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状怎能成为一纸“牛皮癣”
(2012-02-06 07:26: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近日,有网友称河南商丘虞城县一所小学在奖状上植入商业广告。该校校长回应称,此举属普遍做法,且广告单位为学校提供了书包等奖品,这样做可以为学校节省一定经费。(2月3日《新消息报》13版)
尽管有着“节省经费”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有效而仿之的借口,但却并不代表就能够让奖状植入广告。不可否认,广告单位提供了奖品,但难道学校就真的穷得连这点经费都拿不出来吗?再者说了,尽管中央电视台节目也植入广告,清华大学也有真维斯楼这样的“品牌”楼,就连中学校服也接受房地产商冠名,但作为奖状来说,也沾上这种商业味,让植入广告横行,恐怕就有些不妥了。
针对奖状植入广告一事,有些人纠结于商业能否进学校这块纯洁之地。事实上,在当今商业社会的今天,要想让校园继续成为一方净土,显然已经不太可能。而且从培养商业技能,让他们将来更好适应这个商业社会的角度来说,商业进校园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但万万不能为了出奇制胜,或者创意太过火,甚至以亵渎荣誉为代价。
众所周知,奖状是学校基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对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的一种荣誉凭证。如今,却被硬生生添加了一些广告因素,这显然是一种污染,更是对荣誉的一种亵渎。以往,学生从学校带回家的奖状,家长一般都会贴到墙壁上,但如今,面对植入广告的奖状,却让家长颇为尴尬。该不该把这张“牛皮癣”贴上去?家长对此还真拿不定主意。
其实,广告单位倘若真要在校园打广告,大可不必拿代表荣誉的奖状说事,印上一张广告纸,单独给学生带回家,这又有何不可呢?非得要植入奖状中,难不成这样才能体现其创意好、效果佳吗?
我们也不妨也看看奖状中植入的广告内容,从网友提供的照片来看,奖状正面下方有“×××外语”字样,背面不但印满了广告图案,还有“×××外语‘寒假乐学营’盛大开营”等字样,还标明了招生对象、开设课程、地址和联系电话等。很显然,这是一些假期辅导班的招生广告。这难免会让人浮漂联想,是不是这些这个学校,以及学校里面的老师跟辅导班有关,或者本身就是他们开办的呢?更何况,学校“助纣为虐”,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任由一些辅导班的招生广告植入奖状,“侵蚀”学生和家长的思想,这就是教育的目的吗?这就是素质教育吗?这就是在为学生减负吗?
因此,笔者认为,商业并不是不能进入校园,但也要注意分寸,尤其不能出现将广告植入奖状的现象,亵渎荣誉,这不仅仅会让奖状备受污染,成为一纸“牛皮癣”,也会让学生和家长伤不起,更会让教育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