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6-12-21 07:39:23)
标签:

保护环境

辨花识草

传播知识

感恩自然

休闲观赏

分类: 花草树木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
(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一、马尾松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5年7月17日拍摄于龙观乡半山村(三级保护古树)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5年5月17日拍摄于天童寺前公路旁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5年5月24日拍摄于鞍山村游步道

   马尾松,别名松树、青松、山松。松科松属高大乔木。高20~50米,胸径1.5米,最高可达75米(美国的糖松)。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和地盘松。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因此,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树冠篷松的一类树。松树坚固,寿命长。

   形态特征:松树较幼时的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早期脱落或宿存。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中生、内生3种类型。松树针叶横切面中可见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数由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种鳞的裸露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但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每个种鳞具种子2粒,种子上部具一长翅,少数具短翅或无翅。松树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成针状,常2针、3针或5针一束。如油松、马尾松、黄山松的叶2针一束,白皮松的叶3针一束,红松、华山松、五针松的叶5针一束。

   生长习性:松树具有旱生结构:叶狭窄,角质层发达,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小,气孔下陷,厚壁组织充分发育。在生理上,它们和中生的阔叶树种相比,更能忍耐缺水而不受伤害。在生态上,松树是旱生植物。在不同气候区分布的各种松树多半都能生长在多石的、土层浅薄的干旱生境。一般来说,二针松抗旱性比五针松强。过多的土壤水分对松树生长不利。松树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耐阴性、抗旱性都很强。

   观赏应用松树除经济用途外,由于其树姿雄伟、苍劲,树体高大、长寿,还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它是中国很多风景区的重要景观成分。如辽宁千山、山东泰山、江西庐山都以松树景色而驰名。尤其是安徽的黄山,松、云、石号称“三绝”,而以松为首。各地不少古松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五大夫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按照结构特征和材性,一般将松树分为软木松和硬木松。软木松(即单维管束亚属)比较轻软,纹理均匀,强度小,加工容易,早材至晚材渐变,少翅裂。硬木松(即双维管束亚属)比较重硬,纹理不均匀,强度较大,加工较难,早材至晚材急变,松脂含量高。但属于软木松中的海南五针松和华南五针松在强度和容重上接近于硬木松。松树木材可供建筑、电杆、枕木、矿柱、桥梁、农具、器具、家具等多种用途。

   



       二、雪松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二级保护古树,2016年12月24日拍摄于上海周公馆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3年4月3日拍的于宁波桃渡公园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6年12月8日拍的于蓝高小区

花卉园之一六二六(雪松)
2015年8月25日拍摄于郑州绿化博览园

雪松,又称香柏,松宝塔松,番柏,喜马拉雅山雪松,喜马拉雅杉,喜马拉雅松。为松科雪松属常绿乔木。是黎巴嫩的国树。是我国南京市、青岛,三门峡,晋城,蚌埠,淮安等城市的市树。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大枝一般平展,为不规则轮生,小枝略下垂。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老时剥落[1]。叶在长枝上为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叶针状,质硬,先端尖细,叶色淡绿至蓝绿。雌雄异株,稀同珠,花单生枝顶。球果椭圆至椭圆状卵形,成熟后种鳞与种子同时散落,种子具翅。花期为10——11月份,雄球花比雌球花花期早10天左右。球果翌年10月份成熟。

生长习性:喜阳光充足,耐干旱,不耐水湿。浅根性,抗风力差。也悄耐阴、在酸性土、微碱性土均能适应,海拔1300-3500米地带。在气候温和凉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旺盛。要求温和凉润气候和上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雪松喜年降水量6001000毫升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气候,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最好。对空气中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产地分布: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自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间;广泛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及阿富汗等国家。中国自1920年起引种,现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中多有栽培。青岛、西安、昆明、北京、郑州、上海、南京等地之雪松均能生长良好。一般用播种和扦插繁殖。

园林用途:雪松是世界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之一。它具有较强的防尘、减噪与杀菌能力,也适宜做工矿企业绿化树种。雪松树体高大,树形优美,最适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之中心、广场中心或主要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的入口等处。其主干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处平展,长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伟的树冠,此外,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通道,亦极为壮观。

经济价值:雪松体高大,树形优美,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印度民间视为圣树。最适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之中心、广场中心或主要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的入口等处。其主干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处平展,长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伟的树冠,此外,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甬道,亦极为壮观。并且,雪松也时常作为广场绿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植物。雪松木材坚实,纹理致密,供建筑、桥梁、枕木、造船等用。它与巨杉、日本金松、南洋松、金钱松一起被称为世界五大园林树种,《圣经》中称之为植物之王或神树。






三、金钱松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以上千年古金钱松3图片2015年5月12日拍摄于宁波鄞州区章水镇茅镬村

       金钱松,为松科金钱松属落叶乔木。别称金松(杭州),水树(浙江湖州)。叶片条形,扁平柔软,在长枝上成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15~30枚簇生,向四周辐射平展,秋后变金黄色,圆如铜钱,因此而得名。金钱松为著名的古老残遗植物,最早的化石发现于西伯利亚东部与西部的晚白垩世地层中,古新世至上新世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欧洲、亚洲中部、美国西部、中国东北部及日本亦有发现。由于气候的变迁,尤其是更新世的大冰期的来临,使各地的金钱松灭绝。只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少数地区幸存下来。因分布零星,个体稀少,结实有明显的间歇性,而亟待保护。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钱松是我国特有树种,又是世界五大园林树种之一。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40米,胸径达1.7米;树干通直,树皮粗糙,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片状块片;枝平展,树冠宽塔形;一年生长枝淡红褐色或淡红黄色,无毛,有光泽,二、三年生枝淡黄灰色或淡褐灰色,稀淡紫褐色,老枝及短枝呈灰色、暗灰色或淡褐灰色;矩状短枝生长极慢,有密集成环节状的叶枕。叶条形,柔软,镰状或直,上部稍宽,长2~5.5厘米,宽1.5~4毫米(幼树及萌生枝之叶长达7厘米,宽5毫米),先端锐尖或尖,上面绿色,中脉微明显,下面蓝绿色,中脉明显,每边有5~14条气孔线,气孔带较中脉带为宽或近于等宽;长枝之叶辐射伸展,短枝之叶簇状密生,平展成圆盘形,秋后叶呈金黄色。雄球花黄色,圆柱状,下垂,长5~8毫米,梗长4~7毫米;雌球花紫红色,直立,椭圆形,长约1.3厘米,有短梗。球果卵圆形或倒卵圆形,长6~7.5厘米,径4~5厘米,成熟前绿色或淡黄绿色,熟时淡红褐色,有短梗;中部的种鳞卵状披针形,长2.8~3.5厘米,基部宽约1.7厘米,两侧耳状,先端钝有凹缺,腹面种翅痕之间有纵脊凸起,脊上密生短柔毛,鳞背光滑无毛;苞鳞长约种鳞的1/4~1/3,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齿;种子卵圆形,白色,长约6毫米,种翅三角状披针形,淡黄色或淡褐黄色,上面有光泽,连同种子几乎与种鳞等长。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生长习性:喜光、初期稍耐荫蔽,以后需光性增强。生于年均温15.0至18.0摄氏度,绝对最低温度不到零下10摄氏度。金钱松抗火灾为害的性能较强。在海拔100~1500米地带散生于针叶树、阔叶树林中。金钱松生长较快,喜生于温暖、多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山区。以扦插、播种繁殖。

       产地分布:产于江苏南部(宜兴)、浙江、安徽南部、福建北部、江西、湖南、湖北利川至四川万县交界地区。

       经济价值:木材纹理通直,硬度适中,材质稍粗,性较脆。可作建筑、板材、家具、器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树皮可提栲胶,也可作造纸胶料;种子可榨油。

       观赏价值:可作庭园,树姿优美,叶在短枝上簇生,辐射平展成圆盘状,似铜钱,深秋叶色金黄,极具观赏性。本树为珍贵的观赏树木之一,与南洋杉、雪松、金松和北美红杉合称为世界五大公园树种。可孤植、丛植、列植或用做风景林。

 

       药用价值:根皮亦可药用,可治疗食积,抗菌消炎、止血,疥癣瘙痒、抗生育和抑制肝癌细胞活性等症。




       四、油松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以上3株二级保护古树油松图片2015年8月17日拍摄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景区

油松,别称短叶松、红皮松、短叶马尾松、东北黑松。为松科、松属针叶常绿乔木。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块,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大枝平展或斜向上,老树平顶;小枝粗壮,黄褐色,有光泽,无白粉;冬芽长圆形,顶端尖,微具树脂,芽鳞红褐色。针叶2针一束,暗绿色,较粗硬,长10-15(20)厘米,径1.3-1.5毫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半圆形,皮下细胞为间断型两层,树脂道3-8(11),边生,角部和背部偶有中生;叶鞘初呈淡褐色,后为淡黑褐色。雄球花柱形,长1.2-1.8厘米,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穗状;当年生幼球果卵球形,黄褐色或黄绿色,直立。球果卵形或卵圆形,长4-7厘米,有短柄,与枝几乎成直角,成熟后黄褐色,常宿存几年;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1.6-2厘米,宽1.2-1.6厘米,鳞盾肥厚、有光泽,扁菱形或扁菱状多角形,横脊明显,纵脊几乎无,鳞脐明显,有刺尖。种子长6-8毫米,连翅长1.5-2.0厘米、翅为种子长的2-3倍。花期5月,球果第二年10月上、中旬成熟。

生长习性:为阳性树种,浅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风,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25℃的气温下均能生长。生于海拔100-2600m的山地。

产地分布: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东北、中原、西北和西南等省区。南京一带有栽培。

主要用途:心材淡黄红褐色,边材淡黄白色,纹理直,结构较细密,材质较硬,耐久用。可供建筑、电杆、矿柱、造船、器具、家具及木纤维工业等用材

药用价值:味苦,性温,入心经、肺经。功能祛风燥湿,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脚痹痿软;跌打伤痛。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醋等。外用适量,浸酒涂擦;或炒研末调敷。四季采收结节,于伐倒的松树上锯取瘤状节,晒干备用。阴虚血燥者慎服。

 

 

 

 

 

       五、黑松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以上3图片2014年11月9日摄于温州江心屿

       黑松,别称白芽松。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可达30-35米,胸径达2米。树皮带灰黑色。2针一束,刚强而粗,新芽白色,冬芽各针叶长约6~15公分,断面半圆形,叶肉中有3个树脂管,树脂道中生。叶鞘由20多个鳞片形成,长约1.2公分。四月开花,花单,雌花生于新芽的顶端,呈紫色,多数种鳞(心皮)相重而排成球形。每个种基部,裸生2个胚球。雄花生于新芽的基部,呈黄色,上生多数雄,成熟时,多数花粉随风飘出。球果至翌年秋天成,鳞片裂开而散出种子,种子有薄翅。果鳞的麟脐具有短刺。

       生长习性:阳性树种,喜光,耐寒冷,不耐水涝,耐干旱、瘠薄及盐碱土。适生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区域,喜微酸性砂质壤土,最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含有腐殖质的砂质土壤处生长。因其耐海雾,抗海风,也可在海滩盐土地方生长。抗病虫能力强,生长慢,寿命长。黑松一年四季长青,抗病虫能力强。

       产地分布:原产日本及朝鲜南部海岸地区。

       景观用途:黑松经抑制生长,蟠曲造型,姿态雄壮,高亢壮丽。均富观赏价值,黑松盆景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庭院、阳台均可培养。其枝干横展,树冠如伞盖,针叶浓绿,四季常青,树姿古雅,可终年欣赏。在生长期间,宜陈放于室外阳光充足、空气流之处,不宜长时间放置于室内。多年培养的黑松桩景,老干苍劲虬曲,盘根错节。黑松不仅是盆栽的优秀植物,在园林绿化中也是使用较多的优秀苗木。黑松可以用于道路绿化,小区绿化,工厂绿化,广场绿化等等,绿化效果好,恢复速度快,而且价格低廉。

       经济价值:黑松是经济树种,可提供更新造林、园林绿化及庭园造景。木材有松脂,纹理直或斜,结构中至粗,材质较硬或较软,易施工。可供建筑、电杆、枕木、矿柱、桥梁、舟车、板料、农具、器具及家具等用,也可作木纤维工业原料。树木可用以采脂,树皮、针叶、树根等可综合利用,制成多种化工产品,种子可榨油。可从中采收和提取药用的松花粉、松节、松针及松节油。






          六、白皮松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5年5月15日拍摄于天一阁藏书楼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5年8月17日拍摄于北戴河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5年8月20日中午拍摄于北京天坛公园

       白皮松,别称白骨松、三针松、白果松、虎皮松、蟠龙松。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3米;有明显的主干,或从树干近基部分成数干;枝较细长,斜展,形成宽塔形至伞形树冠;幼树树皮光滑,灰绿色,长大后树皮成不规则的薄块片脱落,露出淡黄绿色的新皮,老则树皮呈淡褐灰色或灰白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脱落,脱落后近光滑,露出粉白色的内皮,白褐相间成斑鳞状;一年生枝灰绿色,无毛;冬芽红褐色,卵圆形,无树脂。针叶3针一束,粗硬,长5-10厘米,径1.5-2毫米,叶背及腹面两侧均有气孔线,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扇状三角形或宽纺锤形,单层皮下层细胞,在背面偶尔出现1-2个断续分布的第二层细胞,树脂道6-7,边生,稀背面角处有1-2个中生;叶鞘脱落。雄球花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l厘米,多数聚生于新枝基部成穗状,长5-10厘米。球果通常单生,初直立,后下垂,成熟前淡绿色,熟时淡黄褐色,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长5-7厘米,径4-6厘米,有短梗或几无梗;种鳞矩圆状宽楔形,先端厚,鳞盾近菱形,有横脊,鳞脐生于鳞盾的中央,明显,三角状,顶端有刺,刺之尖头向下反曲,稀尖头不明显;种子灰褐色,近倒卵圆形,长约1厘米,径5-6毫米,种翅短,赤褐色,有关节易脱落,长约5毫米;子叶9-11枚,针形,长3.1-3.7厘米,宽约1毫米,初生叶窄条形,长1.8-4厘米,宽不及1毫米,上下面均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11月成熟。

       生长习性:生于海拔500-1800米地带。为喜光树种,耐瘠薄土壤及较干冷的气候;在气候温凉、土层深厚、肥润的钙质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

       产地分布: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山西(吕梁山、中条山、太行山)、河南西部、陕西秦岭、甘肃南部及天水麦积山、四川北部江油观雾山及湖北西部等地。苏州、杭州、衡阳等地均有栽培。

       药用价值:果实(白松塔、松塔):苦,温。镇咳,祛痰,平喘。用于咳嗽痰喘。

       经济价值:木材可供房屋建筑、家具、文具等用材;种子可食;绿化用四季常绿,树姿优美,树皮白色或褐白相间、极为美观,为优良的庭园树种。[1] 纹理直,轻软,加工后有光泽和花纹,供细木工用。

 

       观赏价值:其树姿优美,树皮奇特,可供观赏。白皮松在园林配置上用途十分广阔,它可以孤植,对植,也可丛植成林或作行道树,均能获得良好效果。它适于庭院中堂前,亭侧栽植,使苍松奇峰相映成趣,颇为壮观。干皮斑驳美观,针叶短粗亮丽,是一个不错的历史园林绿化传统树种,又是一个适应范围广泛、能在钙质土壤和轻度盐碱地生长良好的常绿针叶树种。孤植、列植均具高度观赏价值。




           七、五针松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以上2图片2013年4月2日摄于绿岛公园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3年10月27日摄于绿岛公园


 

 

    五针松,因五叶丛生而得名。五针松品种很多,其中以针叶最短(叶长2厘米左右)、枝条紧密的大板松最为名贵。目前,五针松盆景已在中国各地普遍栽种。五针松植株较矮,生长缓慢,叶短枝密,姿态高雅,树形优美,是制作盆景的上乘树种。

    形态特征:松科常绿针叶乔木。叶针状,长约3厘米至5厘米,细弱而光滑,每5枚针叶簇生为一小束,多数小束簇生在枝顶和侧枝上。常见栽培的有旋叶五针松,针叶扭曲呈螺旋状生长;黄叶五针松,针叶呈黄绿色或在绿色针叶上生有黄斑;白头五针松,针叶的先端呈黄白色;短叶五针松,针叶细,密生而且极短,长度只相当普通五针松的1/2。树皮灰褐色,老干有不规则鳞片状剥裂,内皮赤褐色,一年生小枝淡褐色,密生淡黄色柔毛,冬芽长椭圆形,黄褐色。叶短,五针一束。内侧两面有白色气孔线。花期5月,球花单性同株,雄球花聚生新枝下部,雌球花聚生新枝端部。球果卵圆形。翌年10~11月种子成熟,种子为倒卵形,具三角形种翅,淡褐色。

   生长习性:五针松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光照要求很高,栽植土壤不能积水,排水透气性要好。

   分布范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东部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亚马逊也有少量分布。

   药用价值:据研究成果,我国漫山遍野的马尾松、油松的药效都是较好的。这两种松树以长江为界,基本涵盖了长江南北方大部分地区。虽然研究认为,各地马尾松、油松的成分有所不同,但它的主要药效都有。当地没有马尾松和油松的,湿地松、罗汉松、赤松、云南松、黄山松、金钱松、白皮松、黑松都可以选用。研究认定,五针松的药用成分是最优良的,而且口感也不涩;四针松、三针松的药用成分略逊于五针松,可惜五针松的资源较少。二针松的口感有点涩。上海、江苏、浙江的罗汉松较多,罗汉松口感也不涩。各地松树资源不同,同品种的松树在不同地方生长,药效也不同。
  我国古代就有吃松针、饮松针茶而获享高寿的记载。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了一个关于秦宫宫女的故事:秦末。



     八、黄山松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4年11月9日拍摄于温州江心屿

 

黄山松,为松科、松属乔木。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30米,胸径80厘米;树皮深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状厚块片或薄片;枝平展,老树树冠平顶;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或暗红褐色,无毛,不被白粉;冬芽深褐色,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顶端尖,微有树脂,芽鳞先端尖,边缘薄有细缺裂。针叶2针一束,稍硬直,长5-13厘米,多为7-10厘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有气孔线;横切面半圆形,单层皮下层细胞,稀出现1-3个细胞宽的第二层,树脂道3-7 (-9)个,中生,叶鞘初呈淡褐色或褐色,后呈暗褐色或暗灰褐色,宿存。雄球花圆柱形,淡红褐色,长1-1.5厘米,聚生于新枝下部成短穗状。球果卵圆形,长3-5厘米,径3-4厘米,几无梗,向下弯垂,成熟前绿色,熟时褐色或暗褐色,后渐变呈暗灰褐色,常宿存树上6-7;中部种鳞近矩圆形,长约2厘米,宽1-1.2厘米,近鳞盾下部稍窄,基部楔形,鳞盾稍肥厚隆起,近扁菱形,横脊显著,鳞脐具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具不规则的红褐色斑纹,长4-6毫米,连翅长1.4-1.8厘米;子叶6-7枚,长2.8-4.5厘米,下面无气孔线;初生叶条形,长2-4厘米,两面中脉隆起,边缘有尖锯齿。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月成熟。

生长习性: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地、山坡、山坡纯林中、山坡林中、石灰岩山顶和松林中,常组成单纯林。为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凉润、空中相对湿度较大的高山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及向阳山坡生长良好;耐瘠薄,但生长迟缓。

产地分布:为我国特有树种,分布于台湾中央山脉海拔750-2800米和福建东部)及西部(武夷山)、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湖南东南部及西南部、湖北东部、河南南部海拔600-1800米山地。


  

 


    九、湿地松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4年1月13日摄于上海世纪公园 

湿地松是一种良好的广普性园林绿化树种,它既抗旱又耐、耐瘠,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力,因此在世界上的分布极其广泛,中国山东以南的大片国土皆适宜栽植;它还是很好的经济树种,松脂和木材的收益率都很高,一般栽植后十年就可达到平均年收益每亩2000元左右的收益,因此很受世界各地植物学家的推崇。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成鳞状大片剥落,枝条每年生长3~4轮,小枝粗壮。冬芽红褐色,粗壮,圆柱状,先端渐窄。针叶2针一束与3针一束并存,长18~30厘米,粗硬,深绿色,有光泽。球果常2~4个聚生,圆锥形,有梗,鳞盾肥厚,鳞脐瘤状,种子卵圆,略具3棱。花期3月中旬,果熟翌年9月。在原产地高达30米,胸径90厘米;树皮灰褐色或暗红褐色,纵裂成鳞状块片剥落;枝条每年生长3-4轮,春季生长的节间较长,夏秋生长的节间较短,小枝粗壮,橙褐色,后变为褐色至灰褐色,鳞叶上部披针形,淡褐色,边缘有睫毛,干枯后宿存数年不落,故小枝粗糙;冬芽圆柱形,上部渐窄,无树脂,芽鳞淡灰色。针叶2-3针一束并存,长18-25厘米,稀达30厘米,径约2毫米,刚硬,深绿色,有气孔线,边缘有锯齿;树脂道2-9(-11)个,多内生;叶鞘长约1.2厘米。球果圆锥形或窄卵圆形,长6.5-13厘米,径3-5厘米,有梗,种鳞张开后径5-7厘米,成熟后至第二年夏季脱落;种鳞的鳞盾近斜方形,肥厚,有锐横脊,鳞脐瘤状,宽5-6毫米,先端急尖,长不及1毫米,直伸或微向上弯;种子卵圆形,微具3棱,长6毫米,黑色,有灰色斑点,种翅长0.8-3.3厘米,易脱落。

生长习性:为最喜光树种,极不耐阴。适生于夏雨冬旱的亚热带气候地区。对气温适应性较强,能忍耐40℃的绝对高温和-20℃的绝对低温。在中性以至强酸性红壤丘陵地以及表土50~60厘米以下铁结核层和沙黏土地均生长良好,而在低洼沼泽地边缘尤佳,故名,但也较耐旱,在干旱贫瘠低山丘陵能旺盛生长。抗风力强,在11~12级台风袭击下很少受害。其根系可耐海水灌溉,但针叶不能抗盐分的侵染。在我国北纬32度以南的平原,向阳低山均可栽培。喜生于海拔150-500米的潮湿土壤。湿地松树姿挺秀,叶荫浓,宜配植山间坡地,溪边池畔,可成丛成片栽植,亦适于庭园、草地孤植、丛植作庇荫树及背景树。作风景林和水土保持林亦甚相宜。

生境分布:原产于美国东南部阿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等地,分布于台湾岛、美国东南部以及中国大陆江浦、福建:闽侯、广东:广州、江西:吉安、江苏:南京、桂林台山、湖北:武汉、浙江:安吉、安徽:泾县、广西:柳州、香港等地,如今已由人工引种栽培。由于在香港广泛被种植,因此与台湾相思红胶木并称为“植林三宝”。适生于低山丘陵地带,耐水湿,生长势常比同地区的马尾松或黑松为好,很少受松毛虫危害。为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很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

主要价值:湿地松苍劲而速生,适应性强,材质好,松脂产量高。中国已引种驯化成功达数十年,故在长江以南的园林和自然风景区中作为重要树种应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可作庭园树或丛植、群植,宜植于河岸池边。用于造林一般8-12年便可成材。小苗移栽一年生平均树高生长达1米,二年生平均胸径5厘米,树高2.5米;4年生胸径平均达11厘米,7年生胸径达20厘米,年平均胸径生长可达2.8cm,木材平均生长量每亩达12m3;如果种植15年砍伐,木材生长量将达到每亩22m3。产值19800元/亩,每亩每年可达1320元。第10年时开始采松脂,每年每亩生产松脂价值约1000元。

 

 





十、罗汉松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罗汉松2013年4月2日拍于宁波绿鸟公园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3.6.13摄于云南石林景区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2014年11月9日摄于温州江心屿

   罗汉松,又名罗汉杉、长青罗汉杉、土杉、金钱松、仙柏、罗汉柏、江南柏。为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乔木。通常会修剪以保持低矮,叶互生,以螺旋形状排列,亦分雌雄,种牝大于种籽,成熟呈红色,加上绿色的种籽,好似光头的和尚穿着红色僧袍,故名罗汉松。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可高达18米。树冠广卵形。叶条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两面中肋隆起,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有时被白粉,排列紧密,螺旋状互生。雌雄异株或偶有同株。种子卵形,有黑色假种皮,着生于肉质而膨大的种托上,种托深红色,味甜可食。花期5月,种熟期10月。常见的栽培品种有狭叶罗汉松,叶较窄,先端渐窄成长尖形;柱冠罗汉松,叶小,先端纯或圆;小叶罗汉松,叶密集于小枝顶端,呈螺旋状着生,较狭窄,先端钝圆;短尖叶罗汉松,叶极短小;斑叶罗汉松,叶面有白色斑点。根据形态特征可以判断罗汉松属于红豆杉纲。罗汉松是国家二类保护植物,但是国家保护的是原始林中的野生罗汉松种质,城市里的罗汉松基本上都是人工培育的后代,生物学意义不大。就像水杉和银杏一样,目前人工培育的后代已不在保护范畴。当然,它们依然作为绿化树木而发挥着生态学的作用,也是不能随意砍伐的。罗汉松作为风景树移植没有违法倾向。

   地理分布: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在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目前全国最大的罗汉松基地落户江西南昌百事通招宝,是福建招宝生态农庄在江西南昌主打的名贵树种种植基地,占地2000余亩,姿态各异,价值数十亿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罗汉松培育基地。

   生态特征:罗汉松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在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现南北各地主要用于盆栽观赏。性喜阳光充足,也稍耐阴。要求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夏季无酷暑湿热,冬季无严寒霜冻。如遇轻霜,嫩叶和秋梢就会全部枯黄。因而除华南和西南的亚热带地区外,不耐严寒,故在华北只能盆栽。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培养土,在碱性土壤中叶片黄化,生长缓慢,寿命长,可达几百岁,甚至千岁以上。

   生长习性:半阳性树种。在半阴环境下生长良好。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沙质壤土,在沿海平原也能生长。不耐严寒,故在华北只能盆栽。寿命长。

   应用价值:由于罗汉松树形古雅,种子与种柄组合奇特,惹人喜爱,南方寺庙、宅院多有种植。1、可作园艺用植栽、是建筑和雕刻用优良木材、种托可食用。2.药用:效用:果补肾、益肺、补元气,治血虚面色萎黄,心胃痛;根皮治跌打损伤;枝叶治咳血。

 

 





十一、日本五针松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以上2图片2014年11月9日摄于温州江心屿

       日本五针松,别称五钗松、日本五须松。松科松属常绿乔木。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径1.5m。树冠圆锥形。树皮幼时淡灰色,光滑,老则呈现橙黄色,呈不规则鳞片状剥落,内皮赤褐色。一年生小枝淡褐色,密生淡黄色柔毛。冬芽长椭圆形,黄褐色。叶细短,5针一束,长3~6cm,簇生枝端,带蓝绿色,内侧两面有白色气孔线,钝头,边缘有细锯齿,树脂道2,边生,在枝上生存3~4年。球果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0~7.5cm,径3.0~4.5cm,成熟时淡褐色。

       长习性:阳性树,但比赤松及黑松耐阴。除高温烈日稍遮阴外,均需充足阳光。喜生于土壤深厚、排水良好、适当湿润之处,在阴湿之处生长不良。虽对海风有较强得抗性,但不适于砂地生长。生长速度缓慢。不耐移植,移植时不论大小苗均需带土球。耐整形。用播种、嫁接或插栽繁殖。

       产地分布:原产日本本州中部及北海道、九洲、四国等地。中国长江流域部分城市及青岛等地园林中有栽培。各地也常常栽有盆景。

       园林用途:最宜与假山石配置成景,或配以牡丹,或配以杜鹃,或以梅为侣,以红枫为伴。

 

 

 


       十二、金松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花卉园之一九八一(马尾松、雪松等12种松树)
                                         以上2图片2015年5月1日拍摄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绿野山庄盆景园

       金松,别名伞松、日本金松。为金松科、金松属乔木。

       形态特征:乔木,在原产地高达40米,胸径3米;枝近轮生,水平伸展,树冠尖塔形;树皮淡红褐色或灰揭色,裂成条片脱落。鳞状叶三角形,脱落性,长3-6毫米,基部绿色,上部膜质、红褐色,先端钝,第二年变成褐色;合生叶条形,长5-15厘米,宽2.5-3毫米,边缘较厚,先端钝有微凹缺,上面亮绿色,中央有一条较深的纵槽,下面淡绿色,中央有一条淡黄色的纵槽,两侧各有一条白色的气孔带。雄球花卵圆形,长约1.2厘米,有短梗,雄蕊宽矩圆形。球果卵状矩圆形,有短梗,长6-10厘米,径3.5-5厘米;种鳞宽楔形或扇形,宽1.2-2厘米,先端宽圆,边缘薄、向外反卷,腹面与背面覆盖部分均有细毛;苞鳞先端分离部分三角形而向后反曲;种子扁,矩圆形或椭圆形,连翅长8-12毫米,宽约8毫米。

       生长习性:中性树,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讥寒能力,耐-15℃低温。生长较慢。喜肥沃地。除用种子繁殖外,还可用插枝或分根繁殖。

       产地分布:原产于日本。我国山东,江西,江苏,上海,浙江,湖北有栽培等地有栽培。

       园林用途:金松是名贵的观赏树种,为世界著名的五大庭园树种,又是著名的防火树种。日本常于防火道旁列植为防火林带。

       其他用途:木材供建筑、桥桩、造船等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