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泽涛:新花样男子

(2014-10-20 09:40:31)
标签:

体育

分类: 体育

宁泽涛:新花样男子
盗用宁泽涛微信图一张。他的标题为:谢谢大家的关心,我满血复活。此图发于黄山全国赛之后。

电视里,一贯淡定儒雅的央视游泳专项记者刘京京,用激动的语调宣称:亚洲纪录又破了。确实,从亚运会到黄山全国锦标赛,不过两周的时长,这其中夹杂着放假,庆功,厌食(他在亚运会后瘦了2公斤多),心态的微妙变化,竞争对手实力的减弱,但宁泽涛硬是在这个一个人的游泳池中,再次将100米自由泳的亚洲纪录刷新到47秒65。

我反对过于拔高,毕竟在他的成长路上,面临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但从这次的表现来说,他是一个内心相当强大的人。他的未来,面临着无限可能。很多圈内人告诉我:关注这个海军小伙子,他心中藏着一个巨大的宇宙。他有中国体育人较为稀缺的体育精神:遇强更强,敢于放手一搏。

明年,后年,我们继续关注他的成长。

本文首发于财新网体育专栏

 

    传说中的花样美男正端坐于前,面若冠玉,配着普罗米修斯般拥有八块腹肌的完美线条。他声音细密,消瘦得如同患胃病的周传雄,亲人病重,加之亚运会接力比赛中前所未有地在最后50米采用憋气式游法,让他看起来有些食欲不振。
  “我觉得自己长得挺成功,综合了爸妈的优点,尤其是下巴、颌骨和鼻子,和爸爸、爷爷一个样。”在黄山全国游泳锦标赛国家队下榻酒店,宁泽涛习惯性地将细长的手在短短的胡须中滑行,那里有反抗刀片后留下的痕迹。几颗不识时务的痘痘这几天正疯长,但也已经被刀片无情弹压,流下了斑斑血印。他继续说道:“但这只是副皮囊,人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素质和内涵。”
  用如此“知音体”来描述和勾画一个男性运动员,多少有些不恭,却是表达这个社交媒体新宠儿最恰当的方式。在10月份的黄山游泳全国赛上,宁泽涛的每次出场都会引起“包子粉”(他自称更喜欢“包子”这个绰号)的尖叫。粉丝们来自全国各地,由不同职业构成,多为女性。她们兴奋地复盘关于宁泽涛的一切,他的花色训练裤,他更换运动裤时性感的“人鱼线”,以及冲出水面后不经意间浮现的浅浅的笑意。已经有几个商家,已经跃跃欲试地准备找到他,希望让他代言。
    这种狂热与无序的场景,我只有在2004年前后的全国的羽毛球比赛中才可以看到。当时的对象是鲍春来,同为花一样的男子。
  如果让我枚举中国军团中真正意义上的花样美男,可能除了他们两人,也只有业已退役的田亮了。不过,田亮和他们相比,一则成功之路过于平淡,贵为王子的他缺少太多传奇性,二则跳水项目过于冷僻,缺少群众基础。而且在他火红的年代,社交媒体还没有如今如此互动和畅达。因此,我主要将着墨点停留在鲍春来和宁泽涛,通过盘点他们的轨迹,来管窥这个体育偶像消费的变迁。
      从成长来看,他们都出身贫寒,都从底层打拼到国家队乃至世界的大舞台。宁泽涛在队中睡在上铺,下铺的兄弟来来走走,只有他永远停留在最高处;而鲍春来,在接到从二队的地下宿舍搬到地上的一队的指令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们现代体育最集中的代表,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任何的艰涩,严酷,沉重,他们善良、感恩、拒绝绯闻,他们精力过人且都多才多艺。他们现代天明星偶像消费的典型代表,时尚,如果一定要他们的突然爆红找一个注脚,那就是他们在运动的路上,都面临着一个强大而不可战胜的参照物:鲍春来是林丹,宁泽涛则是孙杨。
      在面对逆境时,两人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一张小小的字条就可以证明——在特殊时期,运动员的字条和QQ等的签名一样,都是其励志的重要载体和管道。当年,鲍春来写下的是“新年拒绝第二”,目标抽象,且透着对命运的无奈和冷幽默。而宁泽涛写下的则是“我一定要破亚洲纪录”,目标具体,张力十足。
  态度决定命运。可能两人在写下励志字条的那一刻,他们的命运就已经出现了分野。在鲍春来因为找不到对手而拔剑四顾两茫茫的时候,他那个对手林丹已经将他研究了个遍,包括他的打法、落点,乃至关键时刻的细微动作。等到一次次第二的轮回之后,退役并在花样美男众多的娱乐圈打拼,也成为鲍春来当然的选择。宁泽涛呢?他如同一头饥饿的猎鹰,一次次寻觅着大的舞台。他敢于感受最严苛的部队纪律(包括平常上交手机,切断和外界的联系),忍受最严酷的训练环境和超极限的训练手段,到了赛场上,他则展现出不战斗到最后一刻不服输的强者风范和军旅DNA。在亚运会上,100米自由泳47秒70,使他成为首个在男子100米自由泳游进48秒的亚洲选手,排名今年世界第三。在4×100米混合泳和自由泳接力比赛中,他均是最后一棒,以惊人速度实现神奇逆转。而在两周之后的黄山,没有任何调整的他,又再次将1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刷新到47秒65。
    在完成第一个目标之后,宁泽涛也许会将第二个字条贴在宿舍里:“47秒50,世界冠军。”那是中国游泳人的终极梦想,就好比百米跑的“博尔特梦想”。
  “你有了实力,就一定要敢想,”当年1996年奥运会50米自和100米蝶泳第四获得者蒋丞稷曾跟我说,“当年,我们连想都是奢望。”
  要说一下,当年的蒋丞稷也具备花样美男的潜质。如今,他只能看着发福的身体,一声叹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