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健的横渡理想

(2009-06-23 11:57:21)
标签:

体育

分类: 体育

本文刊于新世纪周刊专栏,未删减。

想放弃很自然
45岁的张健有点虚胖,下一个目标是横渡台湾岛,想放弃是常态,不怕失败也是常态
 
 1988年的一天,偶然听到半导体收音机里传来广播员像黄健翔式歇斯底里:一个叫张健的北京体育大学勇士,不惧艰难险阻征服了琼州海峡。
 那年我12岁,正处于叛逆期,怀疑这个大我一轮的男人大概是肾上腺分泌过多吃饱了撑的。不就一琼州海峡吗?大得过我家乡的大湖吗?我还游过好几次呢。
 12年以后,我在一家体育周报编辑部里作夜猫子,成天昏天黑地的。有天偶然看到前方特约记者传来的张健横渡渤海稿子。
 彼时我刚参加工作一年,被单位定义为沉默、不合群、想入非非。但特约记者的稿子,让我很快插上隐形的翅膀,飞跃长江黄河,想象自己变成那个没有漂浮物支撑的劈波斩浪的汉子。
 水很凉,夜很冷,激起的水花在面前化作星光点点。四周是死一般的寂静,唯有自己的咳嗽、喘息及麻木地拍打水面的声音。他会害怕被浪花卷入吗?有没有思念家乡的妻子和老娘,有没有想过放弃?
 这可是50个多小时的横渡啊。
 “绝对都有过,而且不止一次,”6月中旬,一个阳光充足的午后,张健慢条斯理地回答。回到岸上的他没有想象中的壮实,甚至有点虚胖。脸也胖,加上一副很平常的眼镜,就是一个普通的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导师。我回忆童年时,他听得很仔细,偶尔也会插话,说他少时也曾内向,考试时想过放弃。
 横渡前有考验耐力的横渡项目汇总,中间他从没停止过想放弃。
 比起海蜇、“一年中发生7次伤害案”的鲨鱼、大了一倍的舌头甚至边踩水边进食的不雅吃相,海流是个大问题。他8月将要横渡的厦门至金门海峡,就以水流急著称,“一下能将你冲到一公里外,”他比划着。
 一直有人认为他哗众取宠,或怀疑他服用兴奋剂。对于只会在浅水中嬉戏甚至网上冲浪的人,他只想提醒两点:渤海湾全长100多公里,是他50个小时一米米地前进的;兴奋剂对漫长的横渡来说没有任何作用,它考验着人的耐力度,好比登另外一座珠穆朗玛峰。
 “而且,我不害怕失败,大不了重游一次,”他对我说。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应该算他远方的知音,每天坚持跑半个马拉松的村上将极限行为视为“选择的磨难”。村上认为生活中的交际和妥协很痛苦,艰苦的奔跑能驱散这一切。“在个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让自己有效地燃烧。”
 张健并不否认这点,但他强调,自己还有一些理想主义,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这项运动来。
 他给我看了两个数据:90年代中期北体大的一则调查表明,中国独生子女的身体素质状况、独立生活能力都远远低于日本的同龄人。他之前搞了个横渡的段位赛,某一站报名的十八九个选手,大多是老总级人物。
 这说明,横渡(特别是游泳)是增强人的体质甚至锻炼意志的重要手段,“之前我办了个青少年铁人训练班,效果很好。”
 张健也知道,他也会慢慢变老,指望45岁的他每次都能拿第一,好比让州长施瓦辛格版在《终结者》中秀肌肉,迟暮版萨朗斯通在《本能》中惊艳一脱一样,残酷而真实。为此,他逐渐过渡,从强调张健个体,到张建横渡队。2007年2月到2008年8月,他和队伍从库克海峡开始,完成了将奥林匹克上的五个圆环的连接和丈量。
 “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谢。”他的下一个愿望是横渡台湾岛,8月金门横渡是第一步。为此,他脱离了一些商业活动,重新投入到苦行僧似的集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