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垃圾收费之前先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2012-06-07 07:05: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负责人5日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自去年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以来,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减少了5%。今年,上海将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力争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控制在每天0.74公斤。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的可行性正在研究之中。(6月6日东广新闻台)

  时下,“垃圾围城”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倍受困扰。面对这样的现实,去年国务院批转了住建部等1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指出中国将探索建立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在此基础上,上海也在去年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并积极研究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的可行性,

  毫无疑问,垃圾减量对城市和市民都有利,但是推出垃圾收费,首先还是应该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垃圾收费是一个新的收费项目,事关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如果缺少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那么收费就容易陷入尴尬:强行收费的话,容易导致居民的抵触情绪,或者采取措施回避垃圾减量问题。这样就有违垃圾收费制度的初衷。

  所以,推行垃圾收费之前,必须让居民充分地参与讨论,通过媒体讨论、意见征集与反馈、听证会等形式,垃圾减量成为社会共识,让公众知晓垃圾收费目的何在,垃圾减量对居民有什么实际好处,收上来的费会如何使用。

  而且,这种讨论应该是公开、透明、互动的,而不能是封闭、单向的,如此才能获得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具体来说,要在充分认证的基础上,推出相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给公众广泛地讨论,然后再召开听证会。垃圾收费有什么好处,具体如何收费,收来的费用又会用在何处,如何体现等等问题,都应该让民众充分参与、知晓,并实现做主和决策。然后再在这种大氛围之下推行,这样才能卓有成效。

  总之,垃圾收费不是目的,更不是终点,因此,要让垃圾收费真正起到效果,同时也是让城市更美好,最根本的还在于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广泛、细致的宣传和教育,让居民深入了解垃圾减量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使居民自觉减少垃圾的产生,这才是减少垃圾总量最重要的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