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09-03日记(9月4日、5日两晚完成)

(2007-09-06 17:43:08)
标签:

生活记录

国航

英航

行李标准

安检

伦敦西斯罗

转机

出关

    “Everything is ok.”

    这是午夜时分Helen(的老公)将我送到宿舍,宿舍管理员make sure the key works之后说的。

    尽管已是午夜时分,将我领到宿舍之后,这个管理员还是尽责地带我看了wc and washroom以及kitchen的所在。

    宿舍里剩我一个人了。我小心翼翼地将大箱子从三条封箱带中解出来,打开一看,一切完好无损!虽然箱子被压得瘪瘪的了,但是所有怕压的东西都贴着箱子的四壁待着——茶叶筒没有一个坑,连方便面都没有挤碎。

    至此,也可以说我的行程everything is ok.

 

    北京时间9月3日早晨6点,起床,洗澡,吃饭,和老公一起送儿子上学。

    9点半,李师傅送我的车开到了楼下;10点半,按标准提前3小时赶到机场。

    首都机场国际出发的人群,从天桥上望下去实在和火车站差不多了。交申报单时我略作停留,工作人员就连声催我离开,因为后面“堵人”了。

    登机手续的队伍很长,老公在外面打了好几个电话,我总算才排到。不过地勤态度极好,给我办了行李直接到爱丁堡的手续(22.8公斤,刚刚低于英航23公斤的要求),又问我要靠窗还是靠过道的座位。本来想要靠窗的——可以靠着睡觉。但转念一想,还是要了靠过道的,为了进来出去方便一点……

    办完临走,我又问她我的手提行李会不会超标。称大箱子的时候已经请她看过一遍,现在请她再确认一下:“过安检的时候他们不会拦着不让我进去吧?”她站起来又看了看,说没问题。我这才又出了玻璃门,和老公老爸话别。

    不是我要这么啰嗦,实在是连着几天为行李的事大伤脑筋。关键是我要在伦敦转英航,但国航和英航的行李标准不接轨,而我只能参照最严的一个标准:托运行李,国航规定是30公斤,但英航只许托23公斤;手提行李,国航规定行李只能带5公斤,电脑包另算,但是在伦敦转机,英航倒是不限重,却规定只能带一件行李,别说电脑包,连随身的小腰包都不能另带。装了又装,称了又称,量了又量,怎么也不能把需要的东西用两件行李全部解决,特别是手提行李,小箱子自重就有3.6公斤,还能装什么呀?后来妈妈出了个主意,让我穿件摄影背心——那么多兜,能装好几公斤东西,又只算衣服,不算行李。而手提行李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小红箱子超标,就到了机场再捣腾到一个自重较轻的大黑包里。所以被告知箱子不超标(其实体积略超,重量就远远不止5公斤),我着实松了口气。

    一小时转眼就过。12点30,我在玻璃门前与老公、老爸拥抱告别,独自向国门外走去。

    安检过得愉快轻松。愉快,是因为收出境卡的大叔随口问了句我在哪里工作,我说人民画报,他立刻满脸笑容,告诉我他很喜欢看画报;轻松,是因为脱了摄影背心之后过安检门,连响都不带响的,就不用“体检”,直接过去了。

    北京时间13点20,伦敦时间6点20,CA937 Airbus A340-300将要起飞,航程8163公里。

    北京时间14点,伦敦时间7点,飞机正式加速,腾空。

    伦敦时间18点,飞机在伦敦平安落地。此时北京已经是9月4日凌晨1点——给老公发了短信报平安,立刻就收到回信。

 

    伦敦-爱丁堡的BD064要20点50才起飞,将近3个小时,却一点也不富余:

    从4号登机楼转到1号登机楼,跟着flight connection的标志,不知走了多少路,转了多少弯,中间还坐了好一阵巴士。真是不转机不知道西斯罗机场之大!

    过安检,看起来队伍不长,但每个人都要脱鞋、脱外套、把好不容易归置到手提行李里的电脑再拿出来单放在一个筐里(真不明白为什么英国人非要追求这几分钟形式上的“一件行李”,因为过完安检立刻又变成两三件),耗时颇久。好在人家没有追究我变成一件的行李厚度是否超过25公分。

    过完安检,我估计智商只剩下原来的一半都不到,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还要再办一次登机手续——于是又排队。这次的英国大叔态度又非常好,但是他的话我基本听不明白。比如他问我去那里,我说爱丁堡;他又问我一句,我就糊涂了,大叔只好自己回答,Scotland;然后又问我:“Window?”怎么突然说起Windows?看我一脸茫然的傻笑,大叔只好低头接着办手续。我突然明白了,他问的是我要靠窗还是靠过道的座位,但是也不用这么简洁吧?赶紧告诉他“I see”,但是大叔笑道:“呵呵,要过5分钟你才能明白我说什么。”不记得他是怎么说的,反正这句的意思我是真的明白了。变傻的结果,是英国大叔站起来,指着大厅另一边的牌子,极耐心地告诉我,务必要去“UK and Ireland”的牌子下办手续,要左转千万不要右转,要在同一层走千万不要上楼也不要下楼……千恩万谢呀!

    本来以为到了行程的终点爱丁堡才会过海关,但是转眼又在Border的桌子前排起了长队。虽然不是Custom,但是验证的小伙子和传说中的海关官员一样严肃,不苟言笑。在国内培训时大有进步的听力此时继续失灵,每个问题只有一两个词能听懂,好在都是关键词,比如where,why,how long,invitation,而我的回答也只需一两个词,Scotland,Stirling University,visiting scholar,4 months……过关!

 

    在登机门前,给Helen发短信,问她到了爱丁堡机场我们怎么相认,第一遍忘了署名,又发一遍,还是没有反应,就带着疑问上了飞机。直22点30下了飞机才收到回信:原来她的手机看不了中文。赶紧用英文报上姓名和地点,马上一个娇柔的声音打来电话:我身体不舒服,我老公去接你,因为高速公路封路,可能10分钟以后到,会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你的名字……

    就在我等行李的时候,看见一位男士举着我的名字走过来。呵呵,要不是这位苏先生提醒,我还不知道我的行李会在另一个行李厅的国际行李转盘上转出来呢。

    拉着行李出门,又被一位英国大叔盘问箱子里有没有水果,有没有中草药(这个词是苏先生翻译了我才知道的)。我说“没有,只有点绿茶”。他又问“Are you sure?”,我说“I'm sure”,就被放出来了。

    伦敦时间23点,再次给老公发短信报平安。

    9月4日零时26分,在宿舍向老公报告一切顺利,此时,他已经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