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站起来”,功夫在“体育”外
(2012-11-06 07:04: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后,体育课成绩的好坏可能会影响高考的录取,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体育科目今后将可能进入高考综合评价体系。(11月5日中广网)
当前,学生体质已成为突出问题。中国大学生体质调查显示,25年来大学生体质一直在下降。大学生体质状况堪忧,由此可见包括中小学在内所有阶段的学生体质现状。诸如军训累倒、典礼“站不起”的新闻也是频频曝光。在这种现实语境下,提高学生体质也自然非常紧迫。将体育纳入高考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想以此来提高学生体质。
学生体质差,并不见得是因为体育没有进高考,而是因为很多方面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恰恰是因为纳入高考的东西太多,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
当前高考就是一根指挥棒,被赋予太多的功能,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为了将来的高考而努力。而以高考成绩为评价体系也成为了高校,甚至是当地政府的政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样一来,尽管出台不少提高学生体质的措施,比如每天一小时锻炼计划,但在功利性的高考面前,几乎成了一纸空文,能够真正坚持的恐怕少之又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学校的体育课都被“瓜分”,成了一块“唐僧肉”,各科教师争而抢之。试想一下,就算如今体育纳入高考体系,或者是学生体质跟官员政绩挂钩,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吗?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素质,让他们“站起来”,工夫在“体育”之外。一方面,要淡化功利化的高考教育,改变当前单一的考试体制,减少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全社会要营造一种全民健身的氛围,让锻炼身体成为家长和学生“步调一致”的主动行为。总之,只有意识到位、氛围存在、环境成熟,学生的体质才能得到快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