯涸无水之象,所以卦名为“困”。

《易经》“泽水困”说得明白,兑为泽、坎为水,泽在水上,水在泽下,为泽中枯涸无水之象,所谓的环湖生态湿地就是枯涸无水的“沼气池”,会把滇池围困箍死。

 

(二)“滇池杀手”水葫芦

 
http://s11/middle/636a8527gbdff31de1dfa&690

 

“滇池杀手”水葫芦祸害滇池,母亲湖欲哭无泪!图四)

 

十二年前,水葫芦治理滇池遮天蔽日、臭气熏天,滇池水体因重度富营养化而导致滇池蓝藻大面积爆发,滇池鱼虾大量死亡,被污染的鱼虾令人望而生畏,不敢食用,水葫芦被民众称为“滇池杀手”。 

 

http://s3/middle/636a8527gbdfed10cd2d2&690

 

水葫芦引发滇池蓝藻大爆发图五)

 

2011年,曾经臭名昭著的“滇池杀手”水葫芦粉墨登场,担起治理滇池的重要角色。再次启用水葫芦治理滇池,原因是对水葫芦的双重功能认识不足。小面积水葫芦栽种对小体量水体确实有净化功能,因为少量的水葫芦根系脱落容易打捞控制;而大面积的水葫芦栽种只会对水体造成严重危害,原因是大面积水葫芦根系腐烂脱落沉入水底,不容易打捞控制,由此造成二次污染。由图四我们可以看出,水葫芦密布滇池湖面,造成水体缺氧,进入《易经》描述的“水泽节”卦状态。

“水泽节”为《易经》中第六十卦。节是卦名,节有节俭、节制的意思。节卦由八卦中的坎、兑二卦组成,坎上兑下。卦中坎为水,兑为泽,水在泽中,有水受泽节制之象,所以卦名为“节”。

大面积栽种水葫芦,水葫芦就为“泽”,水体受“泽”节制,滇池不能自由呼吸,滇池再次面临危机。

 

(三)外来物种中山杉

 

 

 http://s10/middle/636a8527gbdfeca0312a9&690

 

中山杉形成一道道围困滇池的“防护墙”图六)

 

中山杉,据说是某植物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其特点是树干挺直,树形美观,树叶绿色期长,耐盐碱、耐水湿,抗风性强,病虫害少,生长速度快。如果把中山杉栽至滇池周边的一些荒山坡地,为滇池添一抹绿色,是件好事。问题是,中山杉根系发达,抓固土壤能力强,大面积栽种滇池周边,形成一道道围困滇池的“防护墙”,危害有五:一是迅速板结滇池堤岸土壤;二是阻碍滇池水体不能自由呼吸;三是削弱了滇池自我净化功能;四是耐水湿性强、大量抽取滇池水体,成为滇池的“抽水机”;五是绿色期长,枝叶茂盛,生长速度快,枯枝败叶落入滇池,腐烂变质之后加剧滇池水体污染。

更严重的是,中山杉大面积栽在滇池边,处于《易经》描述的“风水涣”卦状态,“风水涣”为《易经》中的第五十九卦。涣是卦名,涣为离散的意思。涣卦由八卦中的巽、坎二卦组成,巽上坎下。卦中巽为木为风,坎为水为云,巽风行于云水之上,云水被风吹散,所以卦名为“涣”。

中山杉大量栽种,把滇池围成一道道 “防护墙”,站在风水角度看,中山杉在自然风力推波助澜下摇动生风,产生的“巽风”威力巨大,滇池水气在巽风的吹拂下,水气加剧蒸发,水体随之缩小,使滇池水体呈现涣散之象。古人说:“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滇池水气被吹走,没有生气,就不可能生机勃勃。

 

(四)过度开采地下水

 

http://s5/middle/636a8527gbdff1d6a0a34&690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图七)

 

昆明市有上万口水井,分布在主城区、滇池路、关上、安宁、汤池、金马、海口镇、黑龙潭、海源寺等地,这些水井以前供人畜饮用。开通自来水后,这些水井并没有完全填埋,市民对井水的采用量依然很大。地下水便宜,一些工矿企业、部门、个人、洗浴、桑拿、会务中心纷纷对地下水私挖滥采,年采水量超过8000多万立方米。

由于滇池周边区域地下水过度开采,致使昆明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65米以上,个别区域地下水位下降超过50米,致使地质塌陷,形成大小不等的“地下溶洞巢穴”,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其一,滇池周边出现不同程度的地基下沉,茨坝机床厂地面塌陷1米至2米,马街地区地面开裂、建筑物遭到破坏,北教场、关上、翠湖、海埂等地的地层逐年下降,让人触目惊心;其二,滇池水体与地下水体的水气循环出现分隔,不能互动,丧失水气循环功能;其三,昆明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滇池水体失去自我呼吸的水体动力。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滇池周边地面沉降,使昆明坝子连同滇池进入《易经》描述的“水风井”卦状态,“水风井”为《易经》中的第四十八卦。井是卦名,井指水井。井卦由八卦中的坎、巽二卦组成,坎上巽下。卦中坎为水,巽为木,木上有水,为水井之象。又,坎为水,巽为入,入于水中取水,也是水井之象,所以卦名为“井” 。

昆明坝子地下水体与滇池水体互为因果,由于昆明坝子地下出现无数“地下空洞”,阻隔了昆明坝子地下水体的自由流动,“地下空洞”就是《易经》中的“水风井”,“水风井”致使地下水体不能与滇池水体良性循环,造成了彼此间各自为阵的“水风井”状态。

 

(五)滇池内、外污染源

 

http://s7/middle/636a8527gbdff70102286&690

 

 

曾经死去的水生植物、臭鱼烂虾图八)

 

滇池经历了约340万年的漫长岁月,曾经死去的水生植物、臭鱼烂虾、污染物不断沉入滇池。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农业、生活污水融入滇池,滇池藏污纳垢,水底成为了不断叠加的内污染源。而对于入滇河道外污染源的治理,虽说取得了一些效果,前景仍不乐观,属于滇池“治标”初级阶段,原因是所有的入滇河道基本上都是毫无补水能力的“死水河”,对滇池来说有如“望梅止渴”,没有显著效果。

由于滇池内、外污染源月积日累,已经进入《易经》描述的“水山蹇”卦状态,“水山蹇”为《易经》中第三十九卦。蹇(jian)是卦名,蹇为艰难的意思。蹇卦由八卦中的坎、艮二卦组成,上坎下艮。卦中上卦坎为水为险,下卦艮为山为止,有危险在前而不能前进之象,所以卦名为“蹇”。

滇池内污染源像艮山一样堆积在滇池水底,外污染源不断涌入滇池,滇池坎下是险,坎上也是险,滇池险象环生,处于艰难的“水山蹇”状态,致使滇池不能自由呼吸,自我净化功能受阻。

 

三、祸害滇池五大原因的解决办法

1、将5万亩滇池湿地转换为滇池湖面,只有增大滇池湖面,增大滇池水体,才能延长滇池的生存时间,反之,滇池将面临死亡威胁。

2、严禁“滇池杀手”水葫芦出现在滇池及三十五条入滇河道及滇池周边的一切水潭河池。

3、严禁外来物种中山杉出现在滇池周边,迅速把中山杉移栽至滇池周边的山坡或其它荒山坡地。

4、严禁过度开采地下水,想尽办法回灌地下水,让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只有地下水位合理回升,才可能让地下水气充满活力。

5、对于沉积滇池水底的内污染源,处理办法之一是尽量挖走;对于入滇河道及生产、生活等外污染源,加强监察管理力度。

 

四、一次沙盘推演就可还一湖碧波荡漾滇池水

以上解决方法只是治理滇池的辅助手段,滇池治理要达到“标本兼治”,必须让滇池水体“动起来”,只有滇池水体动起来,滇池才能自由呼吸,才能恢复自我净化的修复功能,获得新生。

如何让滇池水体“动起来”?这是《易经》中隐藏的大智慧,具体讲,一是让水体“动起来”;二是阻止滇池水体缩小;三是增大滇池水体库容。如何做到这三点,用《易经》治水方法,用两个小时,通过一次沙盘推演,就可以展示如何让滇池水体“动起来”,就可以拯救正在死亡的滇池,还一湖碧波荡漾滇池水。

用《易经》治水方法,滇池五年之后人可以游泳,十年之内人畜可以饮用。

 

五、结束语

滇池治理,“十一五”国家已投入资金170多亿元;“十二五”还将投入资金420多亿元。两个小时的一次沙盘推演,在“十二五”期间,可为国家节约至少100亿元的滇池治理资金。在“十三五”、“十四五”,甚至更长时间内,国家基本上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再治理滇池,仅仅需要少量维护资金,一劳永逸,福泽子孙,于国于民皆有利!

 

至于何时进行沙盘推演,届时通知大家。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