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给爸爸当“爸爸”,爸爸给我当“孩子”

(2012-06-18 12:47:39)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声

我给爸爸当“爸爸”,爸爸给我当“孩子”

    编者按:你曾经有没有深深地误解过自己的父亲,有没有把父亲的付出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有没有望一眼父亲的背影……昨天是父亲节,我们邀请四对父子(女)参与了这个特别的活动——这天,你可以和父亲进行“角色互换”。通过体验,做儿女的能深切地感受到父亲的艰辛与不易,懂得以后该如何去孝敬父亲;而同时,当爸爸的也学习到如何更好地与孩子们相处。

 

 我给爸爸当“爸爸”,爸爸给我当“孩子”

 

 

    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孩子

    碧景湾小区一居民楼。书房里,陶先生拉着正在打字的小晨的手,“莫回家了又坐到电脑前,陪我玩嘛!”电脑前的小晨正聚精会神地敲着键盘,没理会耳边传来的持续呼唤,还有点不耐烦,手一招,“先自己一边玩去。”

    陶先生“失望”地走到客厅,玩起了积木和玩具车。没玩多久,“赌气”地把玩具摊了一地,“一个人,不好玩!”小晨出了书房,看到地板上一脸无辜的陶先生,嗤嗤地笑了,走过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父子俩一起玩闹了起来。

    这其实是陶先生家里常见的一幕。“以前觉得小晨会有点无理取闹,现在发现他其实是需要我更多的关爱。”陶先生说:“最好先放下手头的事情逗他开心一下,或者耐心解释,让孩子先到旁边玩,赶紧忙完再陪他。”

    洗手间。小晨把毛巾往陶先生脸上一蒙,在他额头上匆匆揉了几下。“没擦干净,还要!”陶先生嘟着嘴,指着自己的脸颊,“还有这里!”小晨于是又耐着性子再擦了几下。然后把毛巾放到洗漱盆里搓几下,再踮起脚尖,把毛巾歪歪斜斜地挂在了架子上。

    平日里帮孩子洗脸,陶先生和妻子偶尔还要追着跑。记者问小晨当一回“爸爸”,给“儿子”洗脸有什么感觉,“好麻烦,不好玩!”陶先生继续问,“那以后洗脸还会乱跑不?”小晨懂事地说:“不跑了,会乖。”(见习记者王骁)

 

 

 

 

 我给爸爸当“爸爸”,爸爸给我当“孩子”

    互换角色写封信,父子交流更深了

    沙发这侧,49岁的彭志刚从厨房摘掉围裙,走到厅中坐下,电视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沙发另一侧,23岁的儿子彭仕宇和朋友坐在一起侃侃而谈。

    一直以来,家住集里桥社区的这对父子很少交流。“是不是带了那个‘她’回来了?”昨日中午,在乡政府上班的彭仕宇回家后,又听到父亲的口头禅。他习惯性皱皱眉头,独自一人回到房间。

    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找对象成了家人最为着急的事。可彭仕宇现在最想自己创业,开家店子。

    看到父亲下厨,平日不爱家务的彭仕宇就坐在沙发上玩电脑。可这种交流不能因此一直拖延下去啊。记者建议:何不互换角色给对方写封信呢?

    “这个好。”彭仕宇立马拿出笔纸,父亲也表示赞同。经过数分钟的构思写作后,两人接过各自信件看着就笑了。

    “爸爸,如果我是你,我会让儿子去创业、去闯荡,毕竟他还年轻!通过创业,儿子会更加懂得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儿子,如果我是你,我会脚踏实地,将本职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毕竟你太年轻,没有经验,创业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读完信,彭志刚嚷着要儿子拿出笔记本电脑,看看儿子以前的相片。“其实父亲一直都很关心我,以后一定要多跟他交流。”彭仕宇说。

    父亲也表示,“创业是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行的,至于找对象,只要儿子自己合适喜欢就行。”(记者梁露)

 

    想不到当爸爸要管的事还蛮多

    “起床啦,快点。”兰子川朝贪睡的“儿子”兰奇武喊道,后者似乎还没睡醒,赖床不起。“快点,快点,今天要去爷爷家。”几番催促,兰奇武才慢慢从床上爬起来。

    “你开车。”兰子川的语气有些强硬,将车钥匙递给“儿子”,自己径直开门上车。途经一水果超市时,“停——”兰子川下车,进去买了些苹果、桃和桂圆。

20分钟后,到目的地了。兰子川将水果提下车,走了一段路,突然转向兰奇武,说:“你提。”提东西的手也一伸,“儿子”不得不接过袋子。

    兰奇武的父母住浏阳河市场附近,每周日,一家人都去和老人聚一聚。这个周日很特殊,他们互换角色,10岁的儿子兰子川第一次当“爸”。

    兰奇武说:“像‘你开车’‘你提’这种带着命令式的话,让我听了有些别扭,心里也不好受。”这令他回忆起来他以前的一些类似的做法,“我以前的教育可能太过于自我了,没有考虑孩子的意愿,也可能引起了他的抵触心理。”他说以后会更注重沟通,双方平等地、像朋友一样相处。

    兰子川说:“爸爸对我比较严厉,有时候说话的语气很重,没有考虑我的感受。”他当了一回“爸爸”,也有自己的感受。“想不到当爸爸要管的事还蛮多,他真辛苦!”(见习记者王卫国)

 

 

 我给爸爸当“爸爸”,爸爸给我当“孩子”

 

 

    做豆腐真是个体力活

    28岁的廖敏君从广州回到白沙后,拿出积蓄办了个豆腐作坊。她自己跑市场发展客户,父母和姐夫在作坊制作豆腐。

    今天廖光星要做的事是替女儿去维护市场,“问问店家豆腐好不好卖,质量怎么样,价格合不合适。”廖光星说,这是女儿交待的任务。

    廖光星平日里不善言谈,这样的“社交”让他不知所措,他站在店家门前,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摆,只好用手托着另一只手的胳膊,硬邦邦地问了三个问题就说不下去了。站在远处的女儿看不下去,才上前给他解了围。

    廖敏君则要在作坊制作豆腐。磨豆粉,煮豆浆,滤去豆渣,切条,压制成型,炸豆腐,每个环节都需要体力和经验。廖敏君选的是切豆腐,可是那切出来的豆腐,一块大一块小,一块厚一块薄。

    廖敏君说,前两年总是想着再南下,但是随着豆腐作坊的发展,和父母一块工作生活时间越来越多,她更能够体会父母的不容易,“做豆腐是个体力活,父亲一天工作久了就会腰疼,我现在想留下来,对父母好点。”

    廖光星对女儿也是越来越信任。“刚开始她说她要一个人出去跑市场我很不放心,一个女孩家家的,每天提着豆腐上门去推销,刮风下雨也不休息,怎么吃得消。”廖光星说,但是后来豆腐越卖越多,到现在已经小有规模,“我闺女在外面几年没白混,能力还是很强的,她在外面做的事我真是替不了。”(见习记者陈俊杰)

 

 

6月16日《浏阳日报》http://dzb.lyrb.com.cn/shtml/lyrb/20120618/10744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