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一枚光绪十四年贵州官炉造黔宝

分类: 收集保藏 |
光绪十四年(1888)贵州官炉造黔宝,直径:38毫米;厚:27.2毫米;重量:25.2g,极为珍罕。 贵州官炉铸币始于1888年,币面无纪值无纪重,当时贵州没有造币厂,只有官银炉设备。光绪十四年至十六年间,贵州巡抚潘蔚在任内,指定贵州官炉铸有少量“黔宝”银饼流用于苗疆一带。由于贵州黔宝存世罕少,前辈收藏家均对此十分珍视,认为是中国钱币收藏不可或缺的珍品。近代钱币鉴赏家张璜在其《中国银圆及银两目录》中,对贵州黔宝的论述如下:“贵州官炉早期(1888-1890)曾铸有银币流通市面,因无记录可查,故只得从现存者稍作描述,该币至今入藏家手中者仅数枚,每枚均不同版……,未注明面值或纪重,约其大小而言当系作一元之用,发现如是之少则每一枚均属大珍品,若有精品则系珍品中之珍品矣。” 黔宝是官炉土法铸造,未铭记值文字,有“缶宝版” 和 “尔宝版” 两种,外环镌“光绪十四年贵州官炉造”十个汉字,清楚的注明了铸造年份和铸造银币的机构。“缶宝”版黔宝银饼图文设计精美,打造深峻,比“尔宝”更具收藏价值。“缶宝版”银饼的边齿相对币面稍呈弧形。 此银币本人已收藏近二十年,18年前下乡支教时从一位老农那里觅得的,老农说是他家压箱底的银元,从他爷爷时就一直放在箱子里很少拿出来。光绪十四年黔宝银元因铸造的数量不多,加之时间又过了一百多年,几十年来很难见到一件真品,以致众多的银元鉴定专家都没机会看到真品,所以至今没去搞过鉴定。 早在2007年5月12日,北京诚轩拍卖公司在北京饭店彩虹厅,以638000元的价格成交过一枚尔宝版黔宝。而缶宝版黔宝至今未见出现在拍卖会上,现在的价格肯定已过百万大关了。 注明一点,提醒买家注意:银元上的泛金色是自然氧化,绝不是铜的颜色。用牙膏轻轻一洗就恢复到原本的银白色了。这次银币照片没拍好,不久就有新照片上传,请列位买家留意。 本黔宝银饼属稀世珍宝,百载难逢,低价转让,机会难得;独具慧眼者加果断者胜出,获大利益。有缘者可以当面认定藏品后,再与藏者协商确定成交的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