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翔的“粗口门”

(2010-09-20 10:09:42)
标签:

体育

分类: 体育

本文刊于最新一期《财新网》体育专栏。

   学校生活大概是刘翔最不堪回首的。他真正系统而完备的学习生涯应该止于管弄新村小学四年级,此后,无论是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市第二体校、宜川中学等,都应该属于那种放养的状态。在这个半封闭的学习甬道中,小队员被欺负是家常便饭,混迹其间的老师也难免鱼龙混杂,否则刘翔不会发展到险些辍学那一步。

 

  本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应该被屏蔽,但或许是竞技状态下滑,或许是心情很烦,9月10日傍晚6点39分,结束一天训练的刘翔在手提电脑上写下:“在我的记忆中,没遇到过比较好的老师。最让人讨厌的就是硬拉着你补课赚点外快,而且补的东西和上课的差不多。”

  在这条日后引起广泛争议的微博中,刘翔最后加了句,“我靠!”

  刘翔的真性情一直得到公众欣赏。不论是第一次采访时他的挤眉弄眼,还是2004年奥运会后“亚洲有我”“谁说黄种人”之类励志格言,甚至在2009年大阪世锦赛夺冠后的一句“我靠”(一说是“我的”),每每让人有热血澎湃的感觉。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此后出现在公众场合的刘翔,一年只能在中央台讲上几句,或给相熟的上海记者发几个信息,他逐渐被神化、模式化。现在重新遇到刘翔的这条微博,让人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妨想象一下刘翔写这条微博时的情景:他放下了沉重的身段,仿佛回到了天真无邪的时代,想重新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显然,这对他竞技状态爬升很有好处。

  微博发出后,很多媒体围绕公众人物的道德素质,以及挑战尊师重教底线等进行评述,有人甚至将其与2008年林丹殴打教练吉新鹏的行为联系起来。这些联想未免小题大做,因为这只是一个缺乏缜密考虑、随性流露的微博而已,JUST SO SO!

  但对于微博背后所传递出对基层体校的认知,却让人心怀警惕。因为选择在教师节这个敏感时候发言,刘翔脑子里一闪而过的,必定是那些自己接触过的老师群像。

  这个群像有许多共同特征:大部分从运动队退下来,缺乏一技之长,工资微薄,从事着强度最繁重的工作,个别教练就像此前重庆羽毛球队队员发帖子所说——让球、赌球甚至让队员陪打。

  但对刘翔而言,这个群像特征又不尽然。至少刘翔自己在成长最为关键的阶段遇到了最好的老师——孙海平。在王德显们鞭打弟子、克扣队员工资的背景下,只有孙海平保存着中国田径教练最后一丝颜面。他勤勉、敬业、中西贯通又深得儒家思想。说实话,很多人对刘翔的理解,是从北京奥运会上53岁的孙海平涕泪滂沱开始的。

  在成功的时期,刘翔曾在各个场合表达了对教练的知遇之情,但在那次流泪之后,我们已经很少见到这种表述。个别媒体的报道中,我们甚至能找出两人对于目标的不同阐述。

  现在,对刘翔来说,更重要的是忘记粗口,调整好心态。

  感谢孙海平和你身边的人吧。正是他们,和你患难与共,陪你度过了那段难熬的岁月,一起领会到了人间冷暖。

  感谢你的那些老师吧。即便他们以前错过,但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你的鼓励、理解,是新的学习。

  感谢那些孙海平式的基层体校教练吧。你现在需要用自己的影响力,来提高他们的待遇和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天下所有运动员,不至于重新堕入邹春兰、艾冬梅的悲剧地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