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iddle/448eeef7t93093444e86e&690
就是这辆金杯,车号京Y·17591。
国庆长假期间我们一家到门头沟的灵山去玩,10月5号下午5点多从灵山返回北京,正好跟在这辆车后面。
灵山风景不错,但真正让我们赞叹不已的还是路上的风光——车行,景移,山间秋色满眼,是那么浓重,洁净,美丽……
突然,从前车右侧车窗飘下一个东西,花花绿绿的,大概是什么零食的袋子。
我愤愤掏出相机对着它拍了张照片,心想:“什么素质!”
有时候听人批评国人素质,我还会替自己的同胞开脱——素质的提高有个过程,不能指望一夕之间大家都变“四有新人”;而且人的素质会受环境影响,如果环境本身就脏乱差,人在其中,难免会随地吐个痰随手扔个废弃物啥的,如果周围环境很好,人也会自然而然感觉有约束,不会随意去破坏它了……
但是慢着,这里环境不好吗?前面车上的人怎么忍心就这样破坏它?
而且这里不比城里的公园,可以由清洁工随时打扫。路修到这里,翻山越岭,已经很不容易;山路艰险,到处是“几”字弯,车上来都很费劲,又怎么可能让人天天守在路边清扫?
所以,在这里沿途乱扔废弃物,不单单是素质问题,简直就是罪孽呀!
正琢磨着,眼前白影一闪,从金杯左侧车窗又飘出个塑料袋。
天色越来越暗,等到它第三次“遗洒”时,已经看不清是什么东西了。
遗憾的是,车走得快,俺又不是专业摄影记者,手慢,所以几次拿起相机,都只拍到了车屁股,没拍到它遗洒下来的东西。
这些照片显然是没法作为“呈堂证供”了。把它们贴在这里,也不能指望京Y·17591的车主正好看到,受到一点良心的谴责,从此不再随手乱扔废弃物了。但我听说有这么个理论:一个人认识六个人,那六个人再各自认识六个人……如此延展开去,最终你一个人能够“认识”全世界多一半人。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是不是也有可能,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京Y·17591的车主能够听到些消息,受点触动,有点改变?
果能如此,善莫大焉。
http://s4/middle/448eeef7t930934a07de3&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