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刊于《风尚周刊》体育专栏,未删减
在对亚运会的明星上,我愿意将其分为两类:
一种是刘翔这种超级明星,举手投足间有一种设计的精致,表演性的张扬,在无形中将自己神化。这方面包括林丹,朴泰桓等。
另一种是何冲这样的平民偶像。虽然对他入选亚运会最后一棒火炬手,很多人归功于他广东人身份、李宁公司擦边球隐形公关及广州亚运会强调“水”的元素。但无口否认,他的平实,亲和,敢爱敢恨,确实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有点像邻家大男生。
我想起了和这个大男生认识的一些细节。
有次在跳水馆,一个教练用手指了指一个黑黑的小孩对我说:他,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熊倪。那是2004年,在国外一代代天才巨星的衬托下,中国男子跳板一直是作为悲情而存在的。天才少年谭良德奥运三连亚,熊倪2000年逆转萨乌丁,但前两届奥运会却无金而归,雅典奥运会冠军彭勃?他更是消失在了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名册中了。
这个叫何冲的广东男孩能行吗?看着我怀疑的表情,主管教练刘恒林点了点头,他的技术难度是最高的,也是最粗糙的。这一方面导致他获取比赛机会多,另一方面被他挥霍掉的更多。在中国跳水这个号称可以用显微镜雕琢动作的集体中,何冲的粗糙构成了一种另类的存在。而在和他的交往中,我注意到何冲很活泼。话很多,但听下来能落在纸间的少。在谈话前,他总喜欢加上“你们读书人”之类的前缀,搞得我只好正经危坐真像某个金领人士。
如下是我们某次采访的内容:
听启蒙教练钟权生说小时候谁欺负你了就跟人拼命。但一说不让你跳水就跪下来求他。
小时候很调皮,但当我意识到跳水可以养活家里的时候,我就发誓:我一定要闯出一定的名声。爸爸靠自己的工资来养活全家5口,我不想他那么辛苦。(何冲有一个弟弟和妹妹,父亲何平经常去外地打工装修工,全家挤在湛江一栋临时租来的房子里。)因此,无论训练受多少苦,或是被教练骂,我从没跟家里说过。我是长子,不能让爸妈弟妹担心。
有人说你以前在队里也没有真正的朋友?
是的,可能一门心思想着跳出成绩,改变家庭环境,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也很简单。队里没和自己好的,一个项目的又是竞争对手。
这种渴望证明的心理会不会让你有些粗,心理素质有些不好。
教练说我比较粗,而在比赛中则拼命想证明自己。我其实挺怕上国际赛事的板(笑),这可能与自己缺乏心理素质的训练有关。
周继红领队也就这个问题批评过你。
她说我主观臆断,别看你平时很自信,但面对压力时你选择的不是勇敢地迎上去,而是退缩!回宿舍后,我还专门查看了字典,并且上网了解主观臆断的词义。“主观臆断”的意思就是说表面上很自信,一旦面对压力就想退缩。我觉得出现困难后,我总是强装镇静,有时候会钻牛角尖,而不是与人交流。
那次谈话发生在2007年世锦赛后,那两年何冲到处走背字,一次次比赛都吊足人胃口,但他一次次让人失望。但此后,他仿佛换了一个人。他的训练热情高涨,稳定性已大为提高。有一阵,他真的觉得自己达到了田亮所说的那种“做动作就像走楼梯一样”的境界。他成了队里的台柱子,在重大活动中挥洒自如。在李宁的某次慈善晚会上,我甚至听到他用流利的英文深情并茂地朗诵了一段莎士比亚对白。在以往最为头疼的媒体,最为尴尬的竞争对手上,他也有了直线的突破。特别是和竞争对手秦凯,他们互相鼓励的励志故事在门户网页上不少。
他开始信心百倍,然后在板上纵身而起,换做一个个让人眩晕的动作。他看到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
他看到,2000年入选国家队的自己,有着鲁莽的自尊,因为拼命而练受伤,又因拒绝治病再次受伤。
他看见,因为训练不认真,自己在2002年被国家队退回,然后回到自家租住的房间外徘徊。
他看见,2008年奥运会,他在水立方领奖台上手握右胸,泪流满面。
他看见,在自己的帮助下,启蒙教练钟权生住上了敞亮的房子。
他看到,弟弟何平在国际大赛中崭露头角,妹妹也顺利地上了大学。
他看到,2010年亚运会开幕式,父母走进豪华的客厅,和亲戚朋友将大彩电锁定在中央五套。电视里,自己跑完最后一棒,然后和两个漂亮的小孩一起将鞭炮点燃。在梦想升空的刹那,他给妈妈发了一个短信,“看到了吗?我是亚运会最后一棒火炬手!”
在具有蒙太奇的动作中,我仿佛也看到,自己亚运会前去湛江的一个场景。
那是10月,亚运会前一个月,湛江市一家海鲜饭店,一堆人觥筹交错,“来来来,‘星爸!’把这杯酒干掉。”
星爸指的是何冲的爸爸何平,老头显然有些不胜酒力(想必那时已经知道了儿子是最后点火手,但又不敢泄露。)但他仍然努力用卷舌的爆破音宣布:我的宝贝儿子又习练了两个新动作——109C和207C,他必将一飞冲天。
众人一片欢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