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与学整合设计
(2012-09-08 18:12: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26.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
【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3.理解和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揭示思想性格的写作方法。(个性化的语言)
4
【重点】1.了解三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典型意义,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和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揭示思想性格的写作方法。(个性化的语言)
【难点】了解三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典型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享受学习乐趣
字词积累 |
语
音 |
词 |
|
|
|
鲁迅先生 的资料 |
|
|
阅读课文时发现的问题 |
|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擦出智慧火花
学 |
组织策略 |
一、诗词诵读
自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2.品一品:赏析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温馨提示:可从词语运用、表现手法、思想内容等不同的角度) |
一、诗词积累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全诗内容。
1. 2.同桌合作赏析,然后找3—5名同学回答,教师评价、鼓励。 |
二、
进入学习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助国人呐喊,为民族彷徨;他更是伟大的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民族文化的高山,巍然屹立;是民族历史的长河,永远奔流。他就是中华民族的精魂—— 1.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1)敷衍(
(4)侍候( 2.用恰当的词语替换句中划线的部分。
(1)“先生,我这样是应付,勉强维持不下去的。
(2)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事先看清事物发展的能力。
( 3.填空: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本文选自
《 四、感知课文
速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2.本文主要叙述了哪两件事情? 3.本文写了几个典型人物?其中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是谁? 五、人物探究 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是描写,本文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思想性格? 【温馨提示】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六、角色朗读 七、主题探究。 1.聪明人、傻子和奴才各自代表了社会上的哪一类的人呢?作者对这三类人各持什么态度呢? 2.本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除了这三个人具有象征意义外,还有什么事物具有象征意义?是怎样的象征意义? 3.你认为作者通过写此文,最终的目的是想表达自己的何种思想? 八、拓展链接 九、课堂小结 这一节你学到了哪些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 十、课堂质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 十一、强化记忆 1.背诵鲁迅的《自嘲》。 2.记诵关于作者的文学常识。 3.记忆重点字词。 十二、巩固练习 |
二、 导入新课, 出示作者头像,学生观察头像识别人物。引入新课。 学生板书标题、作者,并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教师补充总结。 三、检查预习 教师出示投影片。 1.找6名C类生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完成。 2.学生抢答并到前边板演。 3.学生抢答。 四、感知课文 教师出示投影片,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完后同桌为一组,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五、人物探究 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勾画出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语句、注明描写方法,概括人物性格。之后前后桌为一组,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六、角色朗读 学生分组试读 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 七、主题探究 按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 八、拓展链接 小组讨论,组长总结发言,教师评价。 九、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十、课堂质疑 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十一、强化记忆 展开背诵比赛,教师适时检查,评价鼓励。 十二、巩固练习 发送测试卷,学生课下完成。 |
巩固练习,体验成功喜悦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尚且(qiě) B.穹窿(lóng) C.耍钱(shuǎ) D.混账(hùn) 2.解释语境中加点的词语。 (1)“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2)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 3.下列句子中刻画人物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我想,你总会好起来的……” C.“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4.下列句子没有表现奴才本性的一项是( A.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转。 B.“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C.“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D.“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能力提升 阅读课文1—8自然段,回答问题。 5.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为什么说他“只要这样”,他又为什么“只能这样”? 7.聪明人是如何对待奴才诉苦的? 8.第二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你认为文中的“奴才”该怎样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做命运的奴仆
她以前也做过女仆,遇到过各种尖酸刻薄的主人。但库马尔似乎比以前那些雇主和蔼很多。还允许她的孩子读书写字。有一次,库马尔发现,她在打扫书柜的时候看着一本孟加拉语书发愣。于是库马尔问她:“你会读书吗?要看这本书吗?”她回答说自己什么都不懂,但库马尔还是把书塞到了她手上,那本书名叫《我的孟加拉少女时代》。书里主人翁的故事与她的遭遇那么相似,就好像在描述她的生活。很快,她又看完了书架上的另外几本小说。
好心的主人发现,这个女仆还对文学感兴趣。于是,他给了一个练习本和一支笔,让她随便写点什么东西。她莫名地恐惧,也非常迷wǎng,她不知该写些什么,而且她有十几年没有写过字了。主人说,为什么不写你自己的故事呢。就这样,她开始拿起了笔。 10.根据拼音写汉字。
迷wǎng( 11.“就这样,她开始拿起了笔”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2.“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1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她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14.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才交代出人物的姓名,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5.仔细阅读结尾一段,说说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