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府清同治12年制部分铜器


分类: 文物古董 |
宁波府清同治12年制部分铜器
同治元年是1862年,同治十二年是1873年
以上宁波府清同治十二年制的铜器图片2018年7月1日拍摄于宁波历史博物馆
宁波历史: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意为海定则波宁,这是宁波定名之始。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鄞州。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将鄮县分为慈溪、翁山(今舟山定海)、奉化、鄮县四个县,增设明州以统辖之。州治设在鄮县(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了三江口(今宁波城区)。
五代称明州望海军。北宋建隆元年(960)称明州奉国军。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辖温台明越四郡。
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明州为庆元府,府治设在鄞县(三江口)。
元改府为“路”,庆元府变成了庆元路。1367年,朱元璋避“元”字讳,改庆元路为明州府,当时所有含元字的路府均避讳改名或降格,但是对于州县中含元字者不予避讳,如元朝的:兴元路改为汉中府、开元路改为开原府、广元路降为广元州,但庆元县等则不改。(至于说朱元璋厌恶“庆元”两字,认为有“庆贺元朝”之意,属于曲解,不然同属浙江的庆元县应该一同改名)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意为海定则波宁,这是宁波定名之始。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宁绍台道,驻宁波。
民国初年废府置道,撤销宁波、绍兴、台州三个府合并成会稽道(俗称宁绍台道),道治设在鄞县(宁波城)。
民国十六年(1927年),划出鄞县县城及城郊六七里地设立宁波市。宁波市直属于省,鄞县也属省辖,互不管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撤销宁波市建制,并市入县,归属于鄞县,宁波重新成为鄞县县城。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宁波从鄞县析出,设宁波市。同时设立浙江省第二专区(治宁波市)。同年11月,第二专区改称宁波专区。1970年,宁波专区改为宁波地区。
年,宁波地区与宁波市合并,实行以市领县制。宁波市2009年辖6个市辖区(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2个县(宁海、象山),3个县级市(慈溪、余姚、奉化)。 1983
宁波历史博物馆位于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其建筑为首位中国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新乡土主义”风格的代表作,是宁波市“十一五”重点文化工程之一,投资2.5亿元,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宁波博物馆于2008年12月5日免费对外开放,展品囊括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近代以来的珍贵靑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民俗等文物6万余件。
前一篇:宁波“庆安会馆”60艘轮船模型
后一篇:宁波博物馆青瓷堆塑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