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山主峰东南悬崖耸空,峭壁峥嵘,夏秋季节常有云雾缭绕,山高岭翠,自然景色优美。它与城南的云门山、劈山同为古城青州的天然屏障,被《齐乘》赞为“三山联翠,障城如画”。此为从驼山远眺云门山之景色。
登山始处,山前石壁上,明正德年间兵部尚书乔宇篆书“驼山”二字,至今赫然在目。
乔宇,字希大,山西乐平人,今山西昔阳县乐平镇,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加少保。
乔宇幼从师杨一清,明成化中期进士,复从师李东阳。授礼部主事弘治初,调文选,三迁至郎中,升太常少卿。
明武宗时期,乔宇历官光禄卿,南京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太保。遣祀中镇、西海。还朝,条陈军民困苦六事。宦官刘瑾败,多因党附刘瑾被弹劾,独乔宇无所染。
平宁王宸濠反,乔宇有守备功。帝巡南京,倡仪诸臣三请帝回北京,又伏阙请,使帝驾回。
明世宗即位,乔宇任吏部尚书。有人议论朝政得失,为使朝政一清,争“大礼”尤切。请罢张璁、桂萼,帝怒,切责。乞休归。
明穆宗即位,乔宇复官,赠少傅,谥庄简
著名的驼山摩崖石窟造像就在这里。石窟是古代一种就着山崖开凿成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和石刻等;而摩崖则是将文字、佛像直接刻在山崖上。
站在驼山拜佛台向东南望去,有一仰卧巨佛便展现在你面前,它体态安详,直鼻薄唇,神采飘逸,惟妙惟肖,达意传神,令人称奇道绝。青州巨佛由9座山头组成,长达2600米,是公元552年至576年间,在保持原山体形态的基础上,经人工雕凿而成,其雕凿痕迹至今清晰可见,堪称世界第一。从不同角度看,巨佛的双唇或开或合,仿佛在轻声言语。有趣的是,驼山石窟内的佛像都面对巨佛而造,像是在聆听它布道。巨佛更为神奇之处是,只有从驼山拜佛台这一位置才能看清巨佛的真实形象。
大概,我的尘缘未了,无缘一睹此景。
建设中的龙兴寺,据说,驼山下有龙脉。
著名的驼山石窟造像群有石窟5座,摩崖1处,大小造像638尊。最大的通高有7米,最小的尚不足10厘米。造形精美奇特,雕工流畅细腻。造像题材多为西方的三圣像,即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其次是千佛像、力士像、飞天像及较小的供养人像等。造像开凿于北周至中唐,雕刻技艺精湛,保存完好,是我国东部佛教造像中的精品,1988年1月3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前几年驼山佛之头像被盗,如今佛像用铁栅栏围拢起来,南北两边设门,并派人日夜看守,加大防护力度,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但多数佛像却是毁于文革年代。
清晨,门不开,里边有狗叫声,所以,石窟佛像也未看到。
驼山简介。
逐渐清晰的云门山轮廓。
在望云亭西南不远处有一摩崖题刻,由右至左读是“平易高处”是儒家思想,从左向右读是“处高易平”,是佛学义理。
不厌驼山路,千峰列翠屏,天连海树黑,日落岱云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