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舌尖上的宁德(七)

(2012-09-10 06:34:40)
标签:

舌尖

宁德

美食

分类: 爱我闽东
第七集:《记忆中的美味》

  

    当我们越长大,我们的味觉越发挑剔,然而常常勾起我们怀念的,却是一些简单的美食,那些带来的更多的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

  霍童八果糕,但愿飘香久远。霍童镇不仅以丰厚的人文内蕴和秀丽的山水风光声名远扬,说起当地的民间传统糕点,也是花样繁多、风味独特、老幼咸宜。其中尤以八果糕最为知名。八果糕绵软可绕成圈,甜咸适度,香甜可口,不粘牙,不噎食,是不可多得的常备点心佳品,颇受当地居民喜爱,已经成为了霍童镇在八果糕业内一个响当当的传统小吃品牌。由于制作八果糕的用料是天然的花生、芝麻、冬瓜糖、白糖、糯米粉、猪油、馅糖等无公害原料,用水是地下泉水,也没有化学添加剂,在生产加工前,工具都进行一次消毒。这样绿色环保的制材再加上制作细致,手工精湛,因而八果糕的倍受欢迎就不难理解了。当地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迎送往来都会用上它,图一个平安吉祥,步步高升。

 

霍童八果糕

 

转:舌尖上的宁德(七)


    魔芋糕是周宁山区溪涧间的野生植物。魔芋糕的制法是用刀刮掉芋皮、洗净,用水泡浸,捞出后用甘薯刨刀刨成芋丝,装入蒸笼蒸熟。把蒸熟的芋丝放入舂米的石臼内舂捣,不断地加入碱水,直到用手捏芋团既不硬又不粘手为止。再把捣过的芋糊放到沸水中煮数分钟,凝结成块就成了魔芋糕。魔芋糕的烹调方法多种多样,甜咸均可。

 

黄糍粑

 

转:舌尖上的宁德(七)



    周宁小吃—黄糍粑,金灿灿的外层裹着芝麻和蜜枣,糯糯的不正是我们都爱的甜点吗?屏南糍粑,一样美味,就像闽南的麻糍。

 

黄糍粑

 

转:舌尖上的宁德(七)

  盂油酥饼是福安主要风味小吃之一。烘烤成品,外观色泽面呈蛋黄、底边淡黄,口感清甜、细润,不腻。御豆酥就是取材御豆。御豆煮熟去皮压碎,然后与面粉一起揉成面团,再搓成一个个小圆球,放入油锅,炸到金黄,捞起放凉。开小火,放入糖和水,煮成稠糖油,关火将炸好的御豆球放入糖油不停翻炒,等附于表面的糖凝固成白色状,清甜香酥的御豆酥就做好了。

 

盂油酥饼

 

转:舌尖上的宁德(七)



    御豆酥就是取材御豆。御豆煮熟去皮压碎,然后与面粉一起揉成面团,再搓成一个个小圆球,放入油锅,炸到金黄,捞起放凉。开小火,放入糖和水,煮成稠糖油,关火将炸好的御豆球放入糖油不停翻炒,等附于表面的糖凝固成白色状,清甜香酥的御豆酥就做好了。福鼎太姥挂霜玉这是一道福鼎地方有名的甜点,主要特点是外酥里嫩,香气扑鼻,清甜可口,老少皆宜。每逢宾客来到福鼎,宴席上必有的一道甜点。  

  用料:选用上好的槟榔芋(又名山前芋),3斤以上的为佳,去皮洗净,取中段,切成每条有3公分长的方块条状,装入容皿,打入一枚鸡蛋,加一大尟的面粉,搅拌均匀备用。在锅中置入500克的油,加热到5成左右,慢慢放入拌好的芋条,炸成金黄色后滤油。在油锅入加入半斤白糖,加点水,炒成有点粘状,加入炸好的芋条,炒匀关火。稍许后炒过的白糖就象霜一样粘在芋条上,起锅装盘,一道可口的甜点就这样制作完成。

 

御豆酥

 

转:舌尖上的宁德(七)



    糖塔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民间食品工艺中极富特色的品种之一。糖塔用白糖、色素等混合在锅里熬煮化后浇入预制的各种花样的木模中冷却而成,品种有动物、花鸟、建筑物等,造型逼真,品种既可观赏又能食用。吃糖塔是霞浦中秋独有的民俗相传,明嘉靖年间一个中秋夜,倭寇围攻松城(即现在的霞浦城关),当地民众制作“光饼”作为抗倭将士的食物,但光饼干硬,于是制作糖块以佐餐,糖化了又可解渴,后来倭寇退了,松城保住了。用于佐餐光饼的糖块,由此被人们视为吉祥物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糖塔”。在物质不丰富的时代,孩子们没有丰富的零食,糖塔就是他们可以炫耀的最大骄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买糖塔的少了,做糖塔的也更是寥寥无几。如今在霞浦,糖塔日渐式微,渐行渐远。

 

转:舌尖上的宁德(七)



    古田麦芽糖,“当、当、当……换糖罗,换糖罗,好吃的麦芽糖罗,旧凉鞋,旧塑料桶的换罗……”每次在院子里听到这熟悉的敲锣吆喝声就飞也似地从家里奔出,手里攥着平日里积攒的坏的旧凉鞋(塑料的)、牙膏皮或者是其他塑料制品,寻声跑去。舔一口,甜甜的,咬一口,酥酥的,含在嘴里,都化了,嘴边早已粘乎乎……吃了一块还要吃。这就是儿时对麦芽糖的回忆。

 

 古田麦芽糖

 

转:舌尖上的宁德(七)

   七层糕是走街窜巷流动地叫卖的,一辆二轮板车上搭着一块木板,木板上是一整块圆形的七层糕,用线等分成长条,然后切成小块出售。福安人吃七层糕喜趁热吃,故需将七层糕上覆上毛巾保温,外面再盖上塑料布防水,封个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当有人要买七层糕时,便掀开覆盖在七层糕外的毛巾和塑料布,也不秤斤论两,全凭手感,用刀切下一小块来。切下来的七层糕顶面呈菱形,底边和高都约为6厘米,每块只须1元钱,可谓物美价廉。

  细数七层糕的纵剖面,果然可以数出七层来,底下两层为红色,第三层白色,第四层红色,第五层白色,第六七层又是红色,最顶上的第七层洒有芝麻。红白相间的七层糕,不仅外形美观,口感也毫不逊色。咬上一口,软软的,粘粘的,香香的。由于七层糕是用米浆“炊”熟的,所以也不用担心吃多了会油腻发胖。

  

七层糕

 

转:舌尖上的宁德(七)



    赛岐红糖花卷,简单的面粉和红糖的结合,红糖被铁板的热度软化后,轻轻咬上一口,汁液慢慢溢出,甜甜的糖味,非常特别的吃法。

 

红糖花卷

 

转:舌尖上的宁德(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