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一位陌生博友的一封长私信,想要倾诉,也希望我对她现在处境给点建议。
来信的是一位去年毕业,漂在魔都的广州女孩。
她说自己学校一般、成绩和工作经验也都不出众,毕业以来找工作屡屡碰壁:想考空姐却因为身高太矮连面试资格都没有、进了创业公司却遭遇公司融资困难很快关门大吉、想进外企,努力了很久却连面试邀请都没有收到、好不容易最后进了一家外企做电话客服,又被公司的严苛和死板折磨得萌生退役。
她说,每一份工作都让她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而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和压力又让她喘不过气,她开始质疑当初那个满腔热血从广州拼到上海的自己,是不是真的像自己以为的那样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和毅力?
她在坚持和后撤之间犹豫不决。
这位亲爱的女孩,首先我想说感谢你的信任,把我当知心大姐姐一样述说了这么多心事。其次,我也想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不是好为人师,只是希望通过分享,告诉你,其实我们都一样,你所经历的,我也许也曾经经历过类似的。只要走下去,你会发现,绝路也会变成坦途。
看到你的来信,我想到了大学毕业后的自己。
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
中国教育里很缺失职业生涯规划这一块。和国外许多大学入学第一天就开始提供就业辅导,学生们从童年时期开始就不断打工赚钱不同,中国的学生们从小埋头苦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直到毕业找工作时却连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都不知道。
我也不例外。
当初想进那家外企,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恐怕是我能拿到的工作里,起薪薪水最高的。而所描述的工作培训和前景,又是最完善和吸引人的。我并没有详细了解过工作内容。
大学毕业时我很幸运地拿到了那家外企的管培offer,这在当时绝对是众人眼里的好工作。临近毕业的我还被学校辅导员拉去给学弟学妹们开讲座、开关于求职的课。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份好工作,也依然让我在理想和现实中间开始了摇摆和痛苦。
首先,我发现一个月的薪水扣掉五险一金之后缩水不少,不仅如此,我还要每月给父母汇生活费、偿还大学时的国家助学贷款、帮家里还一些过去欠下的债务,日常开销如果稍微小资一点,恐怕就要月光了。
为此,我尽量压低自己的生活开销——租的是一间老房子,月租包水电后只要800元,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在家里吃饭时,有一只小老鼠突然从壁橱里蹿出时我的心惊胆战。我那2年除了公司开会以外,只有过一次私人旅行——绝对可以称得上“穷游”:为了节省花费,我坐了10几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到杭州,住进了一家青年旅社,吃了几天的路边摊。
我的很多大件个人物品依然延续大学时候的二手风格,只有手机例外,当时因为公司可以报销话费,我去营业厅签了一个套餐,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苹果手机。
就这样,我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两年,期间升了一次职,涨了两次工资,自己也小打小闹地做点投资理财。可是因为前面说过的那些原因,尽管已经节衣缩食,当我离开那份外企的工作准备来迪拜时,我发现自己几乎身无分文。
我不知道国外的消费到底怎样,只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千万要熬到公司发第一个月薪水给我。
在外人看来已经跨入中产的外企小白领,其实生活过得并不轻松。
除此之外,工作上的落差也很大。进外企之前,我这个傻白甜穷学生想象中的外企生活应该是在高楼里和各种不同的人开会演讲、指点江山,可是现实却是,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独自一人生活在一座陌生的四线城市,每天倒两趟公交车去上班,在桥头下吃1块5一份的早餐。办公室在一块菜地旁边,后面是几座黄土泥泞的高山,有时候下场大雨,办公室不是漏雨就是被水淹,我合租的舍友是一位卖安利的女孩,每天下班后除了加班就是被她安利产品。本以为在外企不需要那么多的饭局,哪知客户中有许多民营或者国企,“酒量等于销量”被奉为饭局上的铁律,厌恶喝酒的我有几次我喝到快吐,一个人跑到厕所里待着默默掉泪,然后一抹眼泪继续出来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扛生意。
有一次我站在那座城市的中心广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失落和难过,却发现自己根本哭不出来。
不仅如此,工作上的打击也很大,刚入职后的两个月,上级经理突然对我说,大区总监对我在培训期间的表现极度不满意。这对于一位刚开始职业生涯的新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心理打击。
可是,打击归打击,难过归难过,对于信奉“要么走,要么好好干”的我来说,抱怨和消极怠工从来不在字典里。更何况,我正无比需要那笔工资!我很努力地向我的直线经理学习和看齐,虽然他的严厉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但是在他的帮助下,我虽然没少挨骂,但进步和成长得飞快。
所以,一年后,我在公司内部拿到了很多的工作奖项,最初质疑我工作能力的大区经理,也变得亲切友好,将升职机会第一时间给了我。
回想那两年,虽然坎坷颇多,却也是我进步飞快的两年,从象牙塔里什么都不懂的穷学生,到外企的销售经理,我开始懂得应该怎么应付各种人,应该如何处理各种突发紧急情况。我变得既能跟公司老总对话,也能和超市老板娘交朋友,既住得了五星级宾馆,也受得了青年旅社,既吃得下山珍海味,也啃得下粗茶淡饭。
虽然现今我的朋友圈和微博里出现了很多五星级酒店、度假村这样看似奢华的地方,可是那不过是借工作之便,私底下的我,依然会住青年旅社,会买二手大件,很少染指奢侈品,极少下馆子吃喝……生活确实已经比过去好了很多,但过去的艰苦像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无时无刻都充满了危机感,想奢侈都奢侈不起来。
我想,如果我可以自由选择,我还是会走一条艰苦的路。因为,人只有在艰苦的时候,才会进行深刻的反思,才会有足够强大的勇气去浴血奋战。自己奋斗得来的踏实和满足感,哪里是有人把一切准备好送到你面前比得上的呢?
轻松自在的人生固然好,但厌倦和无聊也会随之赶来。相比之下,我宁愿我的人生不那么平坦。
我的故事很普通,和许多大牛的奋斗史比起来简直不值得一提,不过还是想说给你听。现在的你,还这么年轻,还有这么多爱你的家人朋友,虽然工作不顺,却已经积累了比许多同龄人更多的职场历练,你虽然过得不如意,却一直在反思和努力,这些都是你身上宝贵的闪光点。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我相信,只要你一直坚持下去,剩下的,时间都会为你一一送上。
这些话,是写给你的,也同时是写给依然还在也还需要努力奋斗的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