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入松的倒掉
(2011-07-27 21:32:18)
标签:
风入松季风光合作用当当卓越amazonipad申通杂谈 |
单位附近开了两家快递公司。一家新开的是申通,就在国图院儿里,每天中午去食堂都见几辆中等大小的厢式货车和一些“箱式”三轮车在门口来往。另一家开在通向西三环的胡同里,门脸很小,三轮车很简陋,但是业务似乎也很繁忙,每天早晨都见不少快递员在门口分拣大包小裹,有时我会琢磨:不知我订的书,别人发来的杂志,会不会先到这里,被他们扔来抛去几回?
过去也没少接触快递,从当当、卓越买的书、盘,从麦考林买的衣服、柜子,从携程买的机票,从京东买的手机,从淘宝买的杂七杂八,从同行那里交换来的杂志……都是快递给送上门来。但我还从未把它当成一个产业来看。现在门口有了快递公司,我突然意识到,快递,应该是这些年发展最迅猛、解决就业问题最多的行业之一吧?
虽然我不在业内,不了解具体数字,但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就是快递员,猜也猜得出来。
相比而言,曾经很熟悉的邮局现在就生疏得紧了。这几年也就打过两次交道,其中一次是这样的:在当当买了几本书,因为已经用卡付了款,在选送货方式时,我突发奇想——这次干脆走邮递吧,省得明天守在办公室里等快递了,万一开会不在办公室,或正好是午饭时间送到,也麻烦……就这样选了邮递。结果下单之后,三五天过去,一个星期过去,书还是不见踪影。怕书寄丢了,打电话去问,客服告诉我已经发出去了,邮局走得慢,应该还在路上,至于在哪儿,说不准,也没法像快递一样去追踪。哎哟,在路上!都在北京啊,您爬也该爬到了吧?十天以后,终于爬来了,还不是书,是一张单子,让我拿着单子、拿着证件到某某邮局去取,超期不取的话,邮局还要收保管费。奶奶的,一念之差呀,自找了这么多麻烦!
从此对邮局敬而远之。
还有点怒其不争。几十年下来,邮局的投递网络建得多么完备啊,什么犄角旮旯都能投到!如果在“快递”这种业务刚刚兴起的时候,邮局能抓住机会,把它纳入自己的经营范围,甚至不需要更快的速度、更低的价格、更周到的取送服务,只需做得和快递一样,恐怕就无人能与之争锋了吧?但是他们放不下邮老大的身段,他们瞧不上这貌似低端的服务,所以他们傲慢地保持着原有的步伐和姿态,坐视一天一天门前冷落鞍马稀。
可能因为同是所谓“体制内”单位吧,未免有点兔死狐悲之感。但其实,真的没必要闲吃萝卜淡操心,替邮局惋惜。
真正让我辈沮丧的是书店的倒闭风潮:北京的风入松停业了,上海的季风又有门店关掉了,杭州的光合作用倒闭了,美国的Borders要关掉399家店面,Barnes&Noble的股票迅速贬值,英国的Waterstone’s一年利润下滑70%……传统书店,正寰球同此寒凉。
某个书店消失了,似乎某个城市某个角落的气息都会有微妙的变化。就好像,原本有一个老朋友在某个地方等你,虽然你也不常去拜访,但你知道,他在那里。突然有一天,他离开了,你再也不可能见到他。一想起来,怅然若失。
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吧?就像有了手机之后,没人再去排队发电报;就像有了汽车以后,马车只能在个别地方作为旅游项目存在。有了当当、卓越、Amazon,有了eReader、iPad,书店的日子自然不好过了。
但好在,仍然有人看书,买书。
好在有落,就有起,有奄奄一息,就有欣欣向荣。
只要你想读,书多得你八辈子也读不完。只要你的内容有趣有价值,条条大路,总有一条让它走到读者眼前。
其实不必悲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