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21日,全市小学生考试完毕,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寒假;中学也于22日开始考试,即将迎来寒假。
每逢寒暑假,家长最操心的事莫过于帮孩子选择一个假期培训班,诸如舞蹈、作文、钢琴等培训班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且很吃香。
长假,孩子们究竟想做什么,恐怕他们的想法跟家长们的做法恰恰相反。在繁重的作业和沉重的书包中周旋了一学期的孩子们,也想放松一下,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可很多家长却不以为然,将孩子的寒暑假变成了第三学期,让孩子们去学太多的“伪兴趣”,这种家长强加在孩子们身上的兴趣对孩子来说有弊无利。
当前,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很响亮,一些地方也在教育改革方面多方探讨,但是,考试仍然是孩子们学习的一道主旋律,片面追求学习成绩仍然是硬道理。在这种现实语境下,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动的书包仍然犹如一座大山压在孩子们的心头,让他们喘不过气。更有甚者,一些幼儿园的孩子们就要开始为做作业而忙碌。
寒假来了,也是该让孩子们放松放松了,让孩子上培训班的做法不妥,那么,是不是撒手不管,让孩子成天迷恋网游,或者是天天陪着动画片度过呢?当然不是,离开了校园监管的孩子们在寒暑假还是需要家长的有效引导。而让孩子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让他们融入社会,尤其是多带着他们参加公益活动,又是少数的开明家长的普遍想法,也是一种大趋势。
寒假,让孩子们参加公益活动,或者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加入公益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还能让孩子更加有爱心,更加懂事,甚至还能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公益习惯,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曾记得,在去年寒假,深圳5个学生为贫困家乡湖南新晃侗族酉溪村修一条公路募捐了8.1万元。再比如我们浏阳本地最近出现的小鬼爱心公益团,一个带着孩子们做公益的民间公益团队,在本月19日,利用周末的时间,8个4至7岁的小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澄潭江镇山下村患有地中海贫血的小女孩吴优家中,送去了他们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共1238元,以及一些图书等礼物,陪着小优优一起看书、唱歌、玩游戏,用最美的童声和童真的行动诠释了人间的真善美。
当前,我们常说世态炎凉,我们常感叹世风日下,甚至说这个社会越来越冷漠,但看看孩子们的举动,看看这些童真的行为,我们会感到些许羞愧吗?是啊,只要我们用心引导,给孩子们做一些榜样,或者带着孩子们多参与公益活动,他们那份“人之初,性本善”的爱心和善心必然会延续下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个性,影响他们的一生。
当稚嫩的声音在面对身患疾病的孩子面前响起“我再也忍不住了”,并将身上所有的零花钱都掏出送给对方的时候;当三四岁的孩子问他什么是帮助脱口而出“碰到老人摔倒要扶起来”的时候;当孩子们感叹“我好几天没有帮忙了”的时候……如此种种现象,令我们感动,也令我们自惭形秽。
因此,笔者认为,当您面对“寒假,究竟让孩子们做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请不妨考虑一下,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做公益吧!或许,您的一念之间,会让孩子们受益一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