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红楼梦》,忘形……
(2011-02-19 21:13:35)
标签:
红楼梦杨宪益外文社戴邦敦人民文学出版社刘旦宅三联生活周刊杂谈 |
昨天被临时提溜到局里开了一天会。会是8点半开始的,9点40才通知我去顶数。迟到了一个多小时,众目睽睽之下臊眉搭眼地找到位置牌儿坐下,好不郁闷。
但散会后,拿到一套精装本英文版《红楼梦》!
还是大约一年半前,因局里C主任找我帮忙做事,我在临时办公的地方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外文社英文版《红楼梦》。看我垂涎三尺的样子,C说:“没问题,我给你弄一套!”说完,各忙各的,就把这事丢开手了。去年年底去局里参加一个活动,又见到C,提起来,俩人都有点不好意思:我是因为隔了一年多还追着人家要书,他呢,大概是因为made a promise but didn’t keep it吧。前天又去局里开会,C从我面前过,说:“哎哟,一见到你我就想起《红楼梦》来了!”会后他就来短信告诉我昨天去拿。
中午休会时如约前去,见到的是小小的一套函装的四本,我疑惑道:“是全本吗?这么少?”负责交接的小L说:“这是口袋本,下午来拿更好的。”我问:“两个版本都要,行不?”他说没问题。可下午去了,只见到精装本。原来书送来时小L不在,送书人就自作主张把口袋版给拿回去了!
大概是我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了,小L说:“我再给你要回来,你过几天来拿吧。”我狂喜,大谢,告辞。
和我一起去的同事看我手里拿着两个笔记本、一摞会议材料,又抱着书,说:“我帮你拿着吧。”我略有迟疑,他就明白了,把其他东西接了过去,说,“《红楼梦》你自己抱着吧。今天开会,你收获比较大。”
他大概不会笑话我眉飞色舞的张狂样儿吧?因为我们俩一路讨论,对于《红楼梦》,我发现他也是一样地喜爱,推崇。我说:“老说‘四大名著’,其实其它几个怎么能和《红楼梦》相提并论?应该是‘《红楼梦》加三大名著’才对!”他笑着表示赞同——呵呵难得啊,我没想到一位男士会认同这个观点!而且作为学外语的人,他对杨宪益翻译《红楼梦》的勇气,也大为赞叹。我们都很好奇,书中的故事、人物、对话、场景……都好办,可是语言本身的精妙会不会因为翻译而大大折损呢?那些诗词曲赋的韵味他能译出来吗?那些谐音、双关,那些偈语、酒令,他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晚上到家,小心翼翼一本一本拆掉塑封,翻开,先看了看插图,哦,是戴邦敦的,虽然看起来不像人民文学刘旦宅版人物那么清逸,但也是上品,比前一段《三联生活周刊》“六个女儿的类型分析”那篇文章里生硬粗糙的插图强之百倍,与恶浊不堪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相比,更是霄壤之别。
迫不及待地等老公回来,献宝似的,捧到他面前:“当﹏当﹏当﹋当﹋﹋你看这是什么?!”
咳,其实不一定看得懂,但是只要能拿在手里,抱在怀里,收在家里,就心满意足了!给C发短信:“五体投地拜谢!”他回道:“小事一桩。”噫嘻,对他只是小事一桩,而我,得意,忘形……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