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的真正内涵就是全民阅读
(2011-12-01 11:19: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全民阅读重在主动阅读,即一种阅读习惯,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乐观。有计划看书但最终还是没有看书,有阅读证但却从没有去图书馆借书阅读,如此种种,相信大有人在。君不见,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最多的不是手拿一本书阅读,而是三五个聚在一起打麻将、喝酒、去娱乐场所消费,等等。显然,要想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全民阅读深入人心,还需要做大多的工作。
此外,正如浏阳市市委副书记吴震同志在全面阅读启动仪式所提出的一样,全面阅读关键是要保证阅读的是一本好书。如何确保读一本好书,这恐怕还真有探究。比如一些从政者整日读的书是厚黑学、官场学等;学生读的是科幻、玄幻、奇幻等书。什么样的人群该读什么样的书?显然是缺乏具体的阅读指导。在美国等阅读大国,有针对各年龄段、不同人群的阅读书目和介绍供人选择。美国学者西尔维读过125000本儿童书籍后,从自己喜欢的数千部中选出写成《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这值得国内效仿。事实上,我国图书并不缺少,每年新出版图书30万种,谓之世界出版大国,但人均图书消费量仅为5册左右,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很多人群并不知道该阅读什么书。
再次,就是要让全民读得起书。看着书店定价偏高的书籍,很多市民都只能望而兴叹,尤其是来自农村爱好阅读的人。很普遍很平常的一本书,内容也并不多,但经过“包装”,几十元或者上百元都是常事。买上几本书,就要花费将近半个月的工资,试想,这样的书,有谁能够买得起?供房、供车,还得供着个家的开支,又怎能供得书起呢?
总之,全面阅读就是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成为指引我们生活的力量之源、信心之源。读书节也只是一个起点,关键还得我们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携起手来,营造一种浓厚而健康的阅读氛围,共同为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而努力。