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抢先看】公交让座:关爱他人成为孩子习惯

(2012-09-14 07:57:47)
标签:

育儿

分类: 新书抢先看

跟小区里的一位家长聊天,她叨唠着孩子不懂事,不懂得关心他人,平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可自己感冒发烧了,孩子却不闻不问、无动于衷,为此她很伤心。

时下,很多独生子女大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要啥有啥,这样天天在蜜罐里生活的孩子们很容易养成娇生惯养的习惯。表现突出的一点就是,孩子们认为别人对他们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懂得爱别人,也不知道什么是爱的奉献,什么是爱的给予。

其实,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不会去关心身边事,相反对一切都非常感兴趣,更不是不懂得关心他人,只是家长平日里的引导出现了偏差,而我们忙碌的家长们没有发掘而已。

晨晨很喜欢坐公交车,平时周末休息我就经常带他去坐公交车。他喜欢自己独立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

一日,我像往常一样带着晨晨坐上了公交车,我们一起观看和感叹窗外的风景。

过了一会,一位中年妇女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这位兄弟,能不能把孩子抱下,让个位子给我坐一下啊?”

原来,我一直忙着跟晨晨专注于窗外,没注意到车厢内早已坐满了人。

我说了一声“不好意思”后,将晨晨抱起来坐在我的腿上,把一个位子腾出来给别人坐。

晨晨的位子突然被人坐了,脸上写满了不高兴,我耐心地跟他解释,告诉他给这位奶奶让座位是应该的。

“晨晨,咱们要做一个好孩子,在公交车上我们应该给这些人让座哦,比如年龄大的爷爷奶奶;大肚子阿姨,因为她肚子里面装了小宝宝哦;还有怀里抱着小孩,行动不便的人等等。”

晨晨听了我的话后,对这些需要特别的人群感了兴趣,他反复地和我描述,应该给什么样的人让座,我想这个有趣的问题应该在他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又一个星期的周末,我带着晨晨坐公交车。当时车上人不多,我们照例在后排各坐了一个座位。路上,晨晨对窗外的风景表现得心不在焉,他的目光开始留意每一站上上下下的人们。

不一会,公交车上就快坐满了。这时,晨晨爬到我的双腿上坐了下来,说:“爸爸,我把我的座位让给别人坐吧。”抱着晨晨,我欣喜地表扬了他。

人越来越多,过道里都站满了人,一位白花苍苍的老爷爷往里挤,晨晨看到后,对我说:“爸爸,要不我们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这位爷爷坐吧?”

我本来想说爸爸也抱了小孩子,但一想到晨晨如此有爱心,我的脸不由自主地红了,便带着晨晨站起来欣然将座位让给了那位爷爷。

旁边的乘客见到晨晨这么有爱心,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还有热心的乘客提出要晨晨坐到他的腿上,看来晨晨主动让座这个行为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平时生活中的小细节,小事情,只要充分引导,其实就能激发隐藏在孩子心中的那份爱。就这样,在以小见大,以微见著的引导下,晨晨将关爱他人养成了一种习惯。平时妻子在家生病了,晨晨就以一个男子汉的担当照顾他妈妈,端茶倒水,做力所能及的活儿。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突然胃部绞痛,捂着腹部卷缩在床上。晨晨非常着急,赶紧伸出小手在我肚子上抚摸,还用嘴往我肚子上吹气,带着口腔问我:“爸爸,你好点没啊?”尽管我很痛,但我看着晨晨如此情真意切的表情,看到晨晨眼角的泪水,我心里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感动不已。

时下,很多诸如“把鱼刺留给妈妈吃”的另类经典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诉说着孩子不懂关爱他人的现实状况。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把全部的爱都倾注给他们,甚至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情。但是,很明显的一个误区就是,很多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却忘记引导孩子去爱别人。

具体来说,家长就是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有利机会加以引导,比如公交车上给他人让座,帮个忙,等等,给孩子一个关爱他人的机会。

与此同时,家庭也要营造一个非常和谐礼貌的环境,俗话说,父慈子孝,如果为人父母,懂得尊老爱幼,非常有爱心,做好孩子的榜样,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是懂得关爱他人。

因此,家长需要多花一些心思,让孩子心中那颗含苞待放的爱心种子早日生根发芽,一种良好的关爱他人的性格就会自然而然得到培养。

你说我说:

琪琪妈妈:琪琪出门一般都是坐自己家的私家车,偶尔有一次带着她坐了一回公交车,一位小伙子给我们让了一个座位,当时心里挺暖和的。

球球爸爸:我常常带着球球坐公交车,平时他也看着其他人给老人让座,慢慢也学会主动让座了。

教育箴言:

在公交车上让座尽管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在孩子们看来,却是养成关爱他人这个好习惯的开始。孩子天生不会给人让座,只能在大人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影响。当下,带着孩子坐公交车出门的家长越来越少,但愿家长能够多带孩子们去坐坐公交车,一来为城市减“堵”,二来可以领略一路的风景,这甚至还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现场说教更容易让关爱他人成为一种好习惯。试想,有了家长这样的引导,孩子们还不会懂得关心别人吗?

 

欢迎您加入亲子群175810152,我们一起来探讨育儿经验,交流育儿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