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2018-11-10 09:02:05)
分类: 人文景观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露天悬挂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宁波镇海招宝山“宝陀禅寺”
招宝山旅游风景区大门

以上图片拍摄于2018年11月9日




宝陀寺位于招宝山巅威远城内,该寺原建于东海梅岑山(即今之普陀山)。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作乱,海寇出没将该寺据为巢穴。嘉靖三十六年(1557)浙江总督胡宗宪命所部去海岛征剿时把该寺迁来镇海,并由胡宗宪和都督卢膛镇、知府张丁知县宋继祖等捐出部分资金,加上僧侣十方募化所得,于招宝山顶建起了"宝陀禅寺"。唐大中年间(847--859)筑,供奉观世音菩萨,宋元丰三年(1080),赐额"宝陀"。接着,镇海的僧尼和佛教信徒,又按观音道场和普陀山格局,陆续在招宝山上建起了紫竹林、上天竺、中天竺、潮音洞等20余处寺、庵和茅蓬。当时海上倭寇出没,实行"海禁",又因宝陀寺观音菩萨原是从普陀山迁来,于是各方香客都来招宝山朝拜,故当时香火极盛,后来,倭寇平定,普陀山寺院复兴,各方香客又多去普陀山朝拜,然而宝院寺的香火并未间断,尤其是每年夏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诞生、出家、成道之日,善男信女上宝陀寺[1] 礼佛者仍络绎于道。

宝陀寺自迁建招宝山以来,经历代总督、都督。知县、寺僧等多次修葺,不但保持了原貌,而且还有所增置。

184110月,英军进犯镇海时,宝陀寺曾道严重破坏,1845(清道光二十五年),督办浙东善后事宜的鹿泽长等募集资金对宝陀寺进行大修,重置了天王殿、罗汉堂和圆通宝殿,还设置了钟楼等。此后又修葺两次。

抗日战争初期,日军飞机曾多次轰炸招宝山军事设施,致宝陀寺部分殿字被毁,香火从此衰落。1965年,浙江省政府曾拨款修葺宝陀寺圆通殿。1981年,宝陀寺的"圆通宝殿"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省、县两级拨款30余万元进行大修。

"圆通宝殿",即观音宝殿(相传观音菩萨圆通而证大道,故亦称圆通大士)。现殿高9.4米,长宽各19米。朱椽筒瓦,飞檐雕亮,大殿正中,按唐代造像特征,塑有头戴毗卢帽的观音像一尊,称"毗卢观音"。佛像贴金,端坐莲花台上,男性女相,慈眉善目,善才、龙女侍立两侧。三十二化身观音分列大殿左右,佛像后壁另塑脚踏鳌鱼的化身观音一尊。

1985年恢复宗教活动,僧众上山接管寺产、殿正职中重塑毗卢观音,贴金佛像端坐于莲花台上,佛象连台高8米,善才、龙女分列两侧;三十二化身像分列大殿左右两旁。塑象造型各异均精雕细琢。宝陀禅寺为闻名遐迩之古刹,明清文默客多有题咏。明王炳诗:"海外传补陀,此间复有寺;海外僧延宾,此间僧种莳。一佛分荣枯,两山各争翠。"隐喻宝陀寺的史事。今日宝陀寺已复成为佛教信徒的朝拜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