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语文阅读题得分低的原因是什么?

(2014-02-25 16:25:37)
标签:

教育

分类: 就要这样教语文

    首先这里要撇开阅读题本身不当的问题,比如选择的文章难度太大,远远超出一般学生的生活以及思想水平的实际;比如答案是二百五设定的,毫无道理,经不起推敲。还要排除学生前阅读基本能力不到位的问题。比如,最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薄弱,连朗读都不顺畅,丢字(信息遗漏)太多,添字、篡改(文章成了摆设,自己的预想倒喧宾夺主了)太多,字词障碍(读通文章都成问题,别说读透了)多多;比如语感能力差,读不出节奏感,好好的文章给人家读“破”喽;比如,社会认知度不足,生活常识、经验等缺乏,他都不知道什么叫“理”,何以“按理”“用理”去“解”?


     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一篇文章本是有文气贯通、活生生、成体系的“物件”,就像个公园,区划规整,讲究布局,匠心独具。而你非得一头闯进去,东摸西逛,南碰北撞,注定是“糊涂走一回”,迷迷瞪瞪就出来了。别人还问你“去猴山的路线图”,你能摸出来就不错了,还谈什么做个明白向导啊!

    其实文章就像公园一样,有路标,有指示牌,起承转合的标志俱在,可惜我们不知道去找它们。或者不具备发现它们的能力。


    2.一个人哭了,若问你,他为什么哭,十有八九你说不对。为啥?因为你跟人家根本就不熟,咋知道他是因伤心还是激动还是病痛还是什么原因哭的呢。

    要想做对文章之后的题目,必须先对文章有一番深入地了解,只有熟知它,你才有可能正确地回答关于它的问题。而好多学生很是“潇洒”,大略看一遍文章,便下笔做题,结果驴唇不对马嘴是可想而知的。


     3.好多时候,我感觉语文也有理科的特点,需要理性思维,需要推理。就像阅读题的答案,它不是信口开河的产物,而是经过缜密思考、精心组织语言得来的。

而好多学生面对问题,稍作思考,便信笔由心、自说自话地给了“答案”。“此答案”能与标准答案出入不大吗?

    我认为,高效的阅读题教学(阅读教学是否也应该重视它?),教师应该多思考“答案何以成为答案”,只有清楚答案之源,才可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再有,教师还需明白学生“不恰当答案是何以出笼的”,只有清楚了“错答案”之源,才可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当然,教师明白了以上两个方面情况,不等于万事大吉。更为重要的一步,或曰更见教师功力的一步在于——你如何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抛开“错误答案”,向着“标准答案”进军?

    阅读题教学中,我颇感酣畅淋漓的课,学生感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大呼过瘾的课,就是作为教师的“我”引领比较到位的课。


    4.阅读题考查的是精读的能力,只是泛泛读书的学生,对之束手无策也不奇怪。虽两者同有“读”字,但取向大不同。

    喜欢读书,泛读书多的学生,肯定要占些优势。不过,需要精读功夫的习练。

                                       李老师

                                2014年2月25日16:27:5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