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城山“赑屃”背大道无极石碑雕像

(2018-06-26 14:15:29)
标签:

青城山

赑屃

大道无极

道教名山

五a景区

分类: 人文景观



青城山赑屃”背大道无极石碑雕像



青城山“赑屃”背大道无极石碑雕像
                                                                 赑屃大道无极石碑
                                                      2008年10月5日拍摄于成都青城山

 

游览名胜古迹、庙宇殿堂时,都会看到不少石碑,石碑底座常常有个乌龟样的动物,于是人们叫它“乌龟驮石碑”。其实这个说法错了。石碑下面的不是乌龟,它叫“赑屃”(读“必细”音),又名“霸下”。传说“赑屃”是龙王九子之首(老大)。

据说它喜文字,力大善负重。自盛行碑刻后,碑刻艺术大师们即将“赑屃”饰于碑刻上下,尤其是饰于碑刻之下驮石碑的现象比较普遍,至今我们仍能在很多地方观赏到它。 其实,秦以前,所谓“碑”,是宫、庙门前用以识日影及拴牲口的竖石,名为“宫碑”或“皇碑”,其特征是碑上不刻文字。东汉经学家郑玄对此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即有“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到秦代时,“碑”的变化就比较大了。秦王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遂自封为“皇帝”。李斯等为秦始皇刻石记功,树立碑碣之风,亦自此而始,秦代称刻石,汉以后称碑,或混称为“碑碣”。

至于“赑屃”怎么会与石碑搭上关系,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夏代以前,巨龟常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大禹治水时将它收服。它在推山、挖沟、筑坝等方面,协助禹治水做出了很大贡献。洪水治毕,大禹担心它旧病复发,便下令搬来一块“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巨龟治水的功迹,让它驮着石碑。这样,正合巨龟的扬名心愿,从此便出现了龟驮石碑的形象.


青城山“赑屃”背大道无极石碑雕像

青城山“赑屃”背大道无极石碑雕像


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球道教天师道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