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作为家长,您会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您肯定会说不。
事实上,如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家长。
校长不愿教师和学生压力太大,但升学率降低了怎么办?教师不愿让学生太苦,但学生成绩下降了怎么办?家长不愿让孩子太苦,但将来上不了好学校怎么办?于是乎,年纪轻轻的孩子就被一些奥数班、钢琴班等兴趣班围绕,孩子的童年就被这些所笼罩,快乐渐行渐远。
妻子怀孕后,我特别喜欢看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看到一些聪明伶俐的孩子在表演节目,有一种想法便油然而生:将来我的孩子也要有这么聪明。
为了打好基础,我依样画葫芦,开始了早期的胎教,督促妻子每天听音乐、看书,我则天天对着肚子的宝宝,唱歌、讲故事。
随着晨晨呱呱坠地,面对这么一个小小的生命,忙着照顾无暇再顾及太多的早期教育。有一次,闲下来的我看着晨晨睡觉安静的样子,突然意识到,其实孩子早期教育并不要过于勉强,这么小的孩子,只要健康快乐就好。作为父母来说,只要多陪孩子玩,陪着他们慢慢长大,并教他做一个品质善良的人, 这就已经足够了。
于是,我不再刻意对晨晨进行早期教育,而是任其玩耍,让他用心享受童年的那份快乐。
房间墙壁上贴着许多宝宝学习的挂图,但从不刻意要求晨晨要认识,更不会要求他学会什么。如果他很感兴趣,我们就会指着一个一个告诉他,如果他不愿意,我们也不会勉强。
在晨晨两岁半左右的一天,我和妻子带他出去玩耍,在小区碰到一位不到两岁的小女孩。
这个小女孩尽管比晨晨小了将近半岁,但会背诵三字经,会朗诵很多首诗歌,还会说英语,非常厉害,周围的家长看了也不禁夸奖起来:“这小女孩真聪明!”
小女孩的表现让我和妻子很吃惊,虽然儿子比她大了半岁,但事实上三字经和英语一点也不会,只是会一些简单的儿歌。
回到家后,妻子就着急地说:“晨晨现在啥都还不懂,得让他好好学点东西了!你看看人家的小孩,比他小,却比他懂那么多的东西。”
其实,哪位家长不想自己的孩子懂的东西多,我也想晨晨懂的多,但是我却不想逼着晨晨去学习。我跟妻子说:“你先别那么紧张,我们平时有空的时候,再适当教教他,问题是得先看他愿不愿意学。”
妻子给晨晨制定了英语学习计划,每天在睡觉的时候,都教他一个英语单词,比如苹果apple,香蕉banana,等等。晨晨一开始很感兴趣,但没过几天,他就不想学英语了,而是想听故事。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跟妻子说:“你说晨晨那么小能懂那么多的英语吗?再说了现在也用不上,现在关键是培养他好的性情,知识的多少并不重要,你也别再强求了。”
妻子想想也是,跟我达成了共识。既然晨晨对故事感兴趣,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好的故事讲给他听,相信他在故事里自然也会学到很多的东西。
我摸着晨晨的小头说:“以后爸爸妈妈不逼你学东西了,你要是喜欢什么,想知道什么,都可以自己来问爸爸妈妈哟。”
没想到专门教他的东西他不听,稀奇古怪的问题他倒是问了了不少。“爸爸,为什么小狗会长四条腿而我只长两条腿呢?”“奇怪,月亮和太阳为什么总喜欢玩捉迷藏呢?”“妈妈,喜羊羊有妈妈吗?
从此以后,我们不给他太大的压力,更不刻意教他学东西,而是让他尽情玩好,开心地过好每一天。
一日,在晨晨班上的家长QQ群里聊起这个话题,很多家长都会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到的知识,或者是孩子今天吃的是什么,有没有受到表扬?其实,我对这些倒不是很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晨晨在幼儿园过得开不开心。
看看曾经家喻户晓的神童们,若干年后,等他们长大成人,并没有像我们期望的那样都能成为科学家,或者其他领域有影响的人士。相反,这些神童们大都成为了普通人才,甚至还有个别神童成为生活不会自理、不善于交际的“怪人”。他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但是却输在了终点线,输掉了整个比赛,输掉了自己的人生。
其实,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进而给孩子刻意灌输过多的知识,其实就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是一种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短视行为。很多播下了“赢在起跑线上”的希望,最终却收获了“伤在起跑线上”的苦果,神童们的结局印证了这个说法,很多孩子们的遭遇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
一组反映现行教育政策下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基本状态的数据显示:全国30%的学生认为考试次数过多;39%的三年级学生感到考前焦虑,八年级的学生更达到52%;31%的三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八年级则高达77%;35%的三年级学生觉得没有内部动机、八年级为33%……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始作俑者就是我们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顽固思想。
孩子们的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最天真无邪的一段生活。倘若人为地在这段经历上强加太多的压力和负担,对孩子们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也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
你说我说:
莹莹爸爸:行行只喜欢玩,但他妈妈非得要给报什么钢琴班,你说那么小的年纪,去学钢琴做什么了,可是她很固执,唉,只是苦了莹莹。
文文爸爸:其实我也好想让文文好好玩,但是,看着周围的同龄人都比文文厉害,我也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他的将来着想,我也只能违心逼着他去学一些他不想学的东西,给他报了好几个兴趣班。
教育箴言:
事实上,孩子本来就应该有一个天真轻松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可以尽情地玩耍才是最重要的。孩子们那么小的年纪,并没有太多的必要去掌握太多的知识,在这个年龄,只要他心情舒畅,只要他性格养成好,这就足够了。有了好的性格,哪怕他上学后学习暂时不行,随着他慢慢长大,必定会出类拔萃的。因此,家长们在周末暑假给孩子报满了各种兴趣班,剥夺本属于孩子快乐玩耍的童年并不妥当,在面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更理应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