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前世今生》之成长见证

标签:
体育 |
分类: 体育 |
田亮
田亮和郭晶晶的初识是在1992年下半年,当时田亮在河北保定夺得莲花杯邀请赛冠军,但那次比赛给他印象深刻的就是郭晶晶,和她跳的5235D(向后转体动作)。凭借着职业敏感,田亮认为,这女孩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角色。
果然, 1993年全国集训时,郭晶晶和他一道进了国家队,田亮被分到了吴国村组,有熊倪、兰卫、孙淑伟、王天凌、谭舒萍,而郭晶晶则分到了伏明霞、池斌、熊敏等选手所在的于芬组。从小字辈到领军者,在他们成长的历史上,有许多共同的经历,包括挫折与成功。
郭晶晶曾表示,“我俩一起进入国家队,从刚开始做大队员的跟屁虫,到后来成了队里资历最老的人,这么年一直在一起,当年的队友都走光了,就剩下我们两个,自然共同话题要多一些,经历的事情也都差不多。如果你在队里待一段时间,你就知道我们关系非常好,经历过的共同的东西,永远也忘不了。我和队里的所有队员都是朋友,但是好多小孩的岁数比我小了十来岁,有代沟呢。”
郭晶晶一度成为田亮的影子,这也给媒体更多的想象的空间。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她举着刚上市的手机冲进新闻发布厅,对着男子 10米台夺冠的田亮一个劲儿地猛拍,更是让这种猜测升级。
但流言蜚语并没有让两人产生距离。在田亮眼里,郭晶晶很率性,对熟悉的人会唠嗑上半天。她也很细腻。有时候,别人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会让她感动半天。而她也会特别在意一些小事,她会记住身边朋友的生日,认真选购生日礼物。如果对她的生日,别人没有认真对待,她会很不高兴。
而在郭晶晶眼里,性格外向、更多与外界接触的田亮是知心大哥。田亮喜欢摆弄电器,郭晶晶的电器也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端,无论是电脑、手机、MP3、音响、游戏机。田亮是跳水队这一批队员中最早在北京买房、买车的人,郭晶晶紧随其后,凡事都和田亮商量,请他出谋划策。而在田亮的带领下,两人更是共同开辟了广告的“亮晶晶”时代。
田亮一直被称为“阳光少年”,郭晶晶多年来也习惯了依赖他,躲在他耀眼的光环背后。直到田亮离开国家队回到陕西队,郭晶晶才完全依靠自己长大、成熟,适应一个人面对镁光灯的生活。但田亮在她心目中的地位,依然无法抹杀。
伏明霞
师出同门,同样大红大紫,郭晶晶与伏明霞有太多的共同之处。实际上,伏明霞的为人处事方式,在媒体与自我之间的高调行走,对体育的坚守与放弃,选择了豪门老公,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郭晶晶。伏明霞,既给了郭晶晶无尽的伤痛,也成为后者绝妙的参照。
1993年,刚进入于芬组里的郭晶晶,和伏明霞分在一个宿舍。于芬透露当初选择郭晶晶,“并不是因为她多有天赋,而是因为她的动作规范、听话,好配合。”这位组里最小的“活宝”、被批评时总是不吭声,笑起来毫无遮掩,被于芬列为伏明霞的参照物。
这一点很快收到了成效。有时候训练累了,伏明霞会选择比较极端的方式:罢练。“有一次,于教练训了她很久。她哭了,忍不住想走,于教练过去拉住她,不让她走,她就发脾气打于教练,让她放手!”
而这个时候的郭晶晶没有成绩,自然也没有脾气。虽然喜欢看武侠小说,但她每次都是组里最早出门,最晚回宿舍的那一个。“有时候练得好晚,食堂都关门了,没有东西吃。只有自己买点零食,或者泡方便面。回到房间后还得写训练日记,写完之后就是睡觉时间了。”训练时郭晶晶也会哭鼻子,但她会一边哭一边练习,让自己遗忘不愉快的事。
但两个人之间的比较,让成名已久的伏明霞非常反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跟她(郭晶晶)比,跑步、做操、训练、换衣服什么的。我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要争第一,不可能跟十三四岁的小孩有一样的体力。于指导总说我,为什么你没有她(郭晶晶)这样、那样,我都烦死了。”伏明霞曾感叹。
这种竞争直接延续到宿舍,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敏感。这并不是郭晶晶想要的。在她看来,自己的目标只是全国前三,从没有奢望过世锦赛和奥运会。“从小我就没有竞争的愿望。我小时候跑步快,经常参加我爸爸单位举办的运动会。但有一次比赛,我跑到前面,回头看到我一个表姐好慢,我就停着等她,跟她一起跑过终点。”
但在国家队这个环境里,不竞争就意味着被淘汰。从来没有第二种选择。郭晶晶逐步适应了这种环境,即便是队里常年放着高音喇叭模拟赛场的环境,也让她觉得很快乐。她开始闯出了名堂:1994年全国锦标赛10米台和3米板冠军,1995年城运会1米板、3米板和10米台冠军。1996年奥运选拔赛,她甚至战胜过伏明霞。
但奥运会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题。在亚特兰大,15岁的郭晶晶注定只能成为18岁的伏明霞的绿叶。奥运会比赛中,她甚至紧张得连转体动作都没办法完成,在那个很大的场地里,感觉自己像根羽毛一样飘来飘去。最终,伏明霞夺冠,郭晶晶第五。
随后,伏明霞功德圆满退役,她逐渐成为队里的女一号。但在她憧憬自己的第一个奥运冠军的时候,1999年,伏明霞复出了。于芬回忆道:“备战2000年奥运会时,郭晶晶的状态更好;伏明霞已经21岁了,还是停了两年训练后复出的。” 1999年4月,济南,奥运选拔赛第一站。在减去了20斤体重并经过几个月强化训练后,伏明霞首次亮相国内赛场与郭晶晶交手。小将梁小桥后来居上夺冠,郭晶晶获得第二。此后的四站选拔,伏明霞也始终没赢过郭晶晶。
但像以往的无数次噩梦一样,在2000年奥运会,郭晶晶尽管表现出色,但挡不过伏明霞的经验和人气。她输了,输得无可奈何。之后,伏明霞结婚生子,在香港浅水湾过着富足的生活,而郭晶晶,也终于在雅典登顶。有趣的是,在对待媒体的关系上,郭晶晶也和伏明霞一样走过一段弯路,所幸,她也适应了这种生活方式。
这时她的身边,有了一个男朋友:霍启刚。
霍启刚
伏明霞嫁到香港,其丈夫是政经界名人。郭晶晶现在的男友霍启刚也是来自香港,且出身豪门(是著名企业家霍英东的长孙),并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牛津大学毕业)。
由于父亲霍震霆在香港与内地体育界的影响力,霍启刚得以和体育圈相熟。如同许多童话故事的版本一样,风度翩翩、谈吐优雅的霍启刚,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中国运动员的香港巡演中走近了郭晶晶。对于很少与外界接触的郭晶晶来说,霍的确很像外星来客,给她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感。通过霍启刚,郭晶晶出入高级活动场所、红地毯、上流社会的PARTY。
回京后,地理距离并没有影响两人的情感升温。在好友田亮被国家队除名,在国家队的精神依靠坍塌后,霍公子的嘘寒问暖、善解人意让两人最终明确了情侣关系。
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更美丽,此话不假。在时尚达人的指点下,郭晶晶的衣着、妆容更时尚、举手投足更加优雅得体。她不再是那个圆脸而简单的跳水运动员,而是见识过名门望族、出席过大场面的时尚女郎。
由于中国跳水队备战奥运会的缘故,郭晶晶和霍启刚见面机会并不多。少数几次见面,都被香港狗仔队抓个正着,如“上海约会亲昵谈心”、“现身从三亚往北京的航班经济舱”、“霍启刚陪晶晶发型屋剪发”、“霍启刚秘飞北京”等。其他的时候,两人还是通过短信、电话联系。霍公子十分豁达,对郭晶晶的事业非常支持,这点让郭晶晶很满意。“他是个很独立的人,我尊重他的工作,他也尊重我的选择。毕竟这么多年,我一直都非常独立。”
霍启刚的绅士风度也让郭晶晶很受用。作为金牌选手,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再加上女孩子特有的小脾气,郭晶晶也都有,但霍公子总是能将各种苗头扼杀在摇篮里。“他是一个很好的人,性格很平和。”用心的霍启刚甚至还会施展亲情攻势,在国家游泳队广结朋友。甚至不惜恶补跳水的专业术语,增加共同话题。
多哈亚运会上,霍启刚在看台上真情流露,为参赛的郭晶晶狂拍照片,两人在亚运村里手挽手散步,身着阿拉伯风情的情侣装拍照等,让郭晶晶感受到了恋爱的甜蜜。
尽管郭晶晶一直宣称,没有设计过未来的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有了霍启刚这个平台,她退役后的新起点一定更高。
钟少珍
1998年,解散了一年多的国家跳水队重新集训,于芬的弟子郭晶晶转到了钟少珍的手下。作为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两枚金牌得主、跳水队最年长的教练,钟少珍早年的执教能力并不被认可,直到郭晶晶到了她手上之后,师徒二人才迎来了名扬天下的机会。
从于芬犹如疾风骤雨般的严厉,到钟少珍的微风细雨,两个教练的执教方式让郭晶晶起初有些找不到北。为此,郭晶晶曾抓狂过,无奈过,情绪来了,还和钟教练顶两句嘴。这一切,钟少珍都当作是青少年成长的逆反期,继续用她那带着广东口音的腔调柔声细气地讲道理给弟子听。对于这些“重点保护动物”,包容也是最好的良药。
2000年奥运会,郭晶晶在单双人项目上都只收获了银牌,这让她很难过,那一夜,郭晶晶在奥运村里失踪了,急得钟少珍满村子到处找,带着哭音喊“郭郭、郭郭”,喊到最后嗓子都哑了。当独自痛哭的郭晶晶在河边被大家发现时,钟少珍含泪紧紧地抱住了弟子,两人抽泣,无语。
从这个时候,郭晶晶开始理解了这位教练的不易。郭晶晶回忆说:“我和胡佳两人是钟教练的弟子,但一共只获得四块银牌。但她没有把表情写在脸上,依然如此敬业。”
在跳水馆,钟少珍是国家队少有的几位站着指导队员的教练员,郭晶晶说:“我受伤的时候,她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她也不是那种说大话的人。她不在时,我们也会照样训练。”
随后,两个人共同拥抱的镜头经常出现,郭晶晶说,“她就像是妈妈一样。这么多年,我们也有过冲突和矛盾,但我们从来没有向对方发过火。”
雅典奥运会后,郭晶晶享受了风光,也经受了挫折,她哭过、闹过,这个时候,钟少珍成了最坚定的支持者。她曾激动地对着记者们大喊大叫,让郭晶晶很感激。
“教练还对我说,跟自己生气就等于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有些事外人不了解就算了,我也不解释什么,只要教练和队里理解我,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