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江北区新马路古建筑群






















以上图片2018年6月14日拍摄于宁波江北区新马路
新马路,老底子曾贯穿了大半个宁波江北岸,于1912年铺筑完成。最初为泥质碎石路,1931年改建成为宁波市的一条水泥面马路,长910米。1984年至1986年间,向西延伸,改为沥青水泥路,路长至1637米,东南起人民路,西至槐树路,并与西草马路十字相交。新马路可以说是宁波历史上第一条水泥马路,这也是“新马路”路名中“新”字的来历。
新马路,作为宁波江北岸一条非常有代表性的老路,坐落着诸如“仁济医院旧址”、“浙东中学旧址”、“徐荣贵大宅”、“王垂华私宅”以及“晚清风格的王宅”等众多历史建筑,而且新马路上还聚集了多处有历史研究价值的“石库门民居建筑群”,风格各不相同。
“仁济医院”的旧址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新马路35号,是一座典型的民国时期三合院式的传统二楼住宅,整个建筑由主楼、厢房及南边的偏房组成。其主体坐西朝东,北临新马路,面阔五开间,进深五间,檐廊弧形挂落装饰,山墙清水青砖,墀头彩绘仍依稀可见。据资料记载,仁济医院是1932年创办的,后来逐渐成为省立医院的基础,并在宁波的医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浙东中学”的旧址位于新马路136号宁波“三江中学”那里。三江中学老校门的东侧墙上至今挂有一面铜质牌匾,上刻有“浙东中学旧址”等字样。一般宁波人都知道三江中学的前身是“宁波四中”,后四中搬往面积更大的浙江纺校去办学,而宁波四中的“前身”正是“浙东中学”。
“王垂华私宅”,位于新马路36弄13号。它是一座精致的小洋房,主楼面阔三开间,共二层。其正立面外形较特殊,明间为平面,次间为外凸六边形的一半,明间二层有外廊,廊用水泥栏杆围护。屋面采用近代西式木构架,由水泥洋瓦覆盖,地面为水泥磨石子,外墙上有长方形图案装饰。私宅主人王垂华,老底子是宁波正大火柴厂高级职员。
“徐荣贵大宅”简称徐宅,位于宁波江北区新马路17号,是一幢近代石库门式建筑。大门采用石库门楼式,高二层,用水泥磨石子抹面,门洞采用半圆形拱券,立面装饰着一些规则的几何图案,外墙采用清水实叠砖墙,屋面为小青瓦硬山式,梁架为穿斗式,地面铺设青石板。主楼面阔五开间,二层楼,为传统木构架。据资料记载:1890年,水手王宝仓开德兴铜匠店,修理洋锁、灭火机等。王去世后,由徒弟徐荣贵继承其业。1900年,徐氏扩大经营范围,改店名为顺记机器厂,开始机器修理业务。1924年,顺记机器厂加入“大中华民国机器公会”,为天字号会员。1951年,该厂由国家收购,改为公营顺记机器厂,后成为宁波动力机厂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