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2024.5.6发布诗歌《金沙江》,谢谢专家点评。
(2024-05-07 08:26:12)分类: 发表的文章 |
金沙江
杨发勋
为什么取猛虎下山之势
问问唐古拉山上的雪
问问一泻千里的落差,问问虎跳峡
便会知道它有多野。乌东德
踩了它一脚刹车,白鹤滩也跟着
踩一脚,溪洛渡和向家坝各又补一脚
由此,它凶猛的部分从了
操控者指令,去工厂转动齿轮、机床
并用内生的光亮
照耀人间,而它温顺的部分
继续走着未尽之路
我从它末端的视角看去,岸边那个小孩
用竹条在抽打它。他小小年龄
尚不懂得驯服这个词
也还未见识过一条江真正咆哮的样子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2024.5.6
这首诗一开始写金沙江的猛和野。最初的雪水从唐古拉的皑皑群峰上消融,滴落,带着世界屋脊的冷冽元气,随后不断汇聚,奔突,蜿蜒向前探寻出路。它跳落悬崖,冲出峡谷,浩浩荡荡冲决而去,已有了风雷之气和猛虎下山之势。它一泻千里,准备大显身手,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这些关隘、水电站,却踩了刹车,套了枷锁,“它凶猛的部分/从了操控者指令”。这多像人生的经历,小时候怀着梦想,经历等待和磨练,终于长成青年,走向社会——接受更深重的磨难。社会是一张绵绵无形但尖锐有力的大网,年轻人的棱角在其中接受全方位的磕碰和研磨,每一个环节都带着痛楚,这是生命必须经过的历程。然而我们不能对抗,更不可能逃离,只有反向用力,向内调适自己。中年人藏起了狮子威猛的一面,向负重的骆驼学习,忍受干渴与苦闷,像江河之水,在水电站、发电机中遭受分割、控制,生发“内生的光”,并用这光“照耀人间”。金沙江变成长江,青年变成忍耐的中年,有无奈,有忧伤,但没有失去自我,只是隐藏了“虎性”。诗的结尾,大江末端出现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孩,用竹条抽打江水,这一视角跳出来,显得五味杂陈——这个小孩将来定会经历人生的变化,要么脱颖而出,要么泯然众人,拓展了诗的空间。
中国诗歌网特邀点评:程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