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度人物郭晶晶

(2009-01-13 14:41:54)
标签:

体育

年度人物郭晶晶

年度人物郭晶晶

    美国《体育画报》的法国特约摄影师杰拉德·让西朗闻名世界,在拍摄现场,让西朗认为郭MM皮肤超赞,是中国的美人鱼。

 

    每年的12月份,都是体育画报固定的年度体育人物Sportsman of the Year的推荐时间。作为命题作文之一,都会要求人写一个简短的说明。我比较欣赏老美的同行们的一些做法,他们的选择比较率性和随意,有的时候可能是某个癌症患小男孩,或者是某个退役多年的老者,或者一个球队。

    我比较死板,只能从2008年最大的事件奥运会中选取。那么,其中谁最可能入选呢?我比较倾向郭晶晶,尽管她远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很多缺陷是小儿科的。但运动员毕竟靠成绩说话,有的时候,一个有错误的技艺高强者,远比一个平庸的完人要伟大得多。郭晶晶用了7年的时间,超越师姐伏明霞。

    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

    下面是我的命题作文:话题人物 郭晶晶 
    “这个PIN很有意思,你们体育画报每届重大比赛都有这个吗?”眼前的话题女郎从体育总局天坛公寓宿舍走了下来,拖着长长的鼻音。她刚刚从香港冠军巡演归来,在那个是非之地,她遭遇到了想象中的香港狗仔式的追踪。
    我将心一横,将体育画报的北京奥运会纪念别针从一个增加到了俩,同时也将问题变得尖锐一些,“有没有和霍家大少爷见见面?”
    出乎意料,她这次没有拒绝,“没怎么出酒店,都是代表团统一行动。这还没有怎么着呢,媒体已经炒得沸沸扬扬了。”是的,追踪她的,追踪她未来公公婆婆的,追踪她那个风流男友的,已经占据了香港娱乐的头条。就连老牌艺人汪明荃,也在某次大会上大喊:你什么什么嫁过来?
    我大感她的坦率与率真,插出了一句话,问她是否愿意接受体育画报的泳装女郎的拍摄。她尖叫起来,“别害我了!!”
    是不是形象不够美?她连连否认,“你们的泳装女郎是美的,健康的,但很多事情一旦在中国,就变了味,尤其是发生在我的身上的时候。”
    她摩梭着体育画报的别针,感叹,我怎么就没有整理过自己的奥运会别针。
    这个数字我已经帮她整理了:四届奥运会,四个金牌两个银牌。当人们在关注她的绯闻的时候,她已经完成了超越,对压制自己7年的师姐伏明霞的超越。
    因此,在10月的时候,当体育画报评选年度体育人物Sportsman of the Year的时候,我将郭晶晶同学提了出来。相对他们疯狂挖掘所谓完美优质偶像的时候,我对这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体育人物有着固执的偏爱。老天,经历了九曲回肠,经历了赛场的失败、恋爱的风波,甚至小儿科的大牌门缺陷之后,她却在悄无声息中实现了历史。
    有的时候,一个有错误的技艺高强者,远比一个平庸的完人要伟大得多。
    郭晶晶是中国体育选手中很少坚持四届的(越老越吃香的射击除外),她的成长经历温和了一些体育人的成长模式:一个第五,两个第二,四个冠军。在人们都在议论她的场外新闻、认为她正在走下坡路的时候,她悄然实现了最大的传奇,击败天才少女伏明霞(4金1银),成为中国跳水队金牌最多的选手。实际上,国际泳联已经提前给她颁布了名人堂,这是只有退役选手才能享受的待遇。
    在郭晶晶的定位上,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她是一个中国竞技体制内一个单纯的中国竞技运动员形象,她的一些场外新闻,都是因为她不懂,或者蔑视现行场外规则的因素在里面。但她对跳水事业的专注,天才的感觉,那种20年以来对这个运动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奋斗,应该是我们这批年轻选手所或缺的。尤其是她取得如此地位的情况下。
    另外,人们对生活中的她存在着认识方面的偏差,但她并没有过多地纠正,而是用成绩来说话。这种任我行的作风我很欣赏,这是她心态的坚强。在公众津津乐道于众多大众投射的玩偶心态的时候(比如何雯娜们从博客等方式公布自己的照片,在奥运冠军之后又嘎然收拾起了自己的那套手段,做一个尊重夫人状。)她的坚持有点一跟筋,有些傻,也有些可爱,可贵。
    实际上,她对待队友,是毫无顾忌地帮助,有时甚至帮他们出头。包括何冲李婷等队员,就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及郭姐在训练中对他们的帮助。
    而在对待跳水运动的宣传上,她从来都不遗余力,不耍大牌,任何总局和游泳中心的活动,以及记者会等,她基本上都会参加。在大与小的问题上,她还是掂量得清楚。
    至于影响力,对跳水这个项目的推动,我想不用多说了吧。
    整点高层次的话作为结尾吧。作为80后一代,郭晶晶秉承了旧的体制下的特征,比如三从一大,比如容忍,比如团队精神,又能在专业和市场方面的接轨中游刃有余,充满了时尚感和现代精神。当然,她的遭遇实际上反映了80一代在进入新时代之后的迷茫状态,比如田亮们。一方面,他们有着老一代的思想残余,另一方面,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遭遇的问题比新队员更多。
    “说那些有什么用呢?”在我几次劝诱郭晶晶写自传的时候,她如此回答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秦凯的坚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