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八卦山鬼雷令”圆孔花钱挂件


分类: 收集保藏 |
山鬼,即山神,因未获得天帝正式册封到正神之列,所以也被称为山鬼。自古以来,山鬼都是以正义‘高大的形象存在,以山鬼纹饰,铭文的各种器物也多被人们赋予保佑和辟邪的作用,其中的山鬼花钱,以其小巧轻便,易于佩戴的特点,成为最喜闻乐见的一种配饰。
所谓“山鬼”实系“杀鬼”,“鬼”上为“杀”的意符。原意是“鬼”头上置三枚雷丸,丸生火焰。取意雷击鬼,生火而杀之意,非是“山”的象形字。还有一说是:”。“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此钱因有雷火在上,并有老君咒语,故古人取以避邪。五行缺火之人佩戴可补火。
此类钱始铸于元末明初,清代铸行极盛,民间行用甚广。
准确的说山鬼花钱是驱鬼法器,不是钱币,但因其形制和古钱相似,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清代的功能性纪念币,收藏界对此类花钱统称为厌胜钱或花钱,再细分可称之为:符咒花钱。
清代“雷令山鬼”花钱左右两侧还是延用了元代山鬼的四字仙篆符文“雷令”、“山鬼”,竖书二十七字咒语“雷霆雷霆、杀鬼降精、斩妖辟邪、永保神清。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左右为四字符文,又作“仙篆”。符文释为“雷令杀鬼”,左为“雷令”,右为“杀鬼”,“杀鬼”二字释为“山鬼”。
“雷令”意为雷公的命令,也称“五雷号令”。 “雷令”是道教法器的名称,用来召集天雷,助施法者斩杀鬼怪。“雷令”被后人误读成了“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