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摆正心态才是食品安全第一道关

(2012-06-29 06:37: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6月27日下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管局舆情监测发现光明优倍乳混入烧碱成分的微博内容后,立即开展调查。经调查,发现微博反映属实,系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品二厂在6月25日进行常规的设备维护保养中,自动阀切换时发生故障导致管道内食品设备清洗用碱水渗入当时流水线上的950ml优倍牛奶中。目前,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品二厂已经开展对问题产品召回工作。(6月28日东方网)

  从发生故障到公布召回产品,光明乳品二厂沉默了两天。如果不是微博曝光,如果不是舆情监测发现,如果不是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我们不知道,这个沉默还会保持多长时间。我们更不知道,还有多少问题食品被企业藏着掖着,最后不了了之。

  发生食品安全故障后不采取积极措施,而是藏着掖着,任由这些有问题的牛奶流入市场,寄望于侥幸不被发现,由此体现出来的技术制度水平,食品安全意识,尤其是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的心态非常令人忧心。殊不知,在媒体曝光和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后才展开召回,这种被动的举动,这种不重视食品安全的做法反而会让企业的声誉受到更大的影响。

  还记得,今年5月27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乳制品质量安全”研讨会上发布《婴幼儿乳粉质量报告》,表示三年来有关机构乳制品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目前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是历史最好时期,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可刚过18天,伊利公司就曝出“含汞门”事件,此后,蒙牛又曝出生产车间问题,如今,又有光明牛奶混入碱水。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一再发生,难道这就是“质量安全状况历史最好时期”?

  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如果企业不能摆正心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无从谈起。事实上,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只要企业在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技术制度水平的基础上,转变心态,正视问题,主动公之于众,并主动及时召回问题产品,才能将声誉影响降至最低,这才是“正道”,这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当然,作为监管部门来说,也不能满足于网友曝光,而要主动出击,制定完善的措施,配套严厉的惩罚措施,让食品安全问题无处遁形,让食品真正安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