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体育 |
分类: 体育 |
“在中国,也只有君君,具备我的接班人的潜质”
【作为冰美人,陈露和李子君之间的传承和缘分远不止如此:2008年,在陈露退役之后10年,李子君曾赴美国洛杉矶师从李明珠,后者正是培养出陈露的著名教练。俩人都是长春人,都在同一片冰场滑行,陈露和李子君的父母,还都很熟悉。“单从技术上看,耿冰娃不如当年陈露的稳定性;张可欣没有陈露当年的表演力;李子君也没有陈露当年的力度。陈露那个时候五个三周的质量要比李子君好,但是现在李子君有两周半外点三,我想她在这一点的难度要比当年的陈露大。”李明珠曾如此评价留洋计划的三员大将。】
陈露:我可不是君君的大姐,而是她的小姨(哈哈)。这孩子训练比较刻苦,我一直都很关注她。她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在细节方面还需要继续雕琢,再有一个就是动作的稳定性上。但我敢说,她绝对是一个可塑之才。
记者:这次世锦赛期间,有和李子君沟通吗?
陈露:当然有啦。第一天以央视解说嘉宾来到上海,我就去冰场看了她训练。她看到我,就马上滑过来。我们聊了一下她现在的状态,她也跟我讲了她自己的感受,憧憬和期待。不过我们都明白,到了赛场可不能想得太多。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你都要自己去积极面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还太年轻,内心还不够强大,主场作战的强大对她有影响,内心还不够强大。我们还是需要多给她一些鼓励。
记者:李子君说你从小就是她的偶像。
陈露:君君是我从小看到大。她四五岁学滑冰的时候,我就有接触过,我们都是出自长春,都是在一块冰场滑出来的,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自家的孩子一样。包括他父母,我们都很熟悉。
陈露:当然有啦。第一天以央视解说嘉宾来到上海,我就去冰场看了她训练。她看到我,就马上滑过来。我们聊了一下她现在的状态,她也跟我讲了她自己的感受,憧憬和期待。不过我们都明白,到了赛场可不能想得太多。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你都要自己去积极面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还太年轻,内心还不够强大,主场作战的强大对她有影响,内心还不够强大。我们还是需要多给她一些鼓励。
记者:李子君说你从小就是她的偶像。
陈露:君君是我从小看到大。她四五岁学滑冰的时候,我就有接触过,我们都是出自长春,都是在一块冰场滑出来的,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自家的孩子一样。包括他父母,我们都很熟悉。
陈露:怎么说呢,时代不同了吧。我们完全是两个时代的运动员,包括规则都改变了很多,不能这样去比较。而且,我更希望的是她超越我,而不是成为下一个我。当然,从中国女单来说,作为我的接班人的话,可能只有君君自己,其他人跟君君还有有一定的距离。作为曾经的国家队运动员,我应该还是对小运动员起到榜样的作用,因为毕竟是前辈。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将很多经验去传授给小运动员,让他们避免走一些弯路,对他们起一些激励作用。
记者:如果拿她和金妍儿相比呢?
陈露:这种比较没有太多的意义。金妍儿的是很全面的,技术的能力,和表演的能力都非常成熟。她每个跳跃的质量都非常高,因此在技术分上就很占优势。而李子君呢,在技术上质量上还需要提高,还需要加强稳定性。另外,从表演的角度上,由于年龄上的差距,李子君不可能立刻就达到金妍儿那样的水平,毕竟这种差距不是单靠技术就可以弥补的,更需要一名选手经过足够的阅历和经历,才沉淀出一种内在的神髓。当然,她完全具备了世界一线选手的能力和素质,只是说以后还需要加班劲儿,在各方面都克服困难,去实现大家的心愿,和自己的梦想。
记者:您退役以后,中国女单一度出现了断档。对此你怎么看?
陈露:毕竟我不是在一线队伍里,所以很多情况我也不是特别清楚。我现在做的就是一些基层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对于断档的情况来说,我认为还是国内的选材存在很大的困难。本身没有那么多人去参加这项运动,势必会影响最终的成绩。好在申办冬奥会,对所有冬季项目都是机会。
记者:中国双人滑目前在艰难复兴,但女单自从您以后,一直没有再恢复,您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现在的女单竞争和您当年相比,哪些方面有提高?
陈露:其实我觉得不管双人项目还是单人项目,都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女子单人项目竞争更激烈,所以要求运动员的自身能力更强。因为我们看到,女子单人已经进入到三周半的时代。之前只有浅田真央可以做,而且她经常跳得不够,动作质量并不高。但现在你看夺冠的俄罗斯天才少女图克塔米舍娃,能轻松完成超高难度的阿克塞尔三周跳,而且跳得非常高。这一切都说明:女子单人滑已经进入到了另外一个高度。
记者:你怎么看待亚洲人从事这个项目?
记者:中国双人滑目前在艰难复兴,但女单自从您以后,一直没有再恢复,您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现在的女单竞争和您当年相比,哪些方面有提高?
陈露:其实我觉得不管双人项目还是单人项目,都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女子单人项目竞争更激烈,所以要求运动员的自身能力更强。因为我们看到,女子单人已经进入到三周半的时代。之前只有浅田真央可以做,而且她经常跳得不够,动作质量并不高。但现在你看夺冠的俄罗斯天才少女图克塔米舍娃,能轻松完成超高难度的阿克塞尔三周跳,而且跳得非常高。这一切都说明:女子单人滑已经进入到了另外一个高度。
【2003年,陈露来到深圳,开了一家花滑商业俱乐部,自己是冰上秀的演出策划人,还经营着一家“奥之星”的赛事组织。她目前正在全面转型】
记者:你先生是俄罗斯人,你本人对俄罗斯文化也很熟悉,如何看待俄罗斯女单选手的强势回归?
陈露:其实我们早期的很多训练,都是学习的俄罗斯体系。当然学得怎么样,也见仁见智。俄罗斯在花样滑冰的历史舞台上,有非常强的实力。教练都很强,选择面广,当然,最主要的是,这里冬季项目影响力要高于夏季项目。去年索契奥运会上,普京亲临现场,慰问每个俄罗斯选手。我记得那次比赛,15岁小将利普尼茨卡娅,音乐的名字叫《辛德勒的名单》,讲诉的是二战时期的故事,当时我们就在想她对这个音乐能理解吗,但是从音乐响起来那一刻她的表情、状态,真的让人激动不已。15岁的小孩。她一开场,她的一个眼神已经把你带入到主题里去了,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这个真的是要有一个深厚的底蕴,你才能够做的到,这与这个民族对这方面的文化,这种艺术的熏陶,这种素质的培养是很有关系的。
陈露:其实我们早期的很多训练,都是学习的俄罗斯体系。当然学得怎么样,也见仁见智。俄罗斯在花样滑冰的历史舞台上,有非常强的实力。教练都很强,选择面广,当然,最主要的是,这里冬季项目影响力要高于夏季项目。去年索契奥运会上,普京亲临现场,慰问每个俄罗斯选手。我记得那次比赛,15岁小将利普尼茨卡娅,音乐的名字叫《辛德勒的名单》,讲诉的是二战时期的故事,当时我们就在想她对这个音乐能理解吗,但是从音乐响起来那一刻她的表情、状态,真的让人激动不已。15岁的小孩。她一开场,她的一个眼神已经把你带入到主题里去了,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这个真的是要有一个深厚的底蕴,你才能够做的到,这与这个民族对这方面的文化,这种艺术的熏陶,这种素质的培养是很有关系的。
陈露:这次作为嘉宾,再次参与到央视的解说团队中来,我觉得非常开心。感受这次最大的不同,就是作为主转播机构,央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整个赛事的转播和信号里面。从播出细节,编排等等,都非常完美,全面,相信从观众的反馈来讲也是比较不错的。
后一篇:孙杨马布里是如何做到哥俩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