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级上册——《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与学整合设计

(2012-09-08 18:12: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设计

26.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2.了解三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典型意义,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和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揭示思想性格的写作方法。(个性化的语言) 
4
.培养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努力做到张扬真、善、美,鄙弃假、恶、丑。

重点1.了解三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典型意义,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和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揭示思想性格的写作方法。(个性化的语言) 

难点】了解三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典型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

 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查找鲁迅先生的资料,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课前预习,享受学习乐趣

字词积累

 

 

 

 

 

 

 

鲁迅先生

的资料

 

 

 

 

阅读课文时发现的问题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擦出智慧火花

       

组织策略

一、诗词诵读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1.读一读:大声朗诵全诗,感受诗歌的内容。

2.品一品:赏析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温馨提示:可从词语运用、表现手法、思想内容等不同的角度)

 

一、诗词积累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全诗内容。

 

1.  学生齐读。

2.同桌合作赏析,然后找35名同学回答,教师评价、鼓励。

 

二、 进入学习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助国人呐喊,为民族彷徨;他更是伟大的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民族文化的高山,巍然屹立;是民族历史的长河,永远奔流。他就是中华民族的精魂——      
三、大显身手

1.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1)敷          2)猪         3银耳(      

4候(          5 气(        6帐(    

2.用恰当的词语替换句中划线的部分。

1)“先生,我这样是应付,勉强维持不下去的。             

2)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事先看清事物发展的能力  

       

3.填空: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本文选自           作者是         原名        我国现代著名的      家、     家、       家。我们学过的鲁迅的作品有散文《                    》、小说《         》、

         》等。本文是一篇类似于小说的      

四、感知课文

速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2.本文主要叙述了哪两件事情?

3.本文写了几个典型人物?其中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是谁?

 

五、人物探究

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是描写,本文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思想性格?

【温馨提示】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六、角色朗读

    1.角色分配:

    一人扮演聪明人,一人扮演傻子,一人扮演奴才,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要求尽量渎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

七、主题探究。

1.聪明人、傻子和奴才各自代表了社会上的哪一类的人呢?作者对这三类人各持什么态度呢?

2本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除了这三个人具有象征意义外,还有什么事物具有象征意义?是怎样的象征意义?

3.你认为作者通过写此文,最终的目的是想表达自己的何种思想?

八、拓展链接

 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着课文中的那种“傻子”和“聪明人”?你怎样看待他们?

九、课堂小结

这一节你学到了哪些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

十、课堂质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

十一、强化记忆

1.背诵鲁迅的《自嘲》。

2.记诵关于作者的文学常识。

3.记忆重点字词。

十二巩固练习

                      

二、 导入新课,

出示作者头像,学生观察头像识别人物。引入新课。

学生板书标题、作者,并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教师补充总结。

三、检查预习

教师出示投影片。

1.找6C类生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完成。

 

2.学生抢答并到前边板演。

 

 

3.学生抢答。

 

 

 

 

四、感知课文

教师出示投影片,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完后同桌为一组,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五、人物探究

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勾画出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语句、注明描写方法,概括人物性格。之后前后桌为一组,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六、角色朗读

学生分组试读

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

七、主题探究

按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

 

 

八、拓展链接

小组讨论,组长总结发言,教师评价。

九、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十、课堂质疑

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十一、强化记忆

展开背诵比赛,教师适时检查,评价鼓励。

十二巩固练习

发送测试卷,学生课下完成。

巩固练习,体验成功喜悦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尚qiě      候(sì         衍(fū

B.穹窿lóng     kē        银耳(wēi

C钱(shuǎ    然(cǎn        苦(yuān

D账(hùn     敬(gōng      问(wèi

2.解释语境中加点的词语。

1)“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2)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

3.下列句子中刻画人物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我想,你总会好起来的……”          B.傻子跟奴才到他的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C.“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D.“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

4.下列句子没有表现奴才本性的一项是(    

A.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转。

B.“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C.“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D.“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能力提升

阅读课文18自然段,回答问题。

5.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为什么说他“只要这样”,他又为什么“只能这样”?

 

7.聪明人是如何对待奴才诉苦的?

 

8.第二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你认为文中的“奴才”该怎样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做命运的奴仆

     她是一个印度女孩,1974年出生于查谟农村。她和身边无数的农村女性一样,生活充斥着暴力,凄惨悲凉。她和家人随着父亲工作的变换四处流浪,母亲在她7岁的时候离家,之后她缺吃少穿。不时挨父亲毒打。12岁她就被,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16岁的丈夫,遭受无情的虐待,13岁就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后来又生下了两个孩子。为了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好一点儿的前途,她不顾一切离家出走,带着3个孩子。在2000年来到教授库马尔家里当女仆。她把两个小孩带在身边,把最大的孩子送到别的人家当童工。

  她以前也做过女仆,遇到过各种尖酸刻薄的主人。但库马尔似乎比以前那些雇主和蔼很多。还允许她的孩子读书写字。有一次,库马尔发现,她在打扫书柜的时候看着一本孟加拉语书发愣。于是库马尔问她:“你会读书吗?要看这本书吗?”她回答说自己什么都不懂,但库马尔还是把书塞到了她手上,那本书名叫《我的孟加拉少女时代》。书里主人翁的故事与她的遭遇那么相似,就好像在描述她的生活。很快,她又看完了书架上的另外几本小说。

好心的主人发现,这个女仆还对文学感兴趣。于是,他给了一个练习本和一支笔,让她随便写点什么东西。她莫名地恐惧,也非常迷wǎng,她不知该写些什么,而且她有十几年没有写过字了。主人说,为什么不写你自己的故事呢。就这样,她开始拿起了笔。
   
每当夜深人静,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忙完了,她的孩子也睡着了,她就在仆人的房间里,拿出练习本和笔,一字一字艰难地写下自己的故事。开始,她写得很糟糕,甚至连拼写和语法也错误百出。但她未经修饰的故事却生动曲折,异常感人,使库马尔感到了巨大的震hàn力,于是他帮助她修改一些拼写和语法的错误,不断鼓励她坚持下去。
   
这样,她越写越得心应手,越写越充满自信。当她的书写到三分之一时,她已经yǎn然像一个成熟的作家了。两年后的2002年,库马尔将她完成的手稿《恒河的女儿》交给几位出版社的朋友,当年,她这本孟加拉语版本的自传小说就出版了。随后,英文译本《未达平凡的人生》出版,迅速被译介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充满泥土芳香的朴素文字和感人肺腑的罕见情节,深深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受到文学评论界和媒体的高度赞誉。她的名字叫贝碧·哈尔德,成为闻名印度文坛的“女仆作家”。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你身在何处,境况如何,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奋发,不做命运的奴仆,就会成为命运的主人,就能抒写新的人生,迎来成功与辉煌。

10.根据拼音写汉字。

wǎng         yǎn     )然      hàn     

11.“就这样,她开始拿起了笔”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2.“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1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她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14.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才交代出人物的姓名,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5.仔细阅读结尾一段,说说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