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让生命的代价“叩问”水上应急救援机制
(2012-03-21 15:10: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有人跳河了,快救人!”19日凌晨5时,鹤源桥上突然传来一声尖叫,紧接着一名男子脱掉衣服跳水救人。遗憾的是,他在水里寻找了十几分钟,最终体力不支沉入水底。而就在18日下午2时50分,一名年轻男子爬上浏阳河大桥的栏杆,冲着行人笑了笑,然后丢掉手机一跃而下,消失在众人眼前。(3月20日《浏阳日报》)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考虑的事情也简单了,在生与死的决定之间也太不负责任了,导致频频发生寻轻生的“壮举”,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值得深思。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应急救援的不到位也间接促使这些生命在悄然之间就阴阳相隔。
水火无情,太多想轻生的人都选择了水,用“跃起一跳”来结束他们的生命。其实,这些人并不是真的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也不是遭遇了很大的变故,恰恰是一念之差,或者是一气之下。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跳进水中的那一刻,也许他们会有些许后悔之意,甚至会回心转意,尤其是在水中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恐怕会更加如此。我相信大部分轻生的人都会有这些念头,因为对于生命,我们内心还是非常尊重的。但是,社会应急救援的落后,尤其是水上应急救援机制的缺失,让他们已经不能回头,连最后那份生还的机会也没有了。正如新闻中所说,真正意义上的救援,在事情发生近5小时候才开始。我在想,这到底是救援,还是去打捞尸体的一种善后。
妻子常常拿一个比较流行的问题来考我:“万一哪天我和儿子都掉进了水里,你到底先救哪一个?”我其实也没有答案,因为面对无情的水,不会游泳的我也只能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世事无常,万一真的发生了呢?
常常经过河边,我都在想,万一突然发生不幸,家人或者自己跳进了河水中,又该如何是好?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尤其是在当今各种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现实语境下,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20日经过河边,仍然看到河里还有几条船只在寻找尸体,岸边还站了很多焦急的市民,我在想,要是平时也能有一些船只在河里巡逻,要是我们的应急救援机制到位了,我们还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吗?我们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吗?
事实上,在当下越来越尊重生命的今天来说,救援更要以迅速日趋重要。无论是其他形式的社会应急救援也罢,还是水上应急救援,都应该以迅速为特点,加快机制建立和完善。这不仅仅是局限于目前这种个人救援,而且能在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的救援中迅速到位,减少损失和伤亡。
作为浏阳来说,一条浏阳河的景色十分优美,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喜欢在河边散步,欣赏美丽的景色。尽快建立水上应急救援机制也非常有必要,尤其是面对频频有生命在这水中湮没的时候,我们更感到时间的迫切。
具体来说,可借鉴一些有河有江的城市在水上应急救援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政府牵头为主,集合专业和业余救援力量,逐步建立水上应急救援机制,确保水上安全。
确实,真正要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水上应急救援机制并不容易,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坎坷,但恰恰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大有作为。总之,千万不能再让生命的代价来“叩问”水上应急救援机制。
天下难事何其多,不去做,难事永远是难事,愿我们多尊重生命的角度,愿我们多关爱生命,也愿我们的决策者深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