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么远又那么近(四)

(2015-06-01 16:05:11)
标签:

儿童导师计划

湘西

教育

分类: 湘西助学

爱在湘西          

 

      认识湘西,是从十几年前的旅游开始,印象中的湘西,是张家界原始的自然风光,奇山秀水,是凤凰古城的沱江、吊脚楼、青石板原汁原味的景观、民俗,当然还有沈从文、黄永玉、熊希龄等大师留下的厚重的人文历史。除了次旅游进入湘西,从没想过会和湘西有什么更多的瓜葛。二年前,通过女儿介绍,认识了几位80、90后,再次让我把视线投入到了湘西,并且和湘西的教育、湘西的孩子有了亲密的接触。

 

时间过的飞快,第二期的儿童导师计划活动即将结束团队组织者决定从线上转为线下,组织一次走进湘西、走进大山,和学生们进行面对面交流活动,我和夫人决定抽空参加这次走进湘西的活动。一起同行的还有导师小彭、小安、玉敏,志愿者小杨、小姚。

    

     4月18日开始,我们利用周未二天时间,走访了吉首市的矮寨中学、丹青中学,与矮寨中学龙校长、丹青中学杨老师,以及29名结对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还走访了2户学生家庭。湘西偏远农村中学的现状,教师的敬业精神,结对学生们的健康阳光,以及学习的刻苦努力等等,所见所闻,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么远又那么近(四)
      我们走访的第一站是矮寨中学离吉首市区不远,中巴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进入矮寨镇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跨度极大的大桥--矮寨大桥。云游了不少地方,第一次看见如此壮观的悬索大桥,尤如天上的彩云,横跨在大峡谷之间。这座2012年通车的特大悬索桥,是国家规划的长沙至重庆通道的重点高速公路中的重点工程,全长1073.65米,悬索桥的主跨为1176米,创造了跨峡谷悬索桥等多项世界第一。

 

那么远又那么近(四)
      矮寨中学就在这座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的特大悬索桥下方。当从一个不起眼的校门进入,看到学校的全貌着实让人吃惊不小,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四周群山环抱,绿树成林,或许太久没有进入农村中学,学校的条件完全不是我心中想像的简陋不堪的样子,前的这个操场虽然场地不大,但二个标准的篮球场、乒乓球台、单双杠,以及可能城里中学才有的塑胶跑道,每间教室都配有一台电脑及电视大屏,都在告诉人们,这是一所硬件设施条件较好、相对规范的乡镇中学。

 

那么远又那么近(四)

 

相比之下,丹青中学就显得条件差了不少,丹青镇离吉首市区比较远,大约70公里左右,好在路面情况还不错,只有一小段正在修筑,但也要近二个小时才丹青镇。学校座落在半山坡上,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学校的全貌,和矮寨中学相比,没有成型的操场,球场和其它体育设施,学生宿舍16人一间,硬件条件明显的落后不少。学生的体育课大部份是带到公路上跑步或是自由活动。

 

那么远又那么近(四)
     些年,虽然国家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均衡,让城乡的孩子享受相对平的教育,并要求在2017年要通过国家验收,但在具体的实施中,还是有个先后,明显的靠近市区的相对就落实的快些好些,偏远的慢些差些,当然这只是在硬件上。软件上这种差异可能会更大,比如师资队伍的问题,往城里走肯定也是老师们的愿望,城区的中学自然也是更愿意接受优秀的教师。

 

那么远又那么近(四)
      牵头组织这次活动的项目团队成员小彭,是一位从湘西走出的学子,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在读博士。是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有智慧的年轻人。这次与二个学校的学生交流,都是在小彭的“走出大山”的主题发言中开始,为了这次活动,他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制作了精彩的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大山外的世界及国内外的哥哥姐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他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要改变命运必须靠自己勤奋、努力,才能走出大山,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为家乡、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

      

      湘西十万大山,山水相连,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和这里的山水一样纯真无邪,他们有许多兴趣、爱好,比如唱歌、朗诵、运动,他们也有许多五彩斑斓的梦想。   有的同学想考上大学,到城市工作;有的想穿上帅气的军装,当个光荣的解放军;有的想学成后回来当乡村教师; 还有的梦想当个设计师......。真心希望这些孩子们美好的梦想都能实现。在互动环节中,当小彭问同学们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小彭和吉首大学大三学生安导师一一给予了解答,并给他们提出如何培养学习兴趣,解决学习难题的方法。

      

那么远又那么近(四)

      交流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同学们给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矮寨中学,**同学独自坐在第一组,自我介绍时说他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我们不了解他的家背景,但能从他的外表看到他的内向与孤独。夫人主动靠近他,和他聊天,了解到他父母都在外打工,家里就姐姐以及兄弟,他说平时不太和同学交流,认为自己很多想法和他们不一样,不容易聊到一块。在我的感觉里,这是一个穿着沉重盔甲生活的孩子,没什么笑容,十分拘谨,显得不合群,在他身上看不到少年的童真与活泼。课堂上交流结束后,夫人一直把他拉在身边,吃饭也让他坐在旁边给他夹菜,希望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里给他传递一种温暖的信息,传递母亲般的爱。夫人告诉他要学会微笑,学会打开心和同学沟通,只有心门打开,阳光和空气才能流进心,鼓励他利用自己学习好的长处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离开的路上,夫人告诉我:“分别时那张沉重的小脸,那种放不开的形象一直萦绕在的眼前,这孩子须要更多的关心与引导,必须帮他打开封闭的心门,走出孤独的世界。一个好的老师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儿童导师计划以视频交流的方式,实现与远在湘西大山里的学生们的沟通交流,今天,我们又辗转千里,来到大山,如果有一句话,一个行动能影响到孩子,我就不虚此行

     

      我们常说:上帝是公平的,给他关上一扇窗的同时也为他打开了一扇门,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它地方收获另一个馈赠。矮寨中学的**同学与前面一个同学截然不同,虽然他身有残疾,行走不便,却有一颗阳光灿烂的心。课堂交流时他问小彭哥哥:如何能减轻家族负担,为父母分忧。小彭告诉他目前的任务是好好学习,父母最愿意看到的是他的好成绩。他的脸上始终挂满了微笑,他说我除了脚有些毛病外,和其它同学没有什么两样,他们能做的我都能做。他的坚强与阳光也感染了我,相信也会影响着周边的同学。

 

丹青中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同学,他喜欢朗诵,热爱学习,思维活跃,她问彭哥哥:你生活中有压力吗?你会怎么面对?彭哥哥反问她生活中有哪些压力时,她忍不住哭了,她说父母常年在打工,奶奶年迈,前些天不慎摔倒,行动不便,弟弟才五岁,她得送弟弟上学,还得照顾奶奶,还得干许多家务。她想放弃学习,挑起家庭的重担,可是她还有许多美好的梦想希望去实现在现实和梦想中,她努力挣扎着小小年龄,已经感受到生活的压力!

 

走过二所中学,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大山外打工,一年回一、二趟家。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家庭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渠道,孩子们只能与年长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小小年纪便要承受与父母分离的不正常状态,这种情感上的割裂这一代农村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改革发展需要牺牲农村儿童这种爱和被爱的权利,这种代价也是太大

 

那么远又那么近(四)
      我们结对的香同学知道我们要来看她,兴奋不已,我们还在途中时,她就在QQ上发出热情的邀请,希望能到她家里做客。当我们来到教室时,小姑娘从课桌上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用塑料袋装的二瓶矿泉水递给我,那一瞬间,我真的被感动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极少在这样的环节会考虑的如此周到。可能是我平时养成的一个下意识的客气动作,拉了一下包说,我这有虽然马上感到不妥,但已经迟了那时,小姑娘心里一定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失落!好在,夫人及时弥补了我的这种粗心,给了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小姑娘感动不已我们回家后,她给我们留言:谢谢阿姨给的一个大大的拥抱,让感到无比的温暖。离开学校时我特意带上了那二瓶水。想起那一刻,至今还感到内疚不已!小姑娘早早起床,了一块大约5、6斤重的腊肉(据说丹青的腊肉是吉首最好的),从家里赶往学校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还不忘给我们带上二瓶矿泉水,山里孩子质朴而纯真的感情深深感动了我们。一个导师说:其实,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学生,是他们给了我们表达爱的机会!何止如此,他们的言行也让我们心灵受到一次洗礼。

 

那么远又那么近(四)
      湘西行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不小。让我们或多或少的了解了湘西农村教育的真实状况。湘西农村教育的改善,尤其是在农村教育资源不均情况的改变,不是一次均衡验收就能达成,需要国家和整个社会的持续努力,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这个支持湘西农村教育的小小的公益项目,参与的每一位导师,也是在支持这种改变的发生。所以,儿童导师计划应该持续的坚持下去,同时也要在开展二年的基础上,更多的思考不断提升这个公益项目的层次。比如在导师招募上尽可能吸收有心理学经验的导师,可以给各位导师一定的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缺失的心理开展一些辅导; 广开渠道,尽可能多的筹集一些资金,为这项公益做的更好提供支撑;可以推荐优秀的即将中考的贫困生,到类似碧桂园集团创办的这类纯慈善学校,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资源(名额、优质师资、免学费......),免费接受高中,甚至大学教育的机会; 很好的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等等社交平台,做好公益项目的宣传,记录下每一次线上线下的活动,刊登电子杂志的相关文章,招募导师的公告,学生升学的情况等等,不断扩大项目团队的影响,争取赢得更多社会认可,以及帮助支持等等希望儿童导师计划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快实现“升级版”,把这项有益湘西儿童、湘西教育的项目持续下去。

 

两天的行程匆匆结束,短暂的交流也许真的无法解决孩子们面临在种种问题,但我们的关注、我们的爱心,孩子们是能够感受到的,也许我们的一句话,一个行动能影响到他们,就不枉此行。我们会继续关注他们,路虽远,心相连,爱在湘西,情在湘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