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需要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阶段
(2009-02-24 13:56:03)
标签:
it |
分类: 互连 |
周末与一个朋友约在百盛后面的上岛聊天。以为同是互联网的同行,所以大家坐一起聊的最多的,也都是互联网。
在说及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时候,朋友说了这样一句话。“在互联网上赚到钱的就两种人:一是不懂互联网的人!二是跟懂互联网那个的人”然后一一举例:那些网上开店、做贸易的;那些做互联网营销的等等。然后又回数互联网行业的大佬们(算是懂互联网的人):马化腾不过是将互联网作为通讯工具;李彦宏:互联网最多是本生活大百科全书;马云:互联网就是一个营销平台……
我不用再多说,他的话已经一一被这些举例验证了。而所谓的门户网站,除了广告(窄告、精准广告、植入式广告……)却再也找不出更好的赚钱途径。记得两年前web2.0概念刚刚兴起的时候。就有人开始议论所谓2.0的出入。更有甚者提出了3.0的概念,但还是颠覆不了广告做收入的原本。如果赚钱的形势一成不变,变的仅仅是概念,那这样的变化究竟意义会有多大呢?
当时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3.0概念的文章,大体也是讲运营和盈利模式的,如果这么模式得不到创新,那么这样的创新就很难突破概念,实现本质的创新。《潜伏的第三代互联网》
第一,
第二,
第三,
我们先说第一:这个例子就是美国的bankrate。当然,现在特殊的经济形式决定了现在的情况不能跟以前与同日而语。但这个例子还是比较典型的。Bankrate是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其网站的核心内容是各行政区域银行利率的比较、计算工具的应用以及最新的与这些内容相关的资讯。其主营业务收入就是广告收入。单纯的广告收入却能创造上亿美元的市值。
我们继续说第二点,还以以上公司为例。两年前,该公司刚刚在北京建立的时候,我有幸认识了公司的两位重量级人物,按照当时的情况我完全可以放弃创业加盟这个公司,但因为当时考虑其盈利模式单一,核心业务在中国很难实现。所以还是犹豫了。第二次在该公司位于国贸的办公室了,有幸又认识了一位女强人,曾经赛迪的副总徐女士。再与她的谈话中,我就已经改变了自己最出的想法。让我明白,其实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时机。
所以从那以后,任何创新产品的推广,我都会考虑起产品推向市场的时机。把握时机就好比把握着产品的命运。有时候失败并不是因为技术不行,也不是因为没有创意,用户的需求是变化的,所以时机很重要,在用户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这就是最好的商业时机。
最后我们说第三点:成本控制:该公司全球三家公司分别在美国、加拿大、中国。然而让人大跌眼睛的是,这样一家能创造上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全球员工不到200人!虽然这样的数字让人惊奇,但却解答另一个答案,就是为什么单纯靠广告,却能够实现高额的盈利。答案就是——成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