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抢先看】自行车比赛: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2012-05-18 07:29:40)
标签:

育儿

分类: 新书抢先看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家里的孩子输不起,跟伙伴玩游戏捉迷藏,或者比数数,一旦输了,便大发脾气,不依不饶,将玩具乱扔乱摔,甚至直接退出。

孩子输不起的性格,不仅仅会影响其性格养成,甚至能够影响孩子将来的成长。试想一下,从小就输不起,长大后又怎能输得起,一旦输了,势必会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样的结果肯定是家长不想看到的。

晨晨也喜欢跟人比,也常常表现出输不起。吃饭要比谁吃得快,走路要比谁走的快,可每次都不肯输,一旦输了,就必然会情绪低落,或者闹个不停。

俗语说:想赢之心人皆有之,小孩自然也不例外。于是,每每和晨晨比赛,我都故意输给他,让他赢个够,但是,颇让我困惑的是,我越是这样,晨晨越是输不起。

在妻子的提醒下,我从自身寻找问题,首先改变了以往将输赢看得太重的错误思想,在晨晨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我不再责怪,将以往的口头禅“你怎么搞的呀”、“你到底会不会呀”、“真是笨笨的”通通抛弃,对他精神、物质双鼓励,并引导他分析原因,找到差距和改善的办法;在晨晨做得很好的时候,我也不再过于兴奋,不再将他捧上天,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待之。

晨晨一开始学骑自行车的时候只会踩半圈,尽管他知道踩圆圈更快,但不喜欢约束的他就是不接受我教他踩圆圈。

一次,晨晨和楼上年龄一般大的东东在广场骑自行车。两个小家伙刚骑不久就较上了劲。

东东踩圆圈,速度很快,晨晨踩半圈,但频率快,速度也不慢。

东东对晨晨说:“我骑自行车很快!”

晨晨也不甘示弱,说:“我骑得更快!”

看着两个小家伙争得面红耳赤,于是,我建议他们两个来场比赛。他们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结果,踩半圈的晨晨尽管很努力,但仍然比不过踩园圈的东东。

比赛结束后,输了的晨晨迅速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伤心地哭着跟我说:“爸爸,我输了!我以后再也不骑自行车了。”

我没有责怪晨晨,也没有表现得很失落,而是满脸笑容地拿出随身携带的苹果,当做奖品给他们每人一个。看着晨晨疑惑的表情,我告诉他:“输了也有奖励,咱们是男子汉,不怕输。”

他坐在草地上吃苹果的时候,我给他讲了一个我小时候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告诉他,小时候,我也有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那时候在学校参加赛跑,结果输了,但好强的我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通过努力,每天坚持早晨起床跑步,后来,我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终于成功了。

晨晨听了我的往事,似乎感到非常骄傲,骑自行车输给东东的失望情绪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跟晨晨说:“咱们跟人比赛,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然后话锋一转,问他:“你知道今天为什么会输给东东吗?”

晨晨想了想,说:“爸爸,那是因为我踩半圈,没有东东踩圆圈那么快。”

“是啊,如果你也踩圆圈,肯定能把东东甩到后面。”

“爸爸,那你教我踩圆圈吧!”晨晨主动向我提出了要求。

半天的功夫,晨晨就学会了。

几天后,学会了踩圆圈的晨晨再次和东东骑自行车比赛,这一次,晨晨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赢了。那一刻,我看到晨晨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知道,在这份笑容里面,多了一份叫做收获的东西。

就这样,在和晨晨相处的过程中,我引导他在输了之后努力学会思考,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并加以改进,进而成功。因为有了胜利的喜悦,有了收获的欢喜,晨晨没有了之前那种一味要赢的执着,慢慢变得可以输得起了。

更让我惊喜的是,晨晨在偶尔输了之后还会想办法改进。有时候吃饭之前跟我比武,输了就会赶紧上桌吃饭,要长力气来比赢我;有时候走路比谁先到达目的地的游戏,他会在输了之后,想办法抄条近路来赢我。

其实,我们很多孩子之所以输不起,大部分都应该先从家长身上找原因。

因为家长平时太好强,将输赢看得太重,很容易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带来压力。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总想在大人面前表现得很好,赢得表扬。我们不妨审视一下身边,如果成人,尤其是家长将输赢看得太重,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一般都容易输不起。

总之,我们从小不能给孩子们太多的压力,更不能将失败的消极、悲观情绪“传染”给他们,而应该从小在他们的心里播种“积极乐观”的种子,让孩子们面对失败时仍然保持足够的自信,仍然能够乐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此告别“输不起”。

你说我说:

东东爸爸:我们家东东最喜欢跟人比,很好强,赢了他会非常开心,但一旦输了,他会哭闹很久,有一次跟人家比画画,没有比赢,就拿起画画撕得个粉碎。

叶叶奶奶:叶叶也是喜欢骑自行车,但因为她年龄相对小,也是个女孩子,骑得没其他伙伴快。一次玩谁骑得更快的游戏,她输了,从此之后她就再也不喜欢骑自行车了。

教育箴言:

输输赢赢,本无绝对,但孩子输不起却不能不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孩子们在大人面前,总希望表现得比其他小朋友强,一旦技不如人,就会表现出不高兴,这又尤以家长将输赢看得很重的孩子们更为突出。而这往往有两种表现,要么回避,要么大哭大闹。实际上,家长要引导孩子多赢,树立自信,但也要引导孩子们输得起,让其在输了之后发现差距和不足,进而改善,最后成为赢者,并享受从失败到成功这个过程,以及其中的喜悦。我们相信,从小能够输得起的孩子成长得更快,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欢迎您加入群88573974,期待您的批评指正;

欢迎您加入亲子群175810152,我们一起来探讨育儿,交流育儿看法。

 

我的腾讯博客:http://user.qzone.qq.com/274807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