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有用的一本书——《默克诊疗手册》

(2013-07-27 01:17:34)
标签:

诊疗

医疗

默克诊疗手册

文化

分类: 老王读书

前言:

 

终于又做完一个苦逼的项目,回到了二龙山脚下,清修的生活走起。。。。。

顺便问下,登山杖这玩意怎么用?朋友送了一个,为啥咋用咋不顺手?感觉腿比不用还累。。

这个拖得时间真的是有点长了,起因还是春节前,一起拼车回去的时候。

t问王叔:“叔,你看过好多书吧?”

“不算多,看过一些吧”

“推荐个吧”

“你要啥类型的?”

“推荐个你认为最有用的。”

叔一时语塞,不是因为萌t的功利主义,而是因为实在不知道推荐啥。。。。如果他是教徒,那倒好办,直接说圣经就好,可惜他不是。。那么什么书才算是最有用的呢?

直到后来的一天,老妈mail过来一个链接,叫我帮她买书,我一看著名的《默克诊疗手册》,居然已经出到18版了。。。

于是终于有了给萌t的一个交代,最有用的书,就是这个了。。。

 

为啥推荐这本书?

 

1,救命

 

能救命的书就是最有用的书。。。

而且,能让一个临床40年的医学教授还要一版一版入手的书,一定不会是一本没用的书。

你想想,就算你满腹经纶,志存高远,诗胜李白,貌赛潘安。。。但是死了,就是一堆肉。。而且,现在的医疗秩序不能说很好,尤其是在34线城市。。。农村就更不好说了。了解一点医学知识几乎是必修课。

而且,父母年纪已经大了,身体越来越差,病自然就找来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些知识,能够做到早发现,早送医院检查,早正规治疗,就有可能挽救生命,至少也不至于治个病就倾家荡产。。。

 

2,看得懂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临床医生看的专业书一定是满口技术术语外加别扭的句式,外加通篇的注解。。。。

但幸运的是这本书没有那么难懂,基本上过高中的差不多都可以通读,而且绝大多数技术术语读过之后都会了解,基本可以达到与医生对话无压力,听专业非细分临床医学报告无压力,大体理解翻译过的《柳叶刀》文章无压力(想读原文请自学专业外语)。

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无压力,还有本书还有完全面向普通人的“家庭版”,整个结构简直就是给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人准备的,且看目录:

 

基础

解剖学

细胞

组织和器官

器官系统

。。。。。

 

刚才还说需要高中生物作为基础。。看家庭版的话,真心不用了。。从细胞开始讲起呀。。

##至于想去医科大泡妹子的,可以考虑仔细阅读,背诵,并且通读后面的扩展书目,然后。。。帅帅的说:“内科学这么简单的你都能挂,我帮你辅导吧。”想想妹子那崇拜的眼神。KFC是不是就在不远的前方了?##

 

#内部分为玩笑切勿当真!请记住:屌丝就算当上教授,也还是屌丝。。)

 

3,实操性强

 

先说一故事,据说在我们东方的某岛国上有个哥们,来我国旅游一趟,做个一套假证,回去以后就靠这套假证当上了某医院大夫,然后行医10年终于在一次医院的人事检查中被发现。。令人称奇的是这个假大夫行医十年,救人无数,居然没有一个患者投诉。后来在搜查中赫然在其书桌中发现数本常用书,其中就有《默克诊疗手册》。

以上是一个旅日的朋友听他的大夫所说,可信度60%吧。。。

这书的实操行怎么能说不强?

 

4,权威且准确

 

记得问老妈,“您都行医这么多年了,也常有不按《临床诊疗指南》出牌治好病的时候,为啥还要看这个?”

老妈回答:“我虽然看病无数,但依然有很多非我专业的病症和疾病还不了解”

足见此书之全面,准确,以及权威。

此书诞生于100多年前的美国,当时就是医生必备,经过这么多代医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一直更新至今。已经是第18版了。。。

 当然要论权威性,肯定不及《哈里森内科学》《实用内科学》《临床诊疗指南》《临床用药指南》这些,但贵在是一本我们看得懂的权威医书。

再说,比起《xx养生》《xx医生》《xx偏方》《xx国医》要权威准确多了吧?

 

版本问题

 

这书有好多版本,一般来说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新一版的家庭版是首推。基本就比普通版少了一些专业的检查,比如听心脏杂音或检查组织标本等等,还有一些药物的详细使用说明。但基本的医疗知识还是比较全面的。

近些年来也出了一些其他细分版本,比如老年版等等,视需求而定吧。。。

 

阅读环境

 

本书算得上是比较难读的,且比较长的书,所以一般来说还是要正襟危坐的。不过也可以考虑当作字典一样的工具书,在需要的时候查询。

 

扩展阅读

 

《哈里森内科学》这个相对要专业的多,也有手册版,也算是医生的手边工具书,不过易读性明显高于默克

《实用内科学》不多说了,国内大概所有内科医生都会读的一本书,而且几乎每家医院的图书室也都会有。这本书的权威程度使其可以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参考标准。对应的自然还有《实用外科学》。。

《临床诊疗指南》《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这是完完全全的标准,条例,如果医生违背以上两者,构成患者不利的结果,绝对是可以拿去医疗事故鉴定的,所以此书,不但医生必备,打医疗事故官司的律师也必备。不过基本就是条例的样子,丝毫没有可读性。。而且说实话,毕竟一本条例不能囊括所有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要冒着违背以上两者的风险给患者用药。。。

医生不好当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