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女子接力胜利之一:孙子兵法
本来在罗马世界锦标赛上以哀兵姿态出现的中国游泳队,因为收获4金2银2铜,除了张琳和赵菁的胜利来自非奥项目,2块女子接力金牌最为珍贵。其实这是中国队善用“孙子兵法”的结果。
4x200米自由泳、4x100米混合泳,是中国队原先预想的冲金点,结果如愿以偿,这证明中国游泳整体实力的提高,证明了队伍对此进行针对性训练的效果,更突出了团队精神。这是中国队成功运用《孙子兵法》的成功案例,其他任何队伍都无法效仿。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第十一计是李代桃僵以此代彼的战术,计曰:“势必有损,损阴以……舍卒保车。”
弃车保帅,就是吃小亏赚大便宜。接力比赛是实力和智力的较量,实力居劣势的一方可以依靠智力反败为胜。
游泳是个人项目,但接力是集体项目,排兵布阵充满玄机和学问。按照中国游泳的传统,当单项比赛和接力项目有冲突的时候,运动员会放弃单项,全力冲击接力。一方面是因为在个人单项中冲击奖牌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接力,与其在单项中白白耗费体力,不如保存实力在接力比赛中爆发。
中国队参加200米自由泳接力和混合泳接力的8位选手都不是单项世界前三名的选手,但是赛前,队伍针对各人的体力分布、年龄结构以及交接棒问题,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训练安排,采取了“弃车保帅”的战略,放弃了一些单项,从而确保选手们以充沛的体力发挥出个人最好成绩,陈慧佳更是在混合泳接力“超乎想像”地游出了“世界最强棒”的100米蛙泳,锁定了最终的胜局。
本届罗马世锦赛,刚刚赢得50米仰泳金牌的赵菁为了混合泳接力而放弃了200米仰泳,焦刘洋为了接力而没有全力拼搏50米蝶泳。陈慧佳之所以能够在接力中爆发,可能也与她在此前的100米蛙泳半决赛中保存体力有关。
早在2003年巴塞罗那世锦赛时,中国队在女子混合泳接力勇夺金牌,赛后出任蝶泳的第三棒周雅菲此前就在其他项目中有所保留,但是为了团队的胜利,她超极限发挥后晕倒在赛场上。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女子仰泳选手陈秀君为了混合泳接力,在之前进行的200米仰泳预赛中“放水”。
关于排兵布阵的“孙子兵法”,其他国家没有办法和中国队抗衡,只能完全依靠选手自身的实力。因为国外选手都是“单打独斗”,接力时临时拼凑四名成绩最好的单项选手上阵,绝对不可能“弃车保帅”。反倒是因为个人状况,导致大赛“阴沟里翻船”的强队比比皆是。强大的美国女队在罗马世锦赛混合泳接力预赛过于轻敌,甚至无缘决赛;2007年世锦赛时,同样是世界第一的美国男队在混合泳接力预赛中,出任“B”角色的蝶泳选手克罗克竟然出发抢跳,让菲尔普斯一届世锦赛上狂揽8金的梦想化为泡影。
也许中国游泳暂时还不具备称霸世界的绝对实力,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孙子兵法》,用智慧取胜。
解读中国女子接力胜利之二:怎样让“超水平发挥”变为“实力写照”
罗马世锦赛中国女子接力队以超水平的发挥上演了两出“梦幻”好戏,让原来的美国和澳大利亚等“主角”黯然失色,收获了2块金牌和世人对于中国游泳崛起的惊叹。
众所周知,接力项目代表了一个国家游泳水平的整体实力,中国队的胜利毋庸置疑,队员们的超水平发挥更是值得骄傲。
通常在接力比赛中,选手们会游出比自己单项更快的成绩来,然而4名选手全部发挥的可能性并不大,有一棒选手表现失常、另外三棒正常发挥是很正常的。在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中,美国队的第二棒选手就游砸了,只游出了1分57秒多,从而无缘金牌。
反观中国队的两个接力项目,自由泳接力是杨雨、朱倩蔚和刘京三个人超水平发挥,全都拼出了个人最好成绩,最后一棒的庞佳颖很好发挥,因此以世界纪录的成绩取得胜利。在混合泳接力中,出任仰泳的赵菁、蝶泳的焦刘洋和自由泳的李哲思都是很好地发挥了水平,陈慧佳则游出了“历史最强棒”的100米蛙泳,成绩是1分04秒12,如果是加上听发令枪的出发反应时间,她足以在100米蛙泳单项中夺冠,并且打破世界纪录。实际上,她的100米单项没能进军决赛,但在接力中她把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近3秒,这才是中国队赢得混合泳接力的最关键一点。
如果说中国女队的上场阵容,是源于教练组善用“孙子兵法
”丢车保帅的结果,那么队员们在接力中超水平表现和成绩,超出了教练组的意料,这是超乎想像的发挥,可遇不可求。
陈慧佳在接力中的表现引得前国家队总教练张亚东、以及老帅陈运鹏等人用“匪夷所思、不可思议、超乎想像”来形容,很多人因此把她列为“蛙后”罗雪娟的接班人。从技术结构和身体条件来说,她确实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她还需要在国际大赛的单项比赛中证明自己,因为她不可能在每次比赛中都能如此“超乎想像”地发挥,也不可能永远充当接力选手。
同理,其他几位在接力中超水平发挥的年轻选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超水平发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怎样提高训练能力和水平,化“神奇”为“真正实力”,在任何比赛、任何地点都能表现出“正常水平”,这才是中国游泳的前进方向和目标。
做到了这一点,中国游泳就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是真正的世界强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