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考试质量分析会上的发言稿
(2011-04-10 08:24:29)
标签:
杂谈 |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晚上好!
今天是高三二模质量分析会,今天距高考还有60天整.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是本届高三的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在今天这个会议上,我代表高三英语组谈一下本次考试我校英语试卷中的得失. 这次考试我们文科英增幅从一模的第五上升为第三,理科英语从第三上升为第二名. 根据数据分析,我校与三厂中学以及冠今中学的差距是在一卷上,二卷差距不大,尤其是与冠今的差距仅0.12. 在一卷上,我们比冠今低了0.53分,比三厂低了2.15分.这应该说是我们这次考试中的得.
这次二模考试的单选题中比较全面地考查了高中英语语法现象,除了冠词、连词、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时态、短语辨析、情景英语等几个必考的考点外,本次考试还涉及两题倒装句,一个特殊句型。我校学生在冠词、倒装、非谓语动词以及单词或短语辨析上错误较多。尤其是单词或短语的辨析题,充分说明我们学生的考纲词汇记忆方面做得不够。单词的记忆我们一直在进行,但效率相当的低下。尤其是我们高三五班,一页50来个单词,背两节课默写还有一大半人没有过关。说句实话,现在我已默单词我就害怕,害怕看到那些只写了几个单词的讲义。就像俞敏洪说的,你英语说不好,痛苦的不是你。现在我们就是如此,学生单词默写不出,英语学不好,痛苦的是我们老师。
这次完形填空比较适中,我仔细对比了一下各校的答对率,我们学生做得较差的多数是理解题,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的理解才能推断出答案的题目上。尤其是后置设空题。这已是说明我们学生的词汇量不够多,遇到生词多了,当然影响理解;二是表明我们学生在解题技巧上还存在问题。完形填空很多空一开始是不能找到答案的,有的甚至到最后才能找到线索。所以,一遍做完后,一定要回头看第二遍。有的学生可能觉得时间不够,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第一遍应快速浏览全文,大体了解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了。速度取决于我们平时的限时训练的数量。
在阅读理解中,我们学生错的最多的是细节理解题,以及猜词题。选标题和推断题可能他们已经掌握了技巧,这次做的还不错。细节题的错误下次证明我们学生的词汇量不够。对于细节题确实也没有什么技巧可言,我们只能告诉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相关的段落,然后,与选项进行对比。但如果不理解文章的内容,这类题目就只能瞎撞了。而一张试卷的细节理解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比如这次15道题目,有8题是细节理解题,4道推断题,1个猜词题,1道作者意图题,1题选标题题目。所以,可以说我们学生目前迫切的需要增加词汇量。我们班有一半的学生估计一篇文章有一半单词不认识,一点都不夸张,因为他们根本都不愿意背。课代表告诉我说,你就是给他们两节课时间,他们也不背的。
任务型阅读使我们做的比较差的部分,及格的较少。我们全校的平均分才3.46分。这也许是因为时间的分配问题。很多学生喜欢把任务型阅读放在最后做,而剩下做任务型阅读的时间一般不会很多,尤其在最后几分钟内,他根本不会认真的带着表格去看文章,而只是盲目地瞎找一气,结果就是文章中直接给出的可能都没有写到。这当然跟一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关。所以,在考前我们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指导,告诉他们,即使最后五分钟了,静下心来,认真的做,你完全有可能做好一篇阅读理解,甚至任务型阅读。如果你乱了方寸,那最后五分钟只能在你的焦急中流失,而其实流失的不只是时间,而是分数。
作文的批改可以说是对我们比较有利。这次改的比较松。我们7个班最高的是三班18.21,就是我班上也有16.20,但其实,我们平时改的作文可以说多数是一篇到头找不到几个有用的句子。全都是中文式英语,甚至还有直接把一个个英语单词按照中文语句堆砌而成。所以,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不能盲目乐观,并且我们也要告诉学生这一点。不要以为自己的作文真的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下阶段的复习对策:
1.
针对个体存在较大差异, 最高分105分,最低分42分, 一个班级中也有偏差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关注的重心主要在中等偏上的学生.对于在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我们要采取“放养式”管理。上课好好听,课后,对于懂得题目, 有选择性地做;然后再布置一些可以提高阅读能力的练习让他们做.比如,他们手头都有一本<考前一个月>,这本书还有详解, 所以很适合他们做.同时,也培养他们自学和取舍材料的能力.对于学习英语比较困难的学生,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在他们身上要舍得花力气,狠抓词汇,通过听写,默写,翻译,造句,背诵优美句型等多种方法帮助他们掌握重点词汇的用法.
2.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语法复习,我们的突破口就是<英语周报>上的每个专题的50的选择题.在做之前,我们给学生印发该专题的表格系列的复习材料,每一个系列通过表格呈现给学生,并配有例句或例题.在讲评时,让学生对照表格系列的复习材料进行自主纠偏,对于错误率较高的进行重点讲评.
3.
在做完形填空时,先让学生整体理解,这一步很重要.在平时讲评时,要求学生运用“回填法”,将答案填到原文中,之后朗读文章,整体理解文章.出现问题,教师来解答. 做到有的放矢,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留下时间多练习和他们自我总结.让他们多读多记,强化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特别要注重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弄懂每个词的内涵和外延,确切的意义,和使用的场合,同时还应具备提炼文章主题思想和依据相关信息的推断能力.
4. 阅读要突破
我们的突破口是每堂课前的限时训练以及一周两到三次的40分钟阅读限时训练.每堂课前的限时训练材料是历年的高考真题.每周一到两次的限时训练目前用的是海中的限时训练,题目也比较适中.用完海中的限时训练,我打算自己编一些时事新闻材料,比如说VOA慢速英语、大耳朵英语、21世纪英语、CCTV-9的新闻材料。另外,上半学期我为别人编的一些科普文章的材料也可以当做限时训练。这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时事动态,另一方面也符合高考阅读文章有可能是新闻报道类的要求,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类文体的特点,告诉学生这类文章的选标题一定要看第一段。同时,划出个别单词让我们来记忆,增加词汇量。学生对这类文章也比较感兴趣。
5. 写作要多背默
每周写一篇文章,上交批改,讲评时,挑选一篇中等的文章让学生修改。作文书写差的同学要求重写,一直到满意为止。然后,要求学生背诵范文,并默写范文。后面我们还要让学生背诵高考必备句型40句。并掌握他们的用法。在距考试还有2个月的日子里,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都是有效的。
对于二轮复习的计划,我们已经进行了周密并详细的指定。当然在具体执行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调整。我们主要的方向就是模块复习和专题复习穿插进行,课前进行一篇高考真题限时训练,并配以详解;每周进行二至三次45分钟限时训练.每周一次综合练习.每周四次听力,其中三次集体听,一次自己播放.并且做到单词不离口,早读和部分晚读用于单词的记忆,并及时检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