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给公公婆婆做六十大寿,说是照老规矩要写一篇祝辞,到时由长子或长孙朗诵出来。写祝辞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于是落到了我的头上……又一次!上次给上面领导代写祝辞,已经让我绞尽了脑汁,还不知结果如何——这个实实在在不是俺的长项。
真不知道怎么写啊!
领导曾经教诲: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之。小叔子的电脑也坏了,上不了网,我只好用手机google之。
嘿嘿,挺好使,一下子出来篇郑板桥的六十岁自寿联:
常如做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把自愧弗如、五体投地、高山仰止什么的都用上,也形容不了我当时的感觉。噫,人家都写成这样了,俺们还有什么可写的呀?
求求兄弟姐妹们,别让俺写了行不?咱就把郑板桥的大作读读行不?他们都说,不行!
只好拽几句俗的:“您们给了我们生命,您们抚育我们长大。树木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养育,儿女的成长归功于父母的辛劳。在二老六十大寿之际,让我们深情地说一声:谢谢!”
blahblahblah……
三五句之后,便山穷水尽!为了填补纸上大片的空白,又把搜出来的那些句子改吧改吧凑了一首祝寿“诗”:
六十阳春岂等闲,几多辛苦化甘甜。
曾经学海横流渡,幸赖萱椿教诲严。
甲子初周喜万千,儿女祝福开琼筵。
从今但愿乐逍遥,当信人生二百年。
自己都觉得可笑——20年没发过“诗兴”了,这次过年倒一发发了两回!其实都算不上是诗,只不过拿些旧词儿老句儿凑数而已,就像新打的家具故意做旧,再怎么旧,它也不是文物,不值钱。但是,在过年、祝寿这样的“传统”场合,似乎传统的东西,哪怕是假古董呢,都显得更合时宜,更郑重其事。那,俺就姑且酸文假醋一回吧,只要老人高兴就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